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现况调查及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

2014-12-21 07:35刘璐孟华李惠玲眭文洁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信心信念

刘璐 孟华 李惠玲 眭文洁

(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 苏州215006;2.江苏省苏州市卫生局,江苏 苏州21500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的病理过程[1],骨折是它带来的最常见、最严重的后期并发症,尤其是老年患者,一旦发生骨折,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由于患者常在家中,医护人员无法时刻成为其行为指导者,更多的是需要患者进行自我健康的管理,它强调患者的自主意识,使其具有主动应对和解决相关健康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患者满意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自我效能理论和自我管理理论,依循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初步构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自我管理模式,旨在指导该类人群自我主导和管理疾病,并增强信心及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苏州市某三甲医院骨科就诊的72例老年原发性OP患者进行调查。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已经确诊为原发性OP的患者,WHO诊断标准为:基于 DXA的测定,骨密度 T-Score≤-2.5SD[3],且没有影响骨代谢的其它疾病;(3)意识清楚、有一定的阅读或理解能力;(4)自愿参与本研究。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士当面解释并监督完成,共发放问卷72份,回收72份,回收率为100%。

1.2 调查工具 运用健康行为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主要包括锻炼和饮食情况)、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总分0~26分,重测信度为0.701~0.890)、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量表(总分42~210分,重测信度为0.752~0.850)和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总分0~10分,重测信度为0.733~0.900)[4],深入了解患者的日常行为、认知水平、健康信念以及执行健康行为的信心,继而为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SPSS 19.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描述和相关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检验水准α=0.05。

1.4 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72例患者年龄为60~90岁,平均年龄为(71.55±8.46)岁。所有被调查患者中无人喝碳酸饮料,有56.9%的患者爱好素食;有近一半的患者喜欢久坐,40.3%的患者规律做运动。患者知识总体均分(10.14±5.71)分,健康信念总体均分(141.82±13.00)分,自我效能总均分(6.44±2.45)分,整体处于中等及中等水平以下。

2 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

2.1 理论基础 (1)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它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从健康信念形成的角度出发,主要用于解释和预测个体的健康行为,尤其是为何拒绝“疾病预防性筛检”等行为[5];(2)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其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成就目标所需行为的过程、动机和认知资源能力的信念[6];(3)自我管理模式(Self Management Model),它是通过患者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征兆和症状,减少疾病对患者自身社会功能、情感以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持之以恒地治疗自身疾病的一种健康行为。该模式的目的和意义不在于治愈疾病,而在于通过自我管理下的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生活处于更为满意、独立的状态[7]。

2.2 健康信念模式解读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个体要认同并接受医护人员的建议,进而执行某些增进健康或摒除某些危害健康的行为,以下三方面的认识必不可少[8]:(1)感知某种疾病的威胁并认识到严重性;(2)感知到执行某种增进健康或摒除危害健康的行为估计,包括益处和障碍;(3)自我效能。因此,只有当个体充分感知到某种疾病的危害,并且相信增进或摒除某些行为自身所患疾病的益处大于障碍时,才有信心努力对不良行为做出改变,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2.3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自我管理模式(表1)

表1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自我管理模式

3 讨论

3.1 提高患者对疾病感知能力的必要性 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总体的认知处于中等水平以下,而对疾病的感知是实现自我管理的首要条件,为了提高患者的感知能力,医护人员不仅要从生活习惯、运动和补钙方式给予指导,还要向患者普及原发性OP的原因和相关危险因素,以此来加强患者的疾病感知意识。从自我管理的角度看,要培养患者自主、科学的意识并使之付诸行动,即将“感知威胁-提高信心-付诸行动”串联起来,在第一个“感知威胁”环节就必不可少。

3.2 需要增强患者的信念和自我效能水平 患者总体信念和信心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应用自我管理模式,促进患者自身信念和信心的坚定,从而自觉有效地执行健康行为非常必要。即使部分患者对促进健康的行为意识较高,但是还存在明显的运动和钙摄入障碍,原因可能是患者知晓运动和补钙有利于健康,却没有足够的信念持之以恒,因此,医护人员和同伴患者应给与他们足够的鼓励、支持,而针对运动意识薄弱的患者,应强调增进病情光靠补钙是达不到目标的,需要从各方面增强其信心。

3.3 亟待改善患者不科学的饮食和运动现状 患者中仅有38.9%的患者常吃豆制品和31.9%的患者喝牛奶,摄入量远远不够,原因可能是他们对公认的饮食禁忌依从性较好,而与自身疾病相关的饮食情况了解不足,导致依从的意识较差。这提示医护人员需要帮助患者了解饮食知识,同时将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给患者。另外,有30.6%的患者以散步、75.0%的患者以做家务为运动方式,这种不科学的行为亟需医护人员进一步纠正并灌输相关专业知识,尽管他们运动的次数有(5.38±2.35)次/周,时间有(5.38±2.35)min/次,但仅有9.7%的患者达到合理的运动强度(轻到中度的发热、出汗),说明患者对运动不够重视,即使有意识做规律运动的患者,绝大部分也缺乏科学性。

本研究通过对72例老年原发性OP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认知、信念和信心水平均有待提高,生活习惯和有益于OP的健康行为存在许多不足,而基于此构建的“老年原发性OP自我管理模式”并不能说明已经完善,还需要运用到患者的自我管理中,继续探讨与完善,使其成为更科学、更完整、更有效的干预措施。该模式是动态的,在应用到患者身上时要体现个性化,从患者对原发性OP的认知、易感性、益处到障碍,不可千篇一律,应始终让患者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最终达到完善和优化自我管理模式、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该模式在患者的运用效果方面,将进行后续报道。

[1]贾军,冯世庆,张超,等.骨质疏松及其预防[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2,33(5):315-317.

[2]陈晓依,刘峰,陈红方,等.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自我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485-489.

[3]吴雪.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4.

[4]陈玉平,刘雪琴,蔡德鸿.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测定[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196-197.

[5]Rosenstock IM,Strecher VJ,Becker MH.Social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Health Belief Model[J].Health Educ Q,1988,15(2):175-183.

[6]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WH Freeman and Company,1977:477-535.

[7]来小彬,万巧琴,尚少梅.社区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2-14.

[8]邓伟,夏长春.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和自我效能理论进行慢性病社区综合管理的实证研究——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为例[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8):839-841.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信心信念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为了信念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发光的信念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信念
KX5的耐心与信心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