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霜点病防治试验

2014-12-16 08:25涂国信马建鹏
陕西林业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国林业化学防治侵染

涂国信,曾 毅,马建鹏

(1.大理州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 大理671000;2.样濞县林业局,云南 大理672500;3.大理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云南 大理671000)

核桃霜点病由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目(Hyphomycetales)核桃微座孢菌(Microstroma juglandis Sacc)所致,该病菌可侵染核桃幼树到盛产期大树,幼树受害较重,主要危害核桃叶,造成病叶边缘枯焦脱落,再生小型新叶,同时逐渐产生丛枝现象,严重影响核桃生长和产量[1-2]。

该病近年来在大理州优质核桃主产区严重危害,病情指数高达21,年均成灾面积达0.7万km2。笔者于2011-2013年对盛产期核桃该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

1 方法

1.1 物理防治

在漾濞县的太平乡的太平村、箐口村和独田村各选取树龄、被害程度、立地条件和管理较接近的样地4km2,各分4组,每组1km2,其中1组为对照,另3组2011-2013年连续3a分别于5-6月剪除病枝和其着生的大枝集中销毁,于10-11月进行清园,将落叶、花、果、残枝和带病枝清理,集中深埋或烧毁处理,并用晶体石硫合剂封园,每年统计防效。

1.2 化学防治

在漾濞县太平乡的太平村、箐口村和独田村各选取树龄、被害程度、立地条件和管理较接近的样地4km2,各分4组,每组1km2,其中1组为对照,另3组于2006-2008年连续3a分别于孢子萌发期(5月下旬至7月下旬)喷施80%的甲基托布津与90%百菌清混合剂(按1∶1混合)1 200倍液,每6d喷施1次,连喷施3次[3-5]。每年分别统计防效。

1.3 综合防治

在漾濞县太平乡的太平村、箐口村和独田村各选取树龄、被害程度、立地条件和管理较接近的样地4km2,各分4组,每组1km2,其中1组为对照,其余的3组在物理防治(方法同上)的基础上于2011-2013年连续3a进行化学防治和清园(方法同上),每年分别统计防效。

1.4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理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3a平均防效为41.24%,物理防治有一定的效果,而对照区病情指数上升7.98,病情进一步加重。经对防治后病情指数统计分析可知,以95%可靠性,F=9.01>Fa=2.00,D=31.72>q0.05(3,3)=5.91,证明各样地间防效差异不显著[7],但与对照组产量差异极显著。这说明物理防治清除了部分初侵染病原和越冬病原,可降低侵染。

表1 物理防治效果统计

表2 化学防治效果统计

表3 综合防治效果统计

2.2 化学防治效果

表2表明:化学防治3a平均防效为48.59%,较物理防治防效提高7.35%,而对照区3a平均病情指数上升4.92。经对防治后病情指数统计分析可知,以95%可靠性,F=8.11>Fa=2.00,D=32.44>q0.05(3,3)=5.91,证明各样地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产量差异极显著。著。这说明化学防治可杀灭和抑制部分侵染病原,降低侵染危害。

2.3 综合防治效果

表1,2,3表明: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机结合,3a平均防效显著提高,达88.02%,而对照区3a平均病情指数上升6.37。经对防治后病情指数统计分析可知,以95%可靠性,F=2.22>Fa=2.00,D=47.58>q0.05(3,3)=5.91,证明各样地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产量差异极显著。这说明对核桃霜点病的防治必须将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组装配套形成综合防治的技术,适时连续综合治理1~3a,并辅以合理的营林措施[7],不仅能有效的防治该病,并能迅速恢复核桃产量。

3 结论

连续3a的核桃霜点病防治方法对照试验表明,单一的物理防治或化学防治均不能很好的控制病害,而将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组装配套形成的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核桃霜点病的发病率,同时迅速提高核桃产量,显著增产增收。

[1]邵力平,沈瑞祥,张素轩,等.真菌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297-340.

[2]孙益知,孙光东.核桃、板栗病虫害防治百问百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19-120.

[3]司胜利.核桃病虫害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5:7-9.

[4]任玮,陈建文,陈秀红,等.云南森林病害[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309.

[5] 叶钟音.现代农药运用技术全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54-312.

[6]北京林学院.数理统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79:175-182.

[7] 李育材,魏殿生,马爱国,等.中国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战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206-244.

猜你喜欢
中国林业化学防治侵染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1980年代以来关于近代中国林业史研究述评
中国林业重要文化遗产评定标准初探
《中国林业经济》杂志投稿要求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中国林业企业海外生存之路——秘鲁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