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4-12-21 07:35孙伟燕吴丽仙叶丽敏吴远聪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品管圈服药

孙伟燕 吴丽仙 叶丽敏 吴远聪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浙江 丽水323000)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动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从尊重人格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1]。老年人用药依从性降低是影响治疗效果的最主要因素。2013年1~12个月,我科开展QCC活动,对神经内科病区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为期12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2013年1~6月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每月随机抽查60岁以上90岁以下患者20例,共120例作为实施QCC前观察对象,将2013年7~12月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每月随机抽查60岁以上90岁以下患者20例,共120例为实施QCC后观察对象。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均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服药依从性调查。两组患者年龄、ADL评分、服药次数、服药种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设定圈名与圈徽 圈名设定为“满意圈”,顾名思义就是让患者满意、医院满意、自己满意。圈徽(图1)。-

图1 品管圈圈徽图

1.2.2 QCC圈员的组成 参照自愿参加的原则,设圈长1名,圈员5名,护士长为督导员。采用头脑风暴法选定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

1.2.3 设定目标 2013年1~6月品管圈活动选择病区服用口服药的老年患者(>60岁)作为样本,经现状调查后采用绘制柏拉图统计表[2]评价、分析,根据公式:依从性(%)= (NDP-NME)/NDP×100%(NDP指医嘱给药次数、剂量,NME指服药失误的次数、剂量)计算,大于90%表示较理想的依从性[3]。本组资料显示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低。设定目标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为92.6%。住院期间能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的为服药依从,有一次、或一次以上错服、漏服、拒服即为服药不依从,依从率在90%以下为服药依从性低,在95%以上为服药依从性高。

1.2.4 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低原因分析 通过圈内成员头脑风暴法,并画出鱼骨图,进行分析,存在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低的原因(表1)。

表1 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

1.2.5 对策及实施

1.2.5.1 护理人员树立主动服务意识 护士长及时召开护士会议,强化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主动服务。全科护理人员进行最佳发药方法讨论,统一规范,要求每位护士养成进入病房观全局的习惯,并强化奖惩制度,把规范发药作为对新入科人员的入科教育之一,并责任到人。

1.2.5.2 制定口服药物发放标准化作业流程(图2)

图2 口服药物发放标准化作业流程

1.2.5.3 加强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管理 主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向患者讲解规则用药的重要性及不规则用药的危害性,并将药物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发药车携带温水,帮助患者按时服药,尽量确认患者服药后再离开。严格遵照医嘱,每顿药物按时发放。建立发药温馨提示卡,对未发放的药物及时交班,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1.2.5.4 加强健康教育 QCC小组成员每天定时去进行宣教,与患者进行沟通,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使健康教育形式生动活泼,患者容易接受,同时注意教育语言通俗易懂。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护患关系,护士能及时了解患者不依从服药的原因,从而进行有效干预,帮助其提高服药依从性,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加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1.2.5.5 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通过与患者家属、亲朋好友、单位的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合作,经常到病房探视患者,多与老人谈心,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建立温馨的氛围,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增强服药的依从性,有利于疾病恢复。

1.2.5.6 加强三级检查质控制度 加强和完善圈员、圈长、护士长三级检查制度。圈员每天检查老年患者服药情况,圈长、科室质控员每1~2周检查1次,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在圈会上分析原因,提出新措施,持续改进。

1.2.6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期间实施QCC前后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服药前依从性比较(表2)

表2 品管圈实施前后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例)

2.2 2014年1~3月,对出院的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追踪结果(表3)

表3 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追踪结果(例)

3 体会

3.1 通过对老年患者实施QCC活动,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管理意识[4],加强了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5],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责任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3.2 QCC活动促进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健康教育、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加强对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管理,加强了心理护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等干预措施。

3.3 活动优化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保障了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降低了疾病复发率和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及信赖度。

[1]夏莲芳,毛怡,沈亚儿.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外周静脉留置时间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89.

[2]张燕华.柏拉图统计表在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中的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6):106.

[3]红玲.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护理干预[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7(11):937.

[4]陈文玉,李华,谢银均,等.开展QCC小组活动提高护士对医院文件及规章制度知晓率[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5):410.

[5]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品管圈服药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先分阴阳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