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状况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2014-12-16 08:12何光银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神经病患病率体质

何光银

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贵港 537000

本研究以200例患者为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状况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08—2012-12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按照WHO规定的体重指数标准分为4组,分别为A组(BMI<23.0)、B组(BMI 23.0~31.0)、C组(BMI>31.0~35.0)与D组(BMI>35.0)。A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45~70岁,平均(59.7±3.27)岁;病程5~20a。B组55例,男23例,女32例;年龄46~69岁,平均(60.1±3.39)岁;病程6~19a。C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45~69岁,平均(61.1±3.49)岁;病程6~20a。D组54例,男24例,女30例;年龄47~70岁,平均(58.8±3.21)岁;病程5~19a。所有患者经检测未出现明显的心绞痛症状,也未出现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症状及非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并询问患者检查前1周均无酮症酸中毒症状,未使用过显著影响患者心率或神经传导的药物。各组实验对象性别、年龄分布及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同时进行外周末梢的神经功能病变检测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病变检测。外周神经末梢功能是否发生病变,通过检测正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踝振动阈(μm)及温觉,如果其中2个指标异常,则判定患者出现外周神经末梢功能病变。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检测指标一般包括静卧时心搏间距变异系数、深呼吸时MCR值及Valsalva比值,如果出现2个指标异常,则判定患者出现心血管自主性神经病变。根据以上指标,本次研究中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并发糖尿病性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120例并发糖尿病性外周末梢神经病变。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与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发病率比较 4组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患病率(χ2=0.008,P=0.812)和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病率(χ2=0.021,P=0.82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糖尿病性末梢神经功能指标和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指标比较 各组末梢神经功能检测指标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2.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和糖尿病性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与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状况无显著相关性(r=0.5412,P>0.05)。

表1 4组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患病率与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发病率比较 (±s,%)

表1 4组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患病率与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发病率比较 (±s,%)

组别 n 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患病率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发病率A组45 5.4±2.3 6.2±3.2 B组 55 6.1±2.6 6.6±2.6 C组 46 6.3±2.9 6.8±2.1 D组54 6.3±2.1 6.9±3.1

3 讨论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一般包括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与糖尿病性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两种,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资料显示,该并发症易被忽视[1-2]。

有研究报道,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与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状况(BMI)有关[3-4],但不排除机体内的血糖控制状况对神经病变的影响,随着BMI水平的提高,HbA1c水平往往会明显升高[5-7]。本实验结果显示,各组间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和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末梢神经功能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各项检测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BMI较未伴神经病变患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体质状况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无明显相关性,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状况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无明显影响。

表2 4组患者糖尿病性末梢神经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s)

表2 4组患者糖尿病性末梢神经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s)

指 标BMI(kg/m2)<23.0 23.0~31.0 >31.0~35.0 >35.0 F值 P值正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m/s) 54.2±8.2 52.7±7.3 51.3±6.3 49.2±5.4 0.289 0.457踝振动阈(μm) 8.1±10.2 7.1±12.2 6.9±11.6 8.4±9.9 0.004 0.946温觉 11.5±9.2 8.5±8.4 11.8±8.7 13.9±10.6 1.887 0.178

表3 4组患者糖尿病性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s)

表3 4组患者糖尿病性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s)

指 标BMI(kg/m2)<23.0 23.0~31.0 >31.0~35.0 >35.0 F值 P值心搏间距变异系数/% 2.89±1.46 2.78±1.51 2.72±1.67 2.91±1.49 0.034 0.812深呼吸时MCR值 0.027±0.016 0.021±0.013 0.021±0.018 0.016±0.019 0.877 0.339 Valsalva指数 1.51±0.28 1.44±0.29 1.31±0.21 1.59±0.20 0.6 77 0.451

[1]陆明,武英,吴刚,等.心率变异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J].安徽医药,2010,14(11):1 309-1 311.

[2]卢曙芳,陈伟宁,朱麒钱.C肽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954.

[3]Johnstone MT,Veves A.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M].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66;285.

[4]郭丽银,王红祥,赵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蛋白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4-467.

[5]陆明,武英,吴刚,等.心率变异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J].安徽医药,2010,14(11):1 309-1 311.

[6]林揆斌,沈阳.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8):941-943.

[7]韩亚娟,高方,薛耀明,等.甲钴胺序贯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0):1 159-1 161.

猜你喜欢
神经病患病率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对读者来信的答复
越测越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