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与质量: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

2014-12-23 12:52金芳高华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幼儿

金芳 高华

9月17~19日,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沈阳召开。本次年会由沈阳师范大学承办,主题为“规模与质量: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来自国内外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年会。

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向葵在题为“三性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指导”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自己的幼儿园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三性”即天性、心性和个性。其中,天性是指人的先天属性;心性是儿童固有天性的外延,是儿童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智慧;个性是指人的心理面貌的全部,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三性教育的目标是引领儿童成长,让儿童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为儿童获得终身幸福奠定基础。张向葵总结了自己6年多兼职做幼儿园园长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三性并茂”的教育实践体系,即保留天性,启蒙心性,注重个性。她提出,教育应尊重并遵循儿童的天性,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和谐环境、引导儿童与自然和社会互动等方式,启迪儿童的心性发展,既培养儿童独特的个性,又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美国密尔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凯西·舒尔茨(Kathy Schultz)、副院长琳达·克罗尔(Linda Kroll)和普瑞亚·辛皮(Priya Shimpi)通过题为“美国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的主题报告,介绍了美国的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的现状。当下美国的学前教育强调为儿童的终身发展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案,重视为所有学前儿童提供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奥巴马政府提倡建立更多的公立幼儿园,支持让学前教育成为12年一贯制教育的一部分,并鼓励各州明确教育目标,承担更多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责任,以确保学前儿童享有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美国各州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各不相同。琳达·克罗尔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介绍了相关情况。加州的幼儿园教师资历证明分为六个级别。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侧重于儿童发展、儿童与家庭和社区的关系、健康与营养等方面。密尔斯大学的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与观察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有责任感和有爱心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从20世纪初起,密尔斯大学教育学院开始进行实验园所与大学之间合作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尝试。密尔斯大学教育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认为学生在实习期间与幼儿园教师以及大学教师间的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条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院长、教授秦金亮作了题为“幼师院校升级转型中的学科、专业建设”的主题报告。秦金亮以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为例,介绍了应对学科、专业建设挑战的策略。一方面,专业建设应向纵深发展,要追求高水平的专业化。学前教育有四种不同的境界,分别是保姆式看管、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的教育、以游戏为主的教育、幼儿个性化养成的教育。不同的教育境界对教师有不同的要求。保姆式看管强调教师的日常经验。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的教育注重教师的艺术表现力。以游戏为主的教育要求教师具备环境创设及随机教育的能力。幼儿个性化养成的教育注重教师的发展评估能力。秦金亮指出,目前我们距离幼儿个性化养成的教育这种最高境界的学前教育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对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尚有不足,应通过建设高水平的“临床型”幼儿园,促使其具备大学的培养功能,以实现在实践场中培养卓越教师的目标。另一方面,重视专业建设的横向发展,探索可能的学科专业群建设模式。秦金亮指出,随着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将迎来新的挑战。基于这一情况,他提出了六种学科专业群建设模式:(1)早期教育专业群,包含学前社会教育、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2)艺术教育专业群,包括儿童音乐教育、儿童美术教育、儿童舞蹈教育和儿童戏剧教育。(3)保健、看护、家政专业群。(4)儿童文化产业专业群,包括动画制作、玩具设计等。(5)特殊儿童专业群,包括特殊教育、康复教育和康复治疗学等。(6)儿科学(医学)专业群,包括临床康复治疗、幼儿保健、儿童营养学等。对于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来说,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把着眼点放在儿童文化产业专业群和儿科学(医学)专业群建设上,从而找到发展突破口。秦金亮还指出,学科专业群建设要考虑人才需求数量与独立服务行业发展之间的平衡,还需要建立培养成本核算机制。他强调,一个学科的纵深发展,可以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最后,秦金亮强调专科院校独立升本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其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学科及专业覆盖面、科研能力及社会服务核心竞争力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肖东民就“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和使用”作了主题报告。肖东民在报告中指出,当今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资源共享课建设已经是必然的趋势。

本次年会设立了三个专题分论坛。论坛一的与会代表围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代表认为,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对课程实施带来了许多影响,教师资格证新规的颁布也对本专科院校现有课程设置带来不小的挑战。许多与会代表介绍了各自学校应对这些挑战的经验,包括改进艺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重视教育实习的安排与指导及重视考核教师的综合素质等。论坛二的主题为“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相关问题”。与会代表对教师教育改革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广泛探讨,已经参与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试点的学校与大家分享了经验,介绍了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与面试的具体内容及操作过程等。部分与会代表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备考情况和改革举措,包括选择高质量的高中生源,课程设置兼顾考证需要和能力培养,举办考证辅导、训练答题技巧和进行模拟考试等。参与论坛三的与会代表就“美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问题”,与来自密尔斯大学教育学院的三位专家进行了交流。焦点集中在美国学前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职前实践教学开展情况以及在职教师培训等方面。美国学前教育教师职前培养非常重视通识知识的储备,要求学生对语言和读写、艺术、数学、身体锻炼和体育、科学、社会研究等都有一定程度的积累,注重人文、自然、社会等领域知识的平衡。同时,美国学前教育教师职前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性课程贯穿师范生的学习过程,每门课程都会安排相应的实践环节,以促使师范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问题相结合。与其说美国的学前教育教师培养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教导幼儿”,不如说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了解幼儿”“不是让学生学习某一种教育幼儿的最好的方法,而是通过了解幼儿去找到适合幼儿的方法”。

与会代表认为,本次年会的主题报告和分论坛均聚焦当前学前教育发展对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的要求及挑战,重在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性。每年一次的学术年会已在学前教育工作者中产生了良好影响,成为我国学前教育教师培养交流的良好平台,为加强学前教育学术交流,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幼儿园儿童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