“文学终结”之后
——兼谈文学艺术的新发展

2014-12-12 12:11牟方华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卫夫人文学艺术米勒

牟方华

(四川外国语大学)

“文学终结”之后
——兼谈文学艺术的新发展

牟方华

(四川外国语大学)

本文在分析希利斯·米勒关于“文学终结”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以小说《达洛卫夫人》的传播历程为例,论证了在所谓的“文学终结”之后,文学艺术通过与影视艺术等新媒介形式的联姻,实现了新的发展。

文学终结 文学永恒 文学艺术的新发展 影视改编

一、围绕“文学终结论”的争论

在时代刚刚迈向21世纪时,中国文学理论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文学的生死存亡成了一个问题。2000年秋,在北京召开的“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美国著名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 (J.Hillis Miller)宣布了著名的电信时代的“文学(研究)终结论。[1]13由此,“文学终结”这一命题仿佛一声惊雷,在刚迈入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界炸响。2001年,《文学评论》杂志第1期发表了米勒的文章《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还会存在吗?》,该文开篇即引用了德里达的著作《明信片》(1980)中的一段话,认为在电信技术时代(或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一统天下的时代将不复存在。[2]131一句话,似乎在德里达和米勒看来,电信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文学的终结。

对此,文学理论界赞成者有之,质疑者也有之。比如有学者认为,在这个电子媒介一统天下的时代,“文学在被榨取之后便不再是原先意义上的文学,只是在影视中仅留下文学的残迹”。[1]117也有学者另执一端,认为:“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走向一向都是互通有无,互相依赖的,为什么媒体的变化会必然导致文学的衰亡?视觉感官文化的兴起必然会压缩文学的生存空间?这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对立的研究思维,认为一种艺术的强大必然会导致另一种艺术的式微,它忽略了艺术之间的共存关系,无视在当代社会中随着新媒介的发展,各种艺术都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可能。”[3]30

二、希利斯·米勒的文学观

随着电信技术时代的到来,“文学终结”还是“文学永恒”的命题引起了学者们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甚至争论。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这样的争论声音依然不绝于耳。关于这些讨论或争论,本文不想做过多评价,但却想明确表达一点看法:在众多的争论中,很多学者并未冷静地、完整地分析米勒“文学终结”这一命题,误读了米勒想表达的本意或误读了“文学终结”的实际内涵,从而陷入无休止地为“文学终结”或“文学永恒”摆事实、讲道理、找根据的泥潭。在笔者看来,米勒的“文学终结”的实际内涵就一句话:印刷文学/文学时代会终结,但文学艺术是永恒的。下文简要分析一下米勒的相关论述(为表述方便,以下引文中的粗体字为本文作者标注)。

…… “一书在手,浑然忘忧”读书行为,让位于“环视”和“环绕音响”这些现代化视听设备。[2]137

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非常怀疑文学研究是否还会逢时,或者还会不会有繁荣的时期。[2]138

……文学只是符号体系中一种成分的称谓,不管它是以什么样的媒介或者模式出现,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它会继续存在……虽然永远不会独领风骚……[2]138

不同媒体有各领风骚的时代。文学虽然末日将临,却是永恒的、普世的。它能经受一切历史变革和技术变革。[4]7

……印刷的书还会在长时间内维持其文化力量,但它统治的时代显然正在结束。新媒体正在日益取代它。这不是世界末日,而只是一个由新媒体统治的新世界的开始。[4]17

操作电脑与手拿着书一页一页地翻看,是迥异的身体活动。我曾认真试过在屏幕上阅读文学作品,比如亨利·詹姆斯的《圣泉》(The Sacred Fount)。有一刻,我手头恰好没有那部作品的印刷本,但在网上发现了一个。我发现,那样很难读下去。这无疑说明我这个人的身体习惯,已经被印刷书籍的时代永远规定了。[4]20-21

这里,虽然由于篇幅所限仅分别从米勒广受关注的论文《全球》和文学专著《文学》选取了以上有限的论述,但这些论述却足以揭示米勒“文学终结”的实质内涵了。张晓光指出:“如果说米勒在《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中的观点是解构的,振聋发聩的,那么,《文学死了吗?》一书则是‘结构性’的,令人憧憬的。”[1]16言下之意,米勒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还会存在吗?》一文中着意解构文学,探讨文学的终结,而在《文学死了吗?》一书中则意在建构文学,探讨文学的永恒。因此,他对米勒的“文学终结”作了如下概括:“米勒认为,可从两方面理解文学:一种是受历史制约的具体形式,文学的死亡就是指随着“印刷时代的终结”的传统文学形式的死亡;另一种则是‘普遍的,永恒的’文学性。”[1]115应该承认,在众多的关于“文学终结”的论争中,张晓光的分析是值得重视的,他是在全面把握并系统而深入地分析了米勒的相关思想和论述之后得出以上结论的。但本文认为,张晓光的表述在这里依然不是十分准确,读来有点含混。比如,米勒并未提到“印刷时代的终结”,他所认为“普世的、永恒的”也不单是指抽象的文学性。结合米勒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他所念念不忘的是传统的印刷文学或曰文学独领风骚的时代,另一方面,虽然“不同媒体有各领风骚的时代”,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艺术本身并不会消亡。所以,本文认为,可以对米勒所谓的“文学终结”简要概括为一句话:印刷文学/文学时代会终结,但文学艺术是永恒的。

三、文学艺术的新发展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米勒之所以说“文学终结”,文学阅读和文学研究昔日不再,其根源在于他所固守的精英文学立场。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以米勒为代表的“文学终结论”代表的是一种精英立场,惯于以经典文学作为标准来衡量一切文学,将多元化形态的文学浓缩成一种经典文学形态,从而导致将大众文学排除在文学之外。[3]31但是,文学艺术毕竟是历史的、动态的,文学特性不可能独立地、抽象地存在,它必须依附于具体的文学形态之中。在这个德里达所谓的“电信王国”时代,“图像要素和文字一道变成了新的文学要素,参与了联想、生成和建构。新媒介通过改变文学所赖以存在的外部条件而间接地改变了文学,重组了文学的诸种审美要素,构成新的文学样式”。[1]112众所周知,今天读者所面对的不仅有传统的印刷文学,还有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甚至手机文学。“如今的网络文学如火如荼,学富五车的或小学毕业的作者,都喜欢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地书写……而且不少以信手涂鸦为嗜好的网络写手的作品能得以结集出版或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比如十年砍柴、慕容春雪都依靠网络写作而从寂寂无闻一跃而成为红极一时的网络作家,他们的作品点击率惊人。痞子蔡的网络作品《第一次亲密接触》和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使一度门庭冷落的图书市场重新焕发生机。照此看来,我们是不是也到了一个‘声音时代’或‘文学时代’? ”[3]31

由此可见,在大众传媒时代,电信技术的发展并未使文学艺术遭受灭顶之灾,文学艺术只不过是借助于新的媒介表现了出来,这些新兴媒介的发展改变了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加强了各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在此,我们以小说《达洛卫夫人》载体的转换及传播历程为例进行分析。1925年,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发表了意识流小说名作《达洛卫夫人》。1996年,荷兰女导演马琳·格里斯(Marleen Gorris)将小说《达洛卫夫人》改编拍摄成同名电影,该影片被公认为是到目前为止最好、最成功的一部改编自伍尔夫小说的电影。1998年,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出版了向伍尔夫致敬的小说《时时刻刻》(The hours),因为这部小说的名字正是伍尔夫当年给小说《达洛卫夫人》最初的命名,同时这部小说正是借助《达洛卫夫人》将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巧妙地联系了起来。1999年,罗兵·利品科特(Robin Lippincott)参照《达洛卫夫人》的叙事结构框架,创作了《达洛卫先生》(Mr Dalloway)。2002年,著名电影导演斯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将小说《时时刻刻》的故事搬上银幕,同名电影成为当年度奥斯卡获奖影片。

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1923年伍尔夫发表《达洛卫夫人》,到2002年电影《时时刻刻》对这部小说的再现,电信技术的发展不但没有让一部文学作品消亡,反而是延长了小说的生命。要不是有这持续近百年的改写、改编等新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形式的合力作用,小说《达洛卫夫人》是否能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如此之盛誉,真还很难说。米勒曾感慨地说:“我最近在中国参加了一次研讨会,会集了美国的文学学者和中国作家协会的代表。在那次会议上,如今最受尊敬、最有影响的中国作家,显然是其小说或故事被改编成各种电视剧的作家。”[4]16他还说:“有的情况下(虽然我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否经常),人们看书是因为他们先看了电视改编。”[4]17米勒的感慨其实透露出一个事实:影视改编带动了原作的读者群的增长。这里不禁要问,如果没有这些影视剧的影响,阅读相应的文学作品的读者不是更少了吗?这不正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影视艺术对文学艺术的促进作用吗?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文学的生存空间不是被压缩而是被拓展了,通过与新的电子媒介的结缘,文学艺术借助于影视改编实际上赢得了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文学借传媒艺术的风帆达于天下所能达之处,从未有今日这样传播之广;传媒艺术以文学为内蕴,为运思之具,得到了深刻的滋养。文学不同于传媒艺术,二者自然不可混同,但是互补共济,却有美好的前景,事实上也是如此!”[5]

[1]张晓光.误读米勒与米勒的误读——评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J].文艺理论研究,2008(3).

[2]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会继续存在吗[J].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1).

[3]赵洪涛.“文学死了”:一个关系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的论调[J].文艺评论,2014(1).

[4]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M].秦立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张晶,于隽.文学与传媒艺术[J].现代传播,2008(2):1.

猜你喜欢
卫夫人文学艺术米勒
晋 卫夫人 行书急就帖
卫夫人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下期主题 和米勒一起画乡村
痴迷书法,墨汁进口浑不觉
The Modern Narrative features and the Connection Modes of Mrs Dalloway
谈文学艺术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宁夏文学艺术上的本土性特征
为什么接电话
为什么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