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扶贫济困谱新篇

2014-12-18 08:55曾臻戴建明杨建华
中国扶贫 2014年23期
关键词:邵阳县全县乡镇

曾臻+戴建明+杨建华

湖南省邵阳县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该县对贫困人群、贫困村组进行精确识别、精准扶贫,真正将扶贫扶到根上,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扶贫工作于我而言,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头顶上。要搬走这座大山,尽管难上加难,但必须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勇于出击。”邵阳县委书记蒋伟的一句话,道出了该县的贫困之重、扶贫之艰与消除贫困的坚定决心。

精确识别 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

为切实搞好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2014年3月,邵阳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从扶贫、民政等部门抽调专人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县财政落实专项工作经费111万元,并要求各乡镇(场)按对象识别1元/人、建档立卡2元/户安排本乡镇(场)专项工作经费。为使全县农户了解政策、积极参与,他们采取了县级统一印发资料和以村为主开展宣传的模式营造氛围,利用悬挂横幅、刷写标语、召开村组会议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达到了群众对该项政策家喻户晓的效果。

为稳步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县政府专门明确了“五包”责任制和奖惩措施,按照“县级领导包所联乡镇(场)、乡镇(场)党政一把手包本乡镇(场)、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包村、群众工作站工作人员和两代表一委员包自然院落”的大包干原则,将建档立卡工作责任层层进行分解。同时,县政府与各乡镇(场)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将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纳入各乡镇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实行奖惩措施。对工作开展有特色、进度较快、对象识别准确的乡镇,进行通报表扬并实行一定的奖励;对工作开展进度较慢、群众反响较大、信访事件较多的进行通报批评;对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同时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建档立卡工作做得好坏,关键在于对象识别是否准确。为此,全县各行政村都依照《实施方案》要求,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评议小组评议投票、村委会复议的工作程序和“一筛、二评、三投票”的评议方式,开展了评议和识别。全县各村在乡镇(场)的统一安排和具体指导下,都成立了30人以上的有广泛代表性的评议小组,召开了村干部、党员组长和民主评议会议,并将评议结果进行了公示。

县建档立卡办负担着对全县相关工作进行全面调度和业务指导的职责,他们将工作人员分成三个大组,对全县所有乡镇(场)分三大片进行业务指导。工作人员分别深入各乡镇村,为乡镇工作人员和部分村组干部现场进行业务指导,为信息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次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中,该县共精确识别出189个贫困村、19.26万人(包括低保户、五保户等),占全县总人口的24%。

精确帮扶 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邵阳县委、县政府将扶贫对象到户帮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每年都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和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组建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负责工作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检查指导。

为确保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户户能得到帮扶,户户有人落实帮扶,他们大胆创新,认真落实帮扶到户措施。一方面组织机关在职干部、农业技术员、工商企业老板和热心扶贫人士建立扶贫志愿者服务队,进村联户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帮扶行动;另一方面广泛宣传、动员和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帮扶活动,并向民间组织、民营企业以及在外工作创业的成功人士募集资金和物资。

为提高扶持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邵阳县在贫困人口识别后,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帮什么”的原则,对农村扶贫开发对象采取三大帮扶措施:

第一,对贫困户中的年轻劳动力,邵阳县依托省市职业技术学校,大力实施阳光雨露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能致富的新型农民。

第二,在扶持住房建设时,对两种对象中进行危房改造或者建新房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优先给予贫困户建房补助。今年,按省扶贫和住建部门提出的“百村示范、千村联动、万户安居”贫困农户危房改造目标,邵阳县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调度资金100万元,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全县1200户及两个示范村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已全面展开,预计在今年11月底可全面竣工。

第三,注重产业扶持,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引导产业扶贫等方面的新路子,研究制定了金融扶贫的实施方案,对有产业基础的贫困村、户和有特色民俗文化的乡镇实行优先放贷、贷款贴息、资金互助、专项扶持、提供保险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扶持。

邵阳县围绕该县优质稻、油茶、冬枣、烤烟、生猪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贫困农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并利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对贫困户实施股份制帮扶和委托帮扶。

在油茶主产区,该县依托湖南瑞柏茶油公司、华强粮油公司这两个龙头企业和油茶产业园建设,引导村民以土地资本入股或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大户承包、订单生产等经营模式,增加产业收入。在县扶贫办的大力帮扶下,蔡桥乡的伤残退伍军人周根生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现在已种植的油茶面积达1.1万亩。在郦家坪镇冬枣主产区,充分利用十峰冬枣专业合作社,以区域化发展为优势,实行委托帮扶。在烤烟主产区,充分利用烟叶专业合作社,组织扶贫对象户发展烤烟产业,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提高扶贫户的收入。同时,盘活贫困劳动力资源,鼓励企业招收贫困人口进厂务工,实现扶贫对象和企业双赢。

截至目前,全县共扶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360家,比上年增加54家;培育种植双季稻30亩以上的大户1360家,比上年增加270家。

对有能力在家发展种、养生产的贫困户,邵阳县运用财税杠杆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特长和自然条件,选择产业发展项目。经申报、实施和乡镇验收后,按每人每年400元的标准进行产业发展扶持。三年共计发放到户产业扶持资金4088万元,扶持贫困农户累计发展油茶和经济林47150亩、烤烟35283亩、优质稻70299亩、养猪18万头。endprint

通过开展产业扶持等扶贫攻坚措施,邵阳县农业实现了持续增效,农民实现了稳定增收,贫困对象户基本拥有了致富产业。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16元,较2010年的2652元增加了3664元。

精准管理 使扶贫工作有章可循

据邵阳县扶贫办主任王琪介绍,全县在每个乡镇都设立了扶贫办,并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扶贫办主任,配有扶贫专干1-2名,并有专门办公室和专用电脑,安排有专项工作经费。同时,邵阳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扶贫志愿者网站,成立了扶贫志愿者服务队,每一户扶贫对象都有帮扶联系人,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合、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统筹发展、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大扶贫格局。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邵阳县切实加强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力度。

一是明确两个管理主体。在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上,明确了县扶贫办负责扶贫项目的申报实施和检查验收,同时负责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县财政局负责扶贫资金的管理、监督,同时也参与扶贫项目的申报和检查验收。所有到县的财政扶贫资金统一归口县财政局管理,一律实行县级报账制,按照“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集中报账”的管理原则,由县财政局统一管理、报帐和核算。

二是严格资金审批程序。2002年起,县扶贫办会同县财政局专门制订下发了《关于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报账结算审批程序的规定》、《关于切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的意见》。对扶贫项目的申报、实施,扶贫资金的划拨、报帐和检查监督等都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在资金的拨付上,邵阳县严格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按上级批复的项目计划投放资金,采取项目工程开始后预付启动资金、中途视建设进度追拨建设资金、工程竣工验收后结清项目经费的办法,有效地防止了项目资金的挪用、挤占、截留。

在确保扶贫资金的安全运行上,邵阳县着重设置了五个监督关:项目实施单位对扶贫资金的使用一律实行公示制,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新闻媒体来监督;每年邀请省市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调查扶贫项目和资金的使用情况,县人大常委会每年专题听取一次扶贫工作的情况汇报;市、县审计部门每年对全县的扶贫资金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对审计出的问题限期整改;县扶贫办与县纪委县监察局建立了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重点监督机制,与县检察部门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联系点。这一系列举措,为全县的财政资金管理装上了“安全阀”。

考核机制上,邵阳县由主要考核贫困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引导各级班子和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特别是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纳入全县“三重”(重点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工程、重点工作)和各乡镇场绩效管理考核范围,实行每季度一督查一调度一讲评,年终考核奖惩。

“解决贫困的一条最核心、最重要的出路就是大力推进精确识别、精准扶贫、精确管理”,王琪说,邵阳县的扶贫工作,要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随着扶贫走”的救济型扶贫现象,真正做到“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实现扶贫方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endprint

猜你喜欢
邵阳县全县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遗失启事
邵阳县获扶贫助学捐赠项目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My family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邵阳县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