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妊娠管理与监测2 218 例结果分析

2014-12-21 07:00柳林康许金莲宋丽君
实用临床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妇幼保健产科孕产妇

徐 晶,柳林康,许金莲,宋丽君

(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江西 萍乡 337055)

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母婴存在某些合并症、并发症或有致病因素可以危害母婴或导致难产,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和风险。高危妊娠除直接影响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外,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高危妊娠的管理是妊娠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降低孕产妇围生死亡率的重要措施。高危妊娠的科学规范管理在改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降低孕产妇死亡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本文对2 218 例高危妊娠孕妇行孕期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011 年1 月至2012 年l2 月在萍乡市妇幼保健院保健科门诊建卡以及行产科检查的孕妇5 381例,按照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1]进行筛选。产科门诊早孕建档案时进行高危初选;孕期产检时随定,发现高危妊娠的孕妇转入高危门诊管理。高危门诊医生对孕妇做出相应的指导,并提出保健及治疗方案,待高危因素解除或分娩后进行高危结档。

2 结果

2.1 高危妊娠发生情况

2 年全院共筛选出高危妊娠2 218 例,高危发生率为41.22%,其中重度高危妊娠178 例,发生率为8.02%。年龄18~41 岁,其中<20 岁56 例,占2.52%;20~25 岁479 例,占21.6%,26~29 岁1 048例,占47.2%;30~34 岁446 例,占20.1%,≥35 岁189 例,占8.52%。2011—2012 年高危妊娠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2011—2012 年高危妊娠发生情况 例

2.2 高危因素分类及构成比

单一高危因素1 654 例,占74.57%;两种高危因素402 例,占18.12%;两种以上高危因素162 例,占7.31%。前5 位高危因素分别是异常孕产史、瘢痕子宫、胎位异常、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早产。详见表2。

表2 2011—2012 年高危妊娠分类及构成比

2.3 重度高危妊娠因素分类及构成

前3 位是子痫前期、瘢痕子宫和妊娠期糖尿病,详见表3。

表3 2011—2012 年重度高危妊娠构成情况 例

3 讨论

1)妊娠风险的预警评估和分级管理。在高危妊娠监测管理中,本院保健门诊对确诊宫内早孕者进行筛查。产前检查时根据年龄、身高、体质量、不孕史、异常孕产史、内科合并症和产科并发症、致畸及社会因素等方面筛选出高危妊娠的固定因素和动态因素。分别登记、建册,并在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右上角做高危特殊标志。不宜妊娠者,若已妊娠需填写不宜继续妊娠孕妇报告卡,包括:①心脏病变严重、心功能Ⅲ—Ⅳ级、肺动脉高压、严重心律失常、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热活动期等;②肝硬化失代偿;③慢性肾脏疾病伴严重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不全;④糖尿病并发严重心脏病、肾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或玻璃体出血等;⑤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未缓解,Evans 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贫血合并血小板减少);⑥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⑦精神病急性期;⑧其他严重内科疾病[2-3]。

2)加强孕产妇保健知识教育,强化产科质量管理,降低剖宫产率。通过2011—2012 年的资料分析,本院高危妊娠发生率均高于王艳[4]、屈沪军[5]的报道,虽然其分类及构成比各有不同,但高危妊娠的发生率均在不断攀升,且多种高危因素同时存在的现象愈来愈多[5-6],其中瘢痕子宫的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剖宫产术后的再妊娠的问题亦日益突显。在产前检查和高危孕产妇管理过程中加强孕产妇保健知识宜传,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婚前及孕前检查率、早孕建卡率、定期产前检查率,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和发展,是降低孕产妇发病率及围产期母儿死亡率、残障儿出生率的重要措施。本文结果显示,重度高危妊娠中子痫前期发生率仍居首位,其主要原因是本院系本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承担着基层卫生院转诊接诊工作,很多基层孕产妇没有定期产检,发现轻度子痫等高危因素亦没有得到合理及时的治疗。加强对各级各类产科专业人员的培训,既有对适宜技术,如新生儿窒息复苏、陪伴导乐分娩等的培训推广,又有对产科危重急救的技能培训与提高,更有对典型案例的讨论与分析以吸取经验教训,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从而全面提高专业人员的整体水平[7]。因此,重度高危妊娠必须严格管理,重点追踪。加强电话追访联系,及时收住院治疗等是管理中的重点,孕期的筛查、专案的管理、及时转诊、治疗、追访等各环节必须紧密衔接。对住院分娩者要选择合理的分娩途径,加强产程观察和重点监护,包括新生儿科医生进手术室、产房监产,确保母婴安全。

3)重度高危妊娠重点管理,抓住关键环节及时干预。近年来本院对危重高危妊娠重点采取了保健医生与临床医生及计划生育人员三方追踪管理,及时采取住院、会诊、转诊等干预,发挥三级妇幼网和计划生育网络的作用,各区(县)妇幼保健机构主动与挂钩的会诊抢救中心建立起网络沟通工作机制,会诊抢救中心与对口的各区(县)辖区内助产医疗机构形成会诊、收治抢救网络,确保对口挂钩单位区域内危重孕产妇会诊、转诊与抢救绿色通道畅通,不发生会诊难、转院难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重度高危孕妇监护治疗和分娩[2-3]。近4年未发生重度高危孕妇失管现象,使其全部平安度过了妊娠期和分娩期。

高危妊娠包括各种可能影响妊娠产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在婚前医学保健、孕前保健、早孕及定期孕期检查的各个阶段中及时发现、及早合理干预,还要对一些威胁母婴安全的妊娠并发症,制定有效的措施[1]。在高危妊娠的筛查工作中需要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权衡妊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实施干预的利弊关系,这样才能提高筛查的效率,体现筛查的价值[2-3]。通过本组高危妊娠资料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高危妊娠,通过孕期的科学管理、经饮食调节或药物治疗均可安全度过妊娠期并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因此保证孕妇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识别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合理干预,在孕期将高危转为低危或解除高危因素,从而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

[1]杜玉开,张静.妇幼保健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3.

[2]董小超,朱丽萍.高危妊娠保健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0,21(1):109-110.

[3]古航,段涛.高危妊娠管理模式[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2):87-89.

[4]王艳.孕期高危妊娠因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2012,9(6):11-12.

[5]屈沪军.2 221 例高危妊振情况分析及管理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5):93-94.

[6]汤雪娟.6 640 例高危妊娠监测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6):543-544.

[7]李晓霞.高危妊娠的筛选、监测与管理[J].当代医学,2009,15(16):37-39.

猜你喜欢
妇幼保健产科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