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产业项目

2014-12-20 14:57江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物件语句校企

一、实施背景

项目教学是当前中职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成败的关键为是否有适合中职学校教学用的项目。中职学校教学用的项目大部分来源于教科书,只有极少部分来自企业的产业项目。教科书的项目大都能紧密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但缺乏真实性,实用性也不强。企业的产业项目虽能反映项目的真实性、实用性强,但对中职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实习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企业的产业项目要在中职学校使用,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转换为适合中职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学项目。

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企业的产业项目,是江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对深化中职学校其他专业的项目教学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软件专业是江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骨干专业,曾是教育部的示范专业和省的重点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软件人才,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受到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特点等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的软件专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学校希望通过与育泰科技公司的校企合作,为软件专业及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找到新的突破口。育泰科技公司是中小型软件公司,该企业多年来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关注中职软件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有心人。而江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被确立为首批国家示范学校,为软件专业教学改革在物质上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基于以上动因的需要,学校以此为契机,探讨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的方式。

二、 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的目标

为研究方便,我们把企业开发的应用项目,称之为产业项目,并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成功的项目教学例子告诉我们,学校的项目教学不能把产业项目直接拿来复制教学,需要对项目进行转换,使产业项目适应中职学校的教学需要,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转换企业的产业项目就成了校企合作项目教学的首要任务。

所谓产业项目的转换,并不是简单地增减项目的内容和课程,也不是把原有的产业项目打烂然后重起炉灶,而是要保持产业项目的企业特点和实用性,又要尽可能接近中职学校的教学实际,以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训。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的目标就是探索产业项目转换为教学项目的有效方法。

三、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原理

通过研究,学校决定采用物件生成规律来转换产业项目。物件生成教学法是上世纪90年代,学校根据物件生成规律而提出的物件生成教学法,该教学法曾获得广东省的教育创新成果奖和全国的教育科研成果奖。通过对产业项目的转换,达到旧瓶(用物件生成规律)装新酒(转换产业项目)的作用。

1.  产业项目转换的过程

从图1可以看出,整个过程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1 :企业为学校提供产业项目;

步骤2 :校企合作使用物件生成规律,对产业项目进行转换;

步骤3 :产业项目转换为教学项目,教师利用物件生成教学法对教学项目进行项目教学;

步骤4 :教师指导学生实训,完成项目的实训或开发。

在上述的步骤中,校企双方参与产业项目的转换是整个过程的关键。在这过程中,校企双方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转换后的教学项目既保持产业项目原有的真实性,又有利于中职学校的教学。

2. 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产业项目的原理

按照人类的认识论,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而事物的形成也是经历了从孕育、生成、完善到定型这样的变化阶段。(如图2所示)

物件生成教学法就是以物件的孕育、生成、完善、定型作引导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以物件的生成过程引导教学环节的决策和执行。从教的角度来说,是围绕着为了更好地让物件的孕育、生成、完善、定型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是讲授使物件最终定型的方法。从学的角度来说,是让学生掌握物件的孕育、生成和完善的基本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物件定型,是物件操作执行者。

3. 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产业项目实例—仓储系统

仓储系统是育泰科技公司开发的一个产业项目,项目的容量大,知识点跨度大,分为抽象和具体两个物件的转换。

(1)抽象物件转换实例(销售单管理模块),如图3所示:

图3所示的四个阶段的具体物件目标如下所示:

①孕育:仓储系统中用于管理企业对客户的销售行为的功能模块。②生成:新建的窗体;以主从表结构来管理销售单的单头和销售明细内容;实现销售单的新增、修改、删除、保存、取消、打印等功能。③完善:应客户的要求,增加“人力资源管理模块”。④定型:由项目主管检查下属的所有子模块,是否已全部完成定型,确认无误后可以定型。

(2)具体物件转换实例:建立一个删除当前用户记录的按钮。

图4所示的四个阶段的详细目标如下所示:

孕育: 建立按钮Bt_Del_User,点击后删除当前的用户记录。

①在窗体左上部位置,建立“删除”按钮;

②单击后删除当前有用户。后台表为users 。

生成:以下是实际操作的过程。

①在窗体FmUser中,从控件栏中拖放一个BUTTON控钮到窗体上;②在属性管理器中,设置上边距TOP为9,左边距LEFT为15,高度HEIGHT为25,长度LENGTH为65;③在属性管理器中,把显示标签caption属性的内容改为“删除”;④双击按钮BUTTON1,在ONCLICK中输入如下代码: qyuser.delete。

完善:删除之前提示是否确认删除,删除后提示删除成功。把按钮的Onclick的语句完善如下:

//以下语句删除前提问是否确定删除

if MessageBox(self.Handle,PChar('确定删除吗?'),PChar('提示'),MB_yesno)=id_no then abort;

//以下语句删除当前记录 qyuser.delete;

//以下语句提示删除成功 Showmessage(删除当前记录成功!)。

定型:测试员测试无误,达到物件孕育阶段提出的功能目的,项目主管确认定型。

四、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的成效

1. 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的产业项目利于教学

产业项目的传统转换方法是先拆分产业项目为若干个大模块,大模块里再分为若干个小模块,然后根据每个模块的知识点,挂上相应的课程。用这种方法转换产业项目,简单、直观,但教学项目容量比较大,受中职学校课时的限制,教学进度很难完成。产业项目层次纷繁,语句复杂,程序控制迂回曲折,知识点分散,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训带来一定的难度。

用物件生成教学法转换的产业项目,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动性。物件生成规律是教学指挥棒,整个项目的教学是按照物件生成规律展开的,即按照孕育、生成、完成、定型的四个阶段。这时候的模块都属于某一个生成阶段,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繁杂的语句、变量、程序控制方式等也归属于某一个模块。

从以往的人被项目所驾驭转变为人驾驭项目,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再纠缠于某个语句或某种控制,而是着眼于物件的定型,在教学的时候就能抓住项目的关键,突出重点难点,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的产业项目“五脏俱全”

企业在开发产业项目的时候,需要考虑客户的需求,项目容量的大小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但如果用作教学项目,项目容量的大小是必须要考虑的。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产业项目时,只关注物件生成的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模块中的语句、变量等都是必须的。而与这四个阶段无关的一些语句、控制等是可以删除的。因此,转换后的教学项目与原产业项目相比,变得更简洁,条理更清晰,知识点更集中。教学项目容量虽少,但“五脏俱全”。

五、体会与思考

校企合作和项目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为校企的深入合作和开门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校企合作不应该是一种形式上的合作,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合作。校企可合作的项目很多,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迫切的问题作为合作项目。

一、实施背景

项目教学是当前中职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成败的关键为是否有适合中职学校教学用的项目。中职学校教学用的项目大部分来源于教科书,只有极少部分来自企业的产业项目。教科书的项目大都能紧密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但缺乏真实性,实用性也不强。企业的产业项目虽能反映项目的真实性、实用性强,但对中职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实习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企业的产业项目要在中职学校使用,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转换为适合中职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学项目。

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企业的产业项目,是江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对深化中职学校其他专业的项目教学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软件专业是江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骨干专业,曾是教育部的示范专业和省的重点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软件人才,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受到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特点等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的软件专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学校希望通过与育泰科技公司的校企合作,为软件专业及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找到新的突破口。育泰科技公司是中小型软件公司,该企业多年来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关注中职软件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有心人。而江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被确立为首批国家示范学校,为软件专业教学改革在物质上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基于以上动因的需要,学校以此为契机,探讨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的方式。

二、 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的目标

为研究方便,我们把企业开发的应用项目,称之为产业项目,并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成功的项目教学例子告诉我们,学校的项目教学不能把产业项目直接拿来复制教学,需要对项目进行转换,使产业项目适应中职学校的教学需要,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转换企业的产业项目就成了校企合作项目教学的首要任务。

所谓产业项目的转换,并不是简单地增减项目的内容和课程,也不是把原有的产业项目打烂然后重起炉灶,而是要保持产业项目的企业特点和实用性,又要尽可能接近中职学校的教学实际,以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训。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的目标就是探索产业项目转换为教学项目的有效方法。

三、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原理

通过研究,学校决定采用物件生成规律来转换产业项目。物件生成教学法是上世纪90年代,学校根据物件生成规律而提出的物件生成教学法,该教学法曾获得广东省的教育创新成果奖和全国的教育科研成果奖。通过对产业项目的转换,达到旧瓶(用物件生成规律)装新酒(转换产业项目)的作用。

1.  产业项目转换的过程

从图1可以看出,整个过程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1 :企业为学校提供产业项目;

步骤2 :校企合作使用物件生成规律,对产业项目进行转换;

步骤3 :产业项目转换为教学项目,教师利用物件生成教学法对教学项目进行项目教学;

步骤4 :教师指导学生实训,完成项目的实训或开发。

在上述的步骤中,校企双方参与产业项目的转换是整个过程的关键。在这过程中,校企双方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转换后的教学项目既保持产业项目原有的真实性,又有利于中职学校的教学。

2. 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产业项目的原理

按照人类的认识论,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而事物的形成也是经历了从孕育、生成、完善到定型这样的变化阶段。(如图2所示)

物件生成教学法就是以物件的孕育、生成、完善、定型作引导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以物件的生成过程引导教学环节的决策和执行。从教的角度来说,是围绕着为了更好地让物件的孕育、生成、完善、定型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是讲授使物件最终定型的方法。从学的角度来说,是让学生掌握物件的孕育、生成和完善的基本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物件定型,是物件操作执行者。

3. 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产业项目实例—仓储系统

仓储系统是育泰科技公司开发的一个产业项目,项目的容量大,知识点跨度大,分为抽象和具体两个物件的转换。

(1)抽象物件转换实例(销售单管理模块),如图3所示:

图3所示的四个阶段的具体物件目标如下所示:

①孕育:仓储系统中用于管理企业对客户的销售行为的功能模块。②生成:新建的窗体;以主从表结构来管理销售单的单头和销售明细内容;实现销售单的新增、修改、删除、保存、取消、打印等功能。③完善:应客户的要求,增加“人力资源管理模块”。④定型:由项目主管检查下属的所有子模块,是否已全部完成定型,确认无误后可以定型。

(2)具体物件转换实例:建立一个删除当前用户记录的按钮。

图4所示的四个阶段的详细目标如下所示:

孕育: 建立按钮Bt_Del_User,点击后删除当前的用户记录。

①在窗体左上部位置,建立“删除”按钮;

②单击后删除当前有用户。后台表为users 。

生成:以下是实际操作的过程。

①在窗体FmUser中,从控件栏中拖放一个BUTTON控钮到窗体上;②在属性管理器中,设置上边距TOP为9,左边距LEFT为15,高度HEIGHT为25,长度LENGTH为65;③在属性管理器中,把显示标签caption属性的内容改为“删除”;④双击按钮BUTTON1,在ONCLICK中输入如下代码: qyuser.delete。

完善:删除之前提示是否确认删除,删除后提示删除成功。把按钮的Onclick的语句完善如下:

//以下语句删除前提问是否确定删除

if MessageBox(self.Handle,PChar('确定删除吗?'),PChar('提示'),MB_yesno)=id_no then abort;

//以下语句删除当前记录 qyuser.delete;

//以下语句提示删除成功 Showmessage(删除当前记录成功!)。

定型:测试员测试无误,达到物件孕育阶段提出的功能目的,项目主管确认定型。

四、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的成效

1. 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的产业项目利于教学

产业项目的传统转换方法是先拆分产业项目为若干个大模块,大模块里再分为若干个小模块,然后根据每个模块的知识点,挂上相应的课程。用这种方法转换产业项目,简单、直观,但教学项目容量比较大,受中职学校课时的限制,教学进度很难完成。产业项目层次纷繁,语句复杂,程序控制迂回曲折,知识点分散,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训带来一定的难度。

用物件生成教学法转换的产业项目,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动性。物件生成规律是教学指挥棒,整个项目的教学是按照物件生成规律展开的,即按照孕育、生成、完成、定型的四个阶段。这时候的模块都属于某一个生成阶段,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繁杂的语句、变量、程序控制方式等也归属于某一个模块。

从以往的人被项目所驾驭转变为人驾驭项目,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再纠缠于某个语句或某种控制,而是着眼于物件的定型,在教学的时候就能抓住项目的关键,突出重点难点,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的产业项目“五脏俱全”

企业在开发产业项目的时候,需要考虑客户的需求,项目容量的大小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但如果用作教学项目,项目容量的大小是必须要考虑的。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产业项目时,只关注物件生成的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模块中的语句、变量等都是必须的。而与这四个阶段无关的一些语句、控制等是可以删除的。因此,转换后的教学项目与原产业项目相比,变得更简洁,条理更清晰,知识点更集中。教学项目容量虽少,但“五脏俱全”。

五、体会与思考

校企合作和项目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为校企的深入合作和开门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校企合作不应该是一种形式上的合作,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合作。校企可合作的项目很多,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迫切的问题作为合作项目。

一、实施背景

项目教学是当前中职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成败的关键为是否有适合中职学校教学用的项目。中职学校教学用的项目大部分来源于教科书,只有极少部分来自企业的产业项目。教科书的项目大都能紧密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但缺乏真实性,实用性也不强。企业的产业项目虽能反映项目的真实性、实用性强,但对中职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实习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企业的产业项目要在中职学校使用,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转换为适合中职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学项目。

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企业的产业项目,是江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对深化中职学校其他专业的项目教学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软件专业是江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骨干专业,曾是教育部的示范专业和省的重点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软件人才,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受到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特点等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的软件专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学校希望通过与育泰科技公司的校企合作,为软件专业及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找到新的突破口。育泰科技公司是中小型软件公司,该企业多年来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关注中职软件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有心人。而江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被确立为首批国家示范学校,为软件专业教学改革在物质上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基于以上动因的需要,学校以此为契机,探讨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的方式。

二、 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的目标

为研究方便,我们把企业开发的应用项目,称之为产业项目,并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成功的项目教学例子告诉我们,学校的项目教学不能把产业项目直接拿来复制教学,需要对项目进行转换,使产业项目适应中职学校的教学需要,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转换企业的产业项目就成了校企合作项目教学的首要任务。

所谓产业项目的转换,并不是简单地增减项目的内容和课程,也不是把原有的产业项目打烂然后重起炉灶,而是要保持产业项目的企业特点和实用性,又要尽可能接近中职学校的教学实际,以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训。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的目标就是探索产业项目转换为教学项目的有效方法。

三、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原理

通过研究,学校决定采用物件生成规律来转换产业项目。物件生成教学法是上世纪90年代,学校根据物件生成规律而提出的物件生成教学法,该教学法曾获得广东省的教育创新成果奖和全国的教育科研成果奖。通过对产业项目的转换,达到旧瓶(用物件生成规律)装新酒(转换产业项目)的作用。

1.  产业项目转换的过程

从图1可以看出,整个过程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1 :企业为学校提供产业项目;

步骤2 :校企合作使用物件生成规律,对产业项目进行转换;

步骤3 :产业项目转换为教学项目,教师利用物件生成教学法对教学项目进行项目教学;

步骤4 :教师指导学生实训,完成项目的实训或开发。

在上述的步骤中,校企双方参与产业项目的转换是整个过程的关键。在这过程中,校企双方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转换后的教学项目既保持产业项目原有的真实性,又有利于中职学校的教学。

2. 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产业项目的原理

按照人类的认识论,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而事物的形成也是经历了从孕育、生成、完善到定型这样的变化阶段。(如图2所示)

物件生成教学法就是以物件的孕育、生成、完善、定型作引导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以物件的生成过程引导教学环节的决策和执行。从教的角度来说,是围绕着为了更好地让物件的孕育、生成、完善、定型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是讲授使物件最终定型的方法。从学的角度来说,是让学生掌握物件的孕育、生成和完善的基本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物件定型,是物件操作执行者。

3. 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产业项目实例—仓储系统

仓储系统是育泰科技公司开发的一个产业项目,项目的容量大,知识点跨度大,分为抽象和具体两个物件的转换。

(1)抽象物件转换实例(销售单管理模块),如图3所示:

图3所示的四个阶段的具体物件目标如下所示:

①孕育:仓储系统中用于管理企业对客户的销售行为的功能模块。②生成:新建的窗体;以主从表结构来管理销售单的单头和销售明细内容;实现销售单的新增、修改、删除、保存、取消、打印等功能。③完善:应客户的要求,增加“人力资源管理模块”。④定型:由项目主管检查下属的所有子模块,是否已全部完成定型,确认无误后可以定型。

(2)具体物件转换实例:建立一个删除当前用户记录的按钮。

图4所示的四个阶段的详细目标如下所示:

孕育: 建立按钮Bt_Del_User,点击后删除当前的用户记录。

①在窗体左上部位置,建立“删除”按钮;

②单击后删除当前有用户。后台表为users 。

生成:以下是实际操作的过程。

①在窗体FmUser中,从控件栏中拖放一个BUTTON控钮到窗体上;②在属性管理器中,设置上边距TOP为9,左边距LEFT为15,高度HEIGHT为25,长度LENGTH为65;③在属性管理器中,把显示标签caption属性的内容改为“删除”;④双击按钮BUTTON1,在ONCLICK中输入如下代码: qyuser.delete。

完善:删除之前提示是否确认删除,删除后提示删除成功。把按钮的Onclick的语句完善如下:

//以下语句删除前提问是否确定删除

if MessageBox(self.Handle,PChar('确定删除吗?'),PChar('提示'),MB_yesno)=id_no then abort;

//以下语句删除当前记录 qyuser.delete;

//以下语句提示删除成功 Showmessage(删除当前记录成功!)。

定型:测试员测试无误,达到物件孕育阶段提出的功能目的,项目主管确认定型。

四、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的成效

1. 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的产业项目利于教学

产业项目的传统转换方法是先拆分产业项目为若干个大模块,大模块里再分为若干个小模块,然后根据每个模块的知识点,挂上相应的课程。用这种方法转换产业项目,简单、直观,但教学项目容量比较大,受中职学校课时的限制,教学进度很难完成。产业项目层次纷繁,语句复杂,程序控制迂回曲折,知识点分散,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训带来一定的难度。

用物件生成教学法转换的产业项目,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动性。物件生成规律是教学指挥棒,整个项目的教学是按照物件生成规律展开的,即按照孕育、生成、完成、定型的四个阶段。这时候的模块都属于某一个生成阶段,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繁杂的语句、变量、程序控制方式等也归属于某一个模块。

从以往的人被项目所驾驭转变为人驾驭项目,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再纠缠于某个语句或某种控制,而是着眼于物件的定型,在教学的时候就能抓住项目的关键,突出重点难点,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的产业项目“五脏俱全”

企业在开发产业项目的时候,需要考虑客户的需求,项目容量的大小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但如果用作教学项目,项目容量的大小是必须要考虑的。用物件生成规律转换产业项目时,只关注物件生成的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模块中的语句、变量等都是必须的。而与这四个阶段无关的一些语句、控制等是可以删除的。因此,转换后的教学项目与原产业项目相比,变得更简洁,条理更清晰,知识点更集中。教学项目容量虽少,但“五脏俱全”。

五、体会与思考

校企合作和项目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转换产业项目,为校企的深入合作和开门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校企合作不应该是一种形式上的合作,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合作。校企可合作的项目很多,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迫切的问题作为合作项目。

猜你喜欢
物件语句校企
老物件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小物件中的大历史
男人的多种形式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盛世国庆 聚“惠”苏宁
基本算法语句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