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方式”现象探析:回归本土·实验性·价值性

2014-12-18 06:51龙志和凯里学院艺术学院556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5期
关键词:双年展当代艺术艺术家

龙志和 (凯里学院艺术学院 556000)

“双年展”作为一种持续性和周期性展览模式,呈现出新的意义及特点,有效合理演绎传统文化符号,借鉴西方的一些艺术成果和相关理论,结合具体的时代特征,透过擅变的传统文化符号现象,构建起具有中国文化自信的当代艺术,带动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文化艺术。她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呈现出自己的发言权,这种文化现象源于文化策略1,她呈现了当代艺术的实验性和人类文化前沿观念,并促进当艺术潮流有尊严地发展 “中国方式”,这种文化已经在国际艺术双年展中潜移默化地滋长。

一、回归本土元素

艺术存在一种超历史的本质,遍及所有地方;但它只能通过本土来显现自身2”不同民族国家在现当代艺术中,无论从作品风格还是内容,都具有明显国别的文化血脉特征。那么这个文化血脉在“中国方式”艺术表达中体现那些本土元素,这些本土元素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根据“中国方式”当代艺术表达的定义,可以将其概括为四大类及十四小类,分别是:传统文化(典故、寓言、戏曲、建筑、字画、思想);传统符号(文物、音符、色彩、特征、图形);传统思维方式和习俗。具备这些符号的,可以归为中国方式艺术表达元素,如表1.1明细。

表1 .1 中国方式元素分析表

以上是“中国方式”作品的概念元素,从梳理的内容衍生出两大系统,一种是精神化范畴、另一种是适应范畴。这两种元素构成了中国方式艺术表达的形式。经过本土的孕育、发展、回归,到当下形成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策略,迎来不可动摇的位置,一方面是对本土元素的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是随时把本土元素升华成当代艺术的灵魂。

艺术要通过创造才能体现作品价值的深度3,吕胜中先生作品《山水书房》(见图2.1),可以得知它属于本土元素中的文化范畴4。作品从本土中寻找传统元素,借传统文化传达出《山水书房》的文化内涵,作品以情造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追求世外桃源的理想境界。艺术家准确描述了这一时代感,作品营造历久不衰的乡愁;更是本土文化和母语情结的直接体现;立足本土文化,从中汲取光源和智慧,就可能从本土文化的制高点,展开中国当代艺术的翅膀,鲜艳地铺展“中国方式”的亮色。

图2.1 吕胜中 山水书房

二、“中国方式”实验性

本土与全球的对话始于90年代,它是在中国艺术实验发展最有力的驱动力,激发艺术家们探索其本土身份,拓展作品的视角语汇,使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和形式成为全球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并对国际艺术趋向的了解与中国现实情况的关注结合起来,它诠释这一文化现象应对西方及世界的策略;并进一步思考这种实验对于艺术表现的内容与形式所造成的影响。

中国艺术的国际化交流始于中国艺术家作品进入国际双年展,但是长时间来,它一直被等同于中国艺术的西化5。而中国艺术家在这种多元背景下意识到必须走自身的文化策略,从此意义上开始弥合东、西艺术的二元概念,而这种二元概念一直影响着艺术家和美术家的基本框架6。使中国艺术在这种框架下大胆实验,进而挖掘自己本土的潜力,如蔡国强《火药》(见图2.2)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元素手法,但排除其传统的、约定俗成的意义。

图2.2 蔡国强 火药

“中国方式”实验艺术把本土与全球的对话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首先,“中国方式”的实验性艺术家们成为国际展览的经常参与者;其次“中国方式”实验性作品在跨国商业画廊推动下成为全球的商品;再次以“中国方式”概念作为实验创作的艺术家移居其他国家;第四,中国的一些博物馆美术馆也开始策划大型国际双年展,把中国实验艺术当成全球当代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体现价值性

发挥传统 “文化价值”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7。国际艺术双年展主题及作品形式体现当下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是当代艺术家活动的一个策略,它的策略在国际艺术双年展和艺术市场中体现了民族价值,是艺术家和策展人跨越国界的互动网络。“文化价值”是艺术表达展示的不同意义及功能,它强调自己的身份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和意义在全球领域中开创了一个新阶段。

由于“中国方式”艺术表达,是国际双年展作品中的一个分支。因此,需要理清“中国方式”的文化价值性并不是指所有创作的作品,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图和理论的建构,其意图是通过这种建构显示作品本身独特的文化价值性。为达成这样的建构,艺术家与理论家自觉地思考“价值性”的状况与局限,以个性化的参照、语言及观点将“中国方式”这个约定俗成概念加以本质化。希望通过对这些参照、语言及观点的定位,来勾勒现今“中国方式”艺术表达在国际的文化价值。虽然这种现象是在艺术家个案中出现,但是他们在各自的艺术中寻找出共同的趋向。

总之“回归本土”和“实验性”形式与“文化价值”在中国方式艺术表达中要求更加深奥,如有不慎就会失去自身作品的涵义。那么国际双年展作品“中国方式”艺术表达的文化价值,受其信念、评价标准、审美取向、社会历史条件、教育情况等诸多因素影响。作品的文化价值,无法单一用可见的元素去思考,价值是一种观念,需要通过艺术家的表达、作品的描述或展览来实现其文化价值。在“中国方式”的价值性上,更需要突出重点,又涵盖作品的基本信息。当然这未必一定是全球视野中的好作品,但可以成为“中国方式”文化价值诉求的表达,符合中国艺术家现实的文化策略。

注释:

1.杨吟.张颂仁.中国艺术要有自己的发言权[J].大艺术, 2008(1):30-31.

2.王春辰译.[美]阿瑟·C丹托艺术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30.

3.余秋雨.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M].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p58.

4.金晖.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语境——以威尼斯第五十届双年展“中国馆”艺术作品为例[J].艺术百家,2007(6):37.

5.巫鸿.作品与展览场[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1).

6.同上.

7.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新华出版社,2004.4.

[1]杨吟,张颂仁.中国艺术要有自己的发言权[J].大艺术,2008(1).

[2]王春辰译.[美]阿瑟·C丹托.艺术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M]. 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

[3]余秋雨.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M].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2.1.

[4]金晖.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语境—以威尼斯第五十届双年展“中国馆”艺术作品为例[J].艺术百家,2007年(6).

[5]巫鸿.作品与展览场[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1.

[6]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新华出版社,2004.1.

猜你喜欢
双年展当代艺术艺术家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