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展会为基地事实“课展融合”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4-12-20 01:53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广交会商务商务英语

一、实施背景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旧称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俗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迄今已有五十余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自2007年4月第101届起,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是我国、亚洲乃至全球贸易的晴雨表,有助于学生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宗教、文化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只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更是一个使学生获得英语语言能力、商务技能和其他素质能力等单项技能,并把它们进行综合、内化、提升,最终发展为职业岗位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过程和体系。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存在哑巴英语、动手能力弱、交际能力低、就业适应性差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商务英语专业与中国进出口交易会公司建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利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所举办的各种各样的展览会,以及春、秋两届的广交会提供馆内服务的优势,大规模组织学生到“中国第一展会”参加实习。

二、主要目标

(一)预期目标

“课展融合”是以展会为实践教学基地,以完成展会服务工作为项目训练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以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使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商务技能、服务意识与职业习惯等得到全面训练,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环境下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了解商务工作环境和相关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并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同时,通过实施“课展融合”达到深化校企合作,达到完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实践教学师资的目标。

(二)创新点

“课展融合”以展会服务为实践教学内容的核心,加强对实践、实习过程的组织、评估与监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三、工作过程

(一)工作思路

采用APA(Acquiring-Applying-Performing-Programming-Assessing)教学模式开展项目:Acquiring——教师现场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技能。Performing——在真实的商务环境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展示任务完成的结果。Assessing——教师和企业对学生服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过程管理和评价,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

“课展融合”以广交会为主要实习平台,使学生在这个中国第一展的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通过直接与外商交流,学生在专业技能、语言沟通和职业素养方面都得到提高。与企业合作初期,各班选拔部分学生到基地实习。随着企业对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服务质量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企业用人规模逐步扩大,我们也不断探索改进合作方式,将广交会实习纳入实践教学体系,轮流安排整班的学生去广交会实习。从学生实习前的集中培训起,我们专业由领导亲自带队,专业课教师全程参与管理。根据实习岗位的职责,并结合专业的特点,我们与合作企业共同编订了广交会岗位操作规范和岗位实训大纲,实习生严格按照实训大纲的要求完成自己的实习任务,实习结束时学生在广交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并评选出优秀实习生。“岗前辅导培训,岗中监督指导,岗后总结考核”是我们的实习管理模式。

(二)实施步骤

1. 前期培训面试,严格把关挑选

自2010年3月商务外语部与广交会用人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每个学期都将广交会的上岗培训纳入实践教学环节。在商务英语综合实训课程中开设了涉外餐饮服务项目,并编写了配套教材,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培训。接到企业的用人订单后,在准备派出实习的班级再集中针对广交会的工作岗位,使用《展会实战手册》进行精细化培训。在收到用人单位发来用人需要订单时,安排校内面试,严格把关,挑选合适的学生前往琶洲会展中心进行实习。确定人选后,用人单位会在交易会馆对学生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有前期培训的基本,学生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同时,指导教师安排学生体检,进行安全教育,并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强调相关注意事项,保证实习工作顺利进行。

2. 中期上岗实操,全程跟踪指导

我们注重实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管。制定实习实施计划,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和班主任管理队伍,对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控。实习中,学生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专业技能的薄弱和缺乏自信。与其他大学的学生共事,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差距无形中给作为中职生的他们很大的思想压力。我们采用顺势利导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培养他们与大学生共事的自豪感,并利用这些压力,激发他们提升自我,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问题之二是广交会工作非常辛苦,刚开始的几天很多学生会叫苦连天,甚至想退出实习。我们每天安排了两名指导老师,在各个岗位巡视,与企业主管和负责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进行专业疏导,并鼓励他们坚持下来,同时关心他们,在专业知识和生活上给他们提供帮助,借助会展的平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建立一套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反馈的机制,确定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指导教师还负责收集整理案例,努力平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既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亦能保障学生的利益。

3. 后期总结考核,不断改进工作

广交会实习中,我们要求学生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实践,并对每天的工作进行反思,归纳总结,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实习结束后,认真撰写展会实训报告,对自己的实习经历、感受、自我成长进行分析和总结。展会结束时,由学校和实习企业方共同考核,每届评出20%的优秀实习生予以奖励。每一届交易会结束后,指导教师会与学生座谈,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同时综合在企业调查的结果,对于我们工作的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力争把展会的实习工作做得更好。

四、条件保障

1. 地理优势

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季均在广州举办,为实施项目提供了地理和机会上的优势。

2. 师资保障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实施“课展融合”的基本保证。商务英语专业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仅有专业理论知识,还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及时解答展会服务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3. 资源保障

企业合作,以琶洲会展中心为校外实训基地,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这些都是“课展融合”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条件。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一)建设成果

1. 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在人才培养方面,商务外语部与中国进出口交易会公司签订了详细明确的人才共同培养合同,建立并健全各种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使校企合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学校邀请企业定期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并实现校企交互培训。我部倪军老师是广交会中小企业的培训讲师。

2.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自2009秋季起,商务外语部就与广交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借助广州各类展会,与展会服务公司——广交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长期合作,为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的展会服务岗位进行社会实践。2011年广交会正式成为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了“长期合作,品牌合作”的特点。商务英语专业往后也将继续支持广交会的工作,将广交会打造成本专业常态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实习基地。

3. 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的语言和商务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商务交际场合的灵活应变能力。展会实习是实现这一目标良好的途径。实习期间,我部派出老师进行企业实践,协助管理实习的学生,现场指导学生的实习。采用APA教学模式,以展会实地现场为课堂,采用“教学过程工作化、教学实训商务化、教学环境企业化”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商务英语专业技能。

4. 开发实用性强的实训教材

商务外语部充分利用展会的企业资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定和修改实践教学大纲,确定实践教学的重点和要点, 与企业专家一起编制了适合展会实习的实践教材——《展会实战手册》,并已投入使用。

(二)实际成效

1. 提高了学生的职场工作能力

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担任广交会实习基地的多种岗位工作。不同工作对学生知识技能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通过担任实际岗位工作,学生学以致用,对工作有了深刻的体验。他们在实习中掌握了真实商务工作场景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锻炼了交际能力,丰富了知识阅历,开阔了眼界;另一方面,他们了解到自己的知识缺陷,明确了今后的学习目标,为走上社会成功就业奠定了基础。

2.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的建立旨在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保持组织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广交会是一个面向各民族的世界窗口,在这里实习,遇到的人多,事情多,问题也多,此时更需有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不能因个人行为而影响广交会的国际声誉。因此,各岗位上的职员之间需要沟通和配合。同学们在广交会实习中共同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如果个别同学工作进展慢,其他同学就主动承担更多任务。广交会工作任务紧,劳动强度大,遇到紧急情况时同学们还需要加班。实习的锻炼使大家互相支持,共献良策,同心协力,共同维护集体荣誉。

3. 提高了学生的现代服务意识

灵活运用服务知识和技能、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是具有服务意识的具体表现。实习前的培训,让许多学生明白了服务行业“服务第一,顾客第一”的宗旨,明白了服务中所包含的服饰礼仪、打招呼礼仪、电话礼仪等商务礼仪,然而他们真正的思想转变,是在工作中体会到的。真正的服务意识只有在工作中才体现出独有的价值。广交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环境,学生在进行顶岗工作的同时逐步认识和建立了服务意识,认识到工作任务中礼貌、安全和法纪等因素的重要性,认识到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他们学会以真诚、耐心、细心、诚心的态度接待顾客,具备了较强的岗位责任感和良好的服务意识。

4. 提高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课展融合”有利于教师自我终身教育。深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运作,能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帮助教师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岗位需要。通过指导展会实习,教师能熟悉展会(下转第51页)(上接第42页)的服务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工作流程,有利于对相关内容进行提炼,为完善校内综合实训课程收集积累一手资料。教师能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开展案例分析、企业实践调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与学校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的企业专家一起探讨“课展融合”的成效和需改进之处,进一步开发更深入的校企合作项目。会展为我部教师提供了一个可以自我探索与学习,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善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平台。

(三)推广情况

实践证明,商务外语与广州交易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合作非常顺利、愉快。因为商务外语部指导老师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用人单位放心地将大大小小各类展会的用人订单交给我部,我部派送出去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也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口碑好,效果佳,令学校在广州交易会集团里盛名远扬,要求与我部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2012年,商务外语部又与另一家广州交易会集团的下属公司——广州交易会三千尺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到2013年6月份,又有一家公司广州交易会展览公司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和我部合作。

六、体会与思考

“课展融合”在商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是学生走出校园、认识社会的桥梁。真实的商务环境有助于学生提高现场工作能力,了解国际经贸最新动态,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践证明,“课展融合”能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职学生年龄比较小,而展会的现场服务工作是十分琐碎而复杂的,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处事经验,所以我们要将“课展融合”的工作做得更深入、细致,继续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展会工作项目训练的力度,并注重心理疏导工作,让“课展融合”中的会展实习成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经历中非常有意义的人生历练,真正帮助他们成长。

四、条件保障

1. 地理优势

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季均在广州举办,为实施项目提供了地理和机会上的优势。

2. 师资保障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实施“课展融合”的基本保证。商务英语专业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仅有专业理论知识,还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及时解答展会服务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3. 资源保障

企业合作,以琶洲会展中心为校外实训基地,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这些都是“课展融合”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条件。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一)建设成果

1. 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在人才培养方面,商务外语部与中国进出口交易会公司签订了详细明确的人才共同培养合同,建立并健全各种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使校企合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学校邀请企业定期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并实现校企交互培训。我部倪军老师是广交会中小企业的培训讲师。

2.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自2009秋季起,商务外语部就与广交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借助广州各类展会,与展会服务公司——广交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长期合作,为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的展会服务岗位进行社会实践。2011年广交会正式成为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了“长期合作,品牌合作”的特点。商务英语专业往后也将继续支持广交会的工作,将广交会打造成本专业常态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实习基地。

3. 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的语言和商务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商务交际场合的灵活应变能力。展会实习是实现这一目标良好的途径。实习期间,我部派出老师进行企业实践,协助管理实习的学生,现场指导学生的实习。采用APA教学模式,以展会实地现场为课堂,采用“教学过程工作化、教学实训商务化、教学环境企业化”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商务英语专业技能。

4. 开发实用性强的实训教材

商务外语部充分利用展会的企业资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定和修改实践教学大纲,确定实践教学的重点和要点, 与企业专家一起编制了适合展会实习的实践教材——《展会实战手册》,并已投入使用。

(二)实际成效

1. 提高了学生的职场工作能力

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担任广交会实习基地的多种岗位工作。不同工作对学生知识技能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通过担任实际岗位工作,学生学以致用,对工作有了深刻的体验。他们在实习中掌握了真实商务工作场景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锻炼了交际能力,丰富了知识阅历,开阔了眼界;另一方面,他们了解到自己的知识缺陷,明确了今后的学习目标,为走上社会成功就业奠定了基础。

2.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的建立旨在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保持组织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广交会是一个面向各民族的世界窗口,在这里实习,遇到的人多,事情多,问题也多,此时更需有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不能因个人行为而影响广交会的国际声誉。因此,各岗位上的职员之间需要沟通和配合。同学们在广交会实习中共同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如果个别同学工作进展慢,其他同学就主动承担更多任务。广交会工作任务紧,劳动强度大,遇到紧急情况时同学们还需要加班。实习的锻炼使大家互相支持,共献良策,同心协力,共同维护集体荣誉。

3. 提高了学生的现代服务意识

灵活运用服务知识和技能、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是具有服务意识的具体表现。实习前的培训,让许多学生明白了服务行业“服务第一,顾客第一”的宗旨,明白了服务中所包含的服饰礼仪、打招呼礼仪、电话礼仪等商务礼仪,然而他们真正的思想转变,是在工作中体会到的。真正的服务意识只有在工作中才体现出独有的价值。广交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环境,学生在进行顶岗工作的同时逐步认识和建立了服务意识,认识到工作任务中礼貌、安全和法纪等因素的重要性,认识到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他们学会以真诚、耐心、细心、诚心的态度接待顾客,具备了较强的岗位责任感和良好的服务意识。

4. 提高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课展融合”有利于教师自我终身教育。深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运作,能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帮助教师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岗位需要。通过指导展会实习,教师能熟悉展会(下转第51页)(上接第42页)的服务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工作流程,有利于对相关内容进行提炼,为完善校内综合实训课程收集积累一手资料。教师能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开展案例分析、企业实践调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与学校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的企业专家一起探讨“课展融合”的成效和需改进之处,进一步开发更深入的校企合作项目。会展为我部教师提供了一个可以自我探索与学习,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善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平台。

(三)推广情况

实践证明,商务外语与广州交易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合作非常顺利、愉快。因为商务外语部指导老师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用人单位放心地将大大小小各类展会的用人订单交给我部,我部派送出去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也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口碑好,效果佳,令学校在广州交易会集团里盛名远扬,要求与我部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2012年,商务外语部又与另一家广州交易会集团的下属公司——广州交易会三千尺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到2013年6月份,又有一家公司广州交易会展览公司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和我部合作。

六、体会与思考

“课展融合”在商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是学生走出校园、认识社会的桥梁。真实的商务环境有助于学生提高现场工作能力,了解国际经贸最新动态,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践证明,“课展融合”能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职学生年龄比较小,而展会的现场服务工作是十分琐碎而复杂的,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处事经验,所以我们要将“课展融合”的工作做得更深入、细致,继续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展会工作项目训练的力度,并注重心理疏导工作,让“课展融合”中的会展实习成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经历中非常有意义的人生历练,真正帮助他们成长。

四、条件保障

1. 地理优势

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季均在广州举办,为实施项目提供了地理和机会上的优势。

2. 师资保障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实施“课展融合”的基本保证。商务英语专业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仅有专业理论知识,还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及时解答展会服务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3. 资源保障

企业合作,以琶洲会展中心为校外实训基地,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这些都是“课展融合”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条件。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一)建设成果

1. 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在人才培养方面,商务外语部与中国进出口交易会公司签订了详细明确的人才共同培养合同,建立并健全各种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使校企合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学校邀请企业定期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并实现校企交互培训。我部倪军老师是广交会中小企业的培训讲师。

2.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自2009秋季起,商务外语部就与广交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借助广州各类展会,与展会服务公司——广交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长期合作,为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的展会服务岗位进行社会实践。2011年广交会正式成为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了“长期合作,品牌合作”的特点。商务英语专业往后也将继续支持广交会的工作,将广交会打造成本专业常态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实习基地。

3. 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的语言和商务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商务交际场合的灵活应变能力。展会实习是实现这一目标良好的途径。实习期间,我部派出老师进行企业实践,协助管理实习的学生,现场指导学生的实习。采用APA教学模式,以展会实地现场为课堂,采用“教学过程工作化、教学实训商务化、教学环境企业化”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商务英语专业技能。

4. 开发实用性强的实训教材

商务外语部充分利用展会的企业资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定和修改实践教学大纲,确定实践教学的重点和要点, 与企业专家一起编制了适合展会实习的实践教材——《展会实战手册》,并已投入使用。

(二)实际成效

1. 提高了学生的职场工作能力

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担任广交会实习基地的多种岗位工作。不同工作对学生知识技能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通过担任实际岗位工作,学生学以致用,对工作有了深刻的体验。他们在实习中掌握了真实商务工作场景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锻炼了交际能力,丰富了知识阅历,开阔了眼界;另一方面,他们了解到自己的知识缺陷,明确了今后的学习目标,为走上社会成功就业奠定了基础。

2.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的建立旨在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保持组织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广交会是一个面向各民族的世界窗口,在这里实习,遇到的人多,事情多,问题也多,此时更需有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不能因个人行为而影响广交会的国际声誉。因此,各岗位上的职员之间需要沟通和配合。同学们在广交会实习中共同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如果个别同学工作进展慢,其他同学就主动承担更多任务。广交会工作任务紧,劳动强度大,遇到紧急情况时同学们还需要加班。实习的锻炼使大家互相支持,共献良策,同心协力,共同维护集体荣誉。

3. 提高了学生的现代服务意识

灵活运用服务知识和技能、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是具有服务意识的具体表现。实习前的培训,让许多学生明白了服务行业“服务第一,顾客第一”的宗旨,明白了服务中所包含的服饰礼仪、打招呼礼仪、电话礼仪等商务礼仪,然而他们真正的思想转变,是在工作中体会到的。真正的服务意识只有在工作中才体现出独有的价值。广交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环境,学生在进行顶岗工作的同时逐步认识和建立了服务意识,认识到工作任务中礼貌、安全和法纪等因素的重要性,认识到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他们学会以真诚、耐心、细心、诚心的态度接待顾客,具备了较强的岗位责任感和良好的服务意识。

4. 提高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课展融合”有利于教师自我终身教育。深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运作,能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帮助教师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岗位需要。通过指导展会实习,教师能熟悉展会(下转第51页)(上接第42页)的服务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工作流程,有利于对相关内容进行提炼,为完善校内综合实训课程收集积累一手资料。教师能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开展案例分析、企业实践调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与学校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的企业专家一起探讨“课展融合”的成效和需改进之处,进一步开发更深入的校企合作项目。会展为我部教师提供了一个可以自我探索与学习,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善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平台。

(三)推广情况

实践证明,商务外语与广州交易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合作非常顺利、愉快。因为商务外语部指导老师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用人单位放心地将大大小小各类展会的用人订单交给我部,我部派送出去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也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口碑好,效果佳,令学校在广州交易会集团里盛名远扬,要求与我部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2012年,商务外语部又与另一家广州交易会集团的下属公司——广州交易会三千尺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到2013年6月份,又有一家公司广州交易会展览公司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和我部合作。

六、体会与思考

“课展融合”在商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是学生走出校园、认识社会的桥梁。真实的商务环境有助于学生提高现场工作能力,了解国际经贸最新动态,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践证明,“课展融合”能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职学生年龄比较小,而展会的现场服务工作是十分琐碎而复杂的,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处事经验,所以我们要将“课展融合”的工作做得更深入、细致,继续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展会工作项目训练的力度,并注重心理疏导工作,让“课展融合”中的会展实习成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经历中非常有意义的人生历练,真正帮助他们成长。

猜你喜欢
广交会商务商务英语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基于大商务专业群建设的商务通用能力素质结构内容体系探讨
第一个六月
中国筹备4月广交会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广交会玩具精品秀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
关注第105届广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