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儿童会话能力发展研究综述

2014-12-23 12:44杨晓岚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语言运用

杨晓岚

【摘要】会话能力是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国外儿童会话能力发展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出有关儿童会话能力的概念、研究范式,以及会话过程中的话轮转换、会话发起和维持、会话修补等方面的发展特征和规律,以期为儿童会话能力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话能力;语言运用;儿童语言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12-0037-06

会话能力是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过去近四十年的研究中,国外学者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发展语用学、话语分析学等多学科角度探讨了儿童会话能力的发展。研究者梳理国外相关研究文献,以了解儿童会话能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为国内儿童语言会话能力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一、儿童会话能力的概念

“会话”的英文为“conversation”,这个词由两个拉丁词根con和vers组成,con是指“共同的、在一起”,vers是指“旋转,反转”,因此conversation可理解为“在一起轮番说话”。〔2〕Funk和Wagnell编著的《标准英语语言词典》对会话的定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通过非正式的讲话交流想法、传递信息的活动。〔3〕国外研究者对会话、交流(communication)、互动(interaction)等近义词进行了区分:会话不仅关注交流者的言语行为,也关注其非言语行为,是随意和非正式的;交流和互动是会话的上位概念,交流既包括人们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也包括书面交流等多种形式,而会话主要是指面对面交流;相比内涵较广的互动而言,会话更加强调有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在许多研究中,“会话”与“交谈”“谈话”“对话”等概念是通用的。

关于儿童会话能力的概念界定,可追溯到1985年Mc Tear的研究,他首次对儿童会话能力给出了较具体的界定:儿童运用适当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与他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能力。〔4〕之后,Ninio和Snow将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语用交流行为(communicative acts)、会话能力(conversation skill)、扩展性语篇能力(extended discourse)。他们认为,早期儿童在与成人的互动交流中逐渐习得各种表达交流意图的言语形式,形成了一定的语言交流基础能力。之后,儿童与周围社交对象开展信息传递的语言活动——会话行为就真正发生了。在自由、随意的会话活动中,儿童进一步习得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规则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完整的叙事结构,从而使自己表达扩展性语篇的能力得到发展。〔5〕可见,会话是儿童语言运用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儿童会话能力的研究范式

对会话行为的研究源自语言学。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研究者提出,单从语言学角度研究会话,只关注语言的语法和语义规则等,并不能准确描述日常真实交流情境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后来,研究者们将研究视角从语言学拓展到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对象也从单一的成人扩展到了包括儿童在内的群体。〔6〕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儿童会话能力研究范式为实验心理学研究范式和社会语言学研究范式。

(一)实验心理学研究范式

基于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者将儿童的会话能力作为衡量其认知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探究儿童在会话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中心和观点采择能力。其中,两类实验设计最具代表性:一是“描述取物”游戏,两名儿童之间由一块屏风隔开,他们面前各放着一堆相同的玩具,一名儿童随意拿起一件玩具并进行口头描述,另一名儿童则要根据说话者的描述选出对应的玩具,此实验旨在考察儿童在描述事物时能否抓住有价值的核心信息;〔7〕二是“角色扮演”游戏,要求儿童分别为一位蒙眼的同伴和一位普通同伴介绍新玩具的玩法,以考察儿童是否会根据听者的不同状态调整信息传递的方式。〔8〕

大量实验心理学研究揭示了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对儿童会话能力的影响,也验证了皮亚杰关于早期儿童自我中心的研究结论:儿童在交流过程中缺乏有效传递信息的能力,他们只关注自身,不能从听者的角度判断信息被接受的情况,也不会根据听者的反馈调整自身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一结论受到了后来很多研究者的质疑,他们认为,很多实验设计的会话任务难度过高,影响了被试儿童的表现。Maratsos发现,在相对简单的会话情境实验任务中,3~5岁儿童在选择表达方式时能够顾及听者的反应,任务难度加大后儿童的表现就比较差了。〔9〕大量自然交流情境中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完全具备根据不同会话对象调整表达方式的能力。例如,Shatz在其研究中请4~5岁的儿童分别给2岁儿童、成人和同伴解释一种玩具的玩法,结果发现,儿童在对成人进行解释时采用的句子语法结构更复杂,而在对同伴尤其是年幼儿童进行解释时,使用的简单句式更多,用以吸引对方注意的表达方式更丰富,也许是因为他们担心年幼儿童因受认知和语言能力所限而无法理解自己的解释。〔10〕

(二)社会语言学研究范式

基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者将儿童的会话能力视为其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关注儿童与成人或同伴在互动情境中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通过观察儿童交流的真实情境,研究者们全面概括了儿童言语行为的主要表达方式和使用趋势,展现了儿童运用语言的多种能力,包括叙述、描述、辩论、争吵、欺骗等。〔11〕

研究者们认为,儿童从不会与人交流互动发展到能够拓展与他人的会话内容,这个过程是无法用单一的量化工具测量出来的。一方面,会话的过程是双方共同参与作用的互动过程;另一方面,会话过程的持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交流情境是否宽松、儿童对交流是否感兴趣等。另外,对于某些特殊句式而言,不能仅依据句子的长短来判断儿童会话能力的成熟程度。因此,社会语言学范式下的研究者们致力于运用自然观察法,试图通过对真实情境下儿童会话过程的量化和质性分析,全面展示儿童会话能力发展的图景。例如,Mc Tear详细观察、记录了自己的女儿在3.8岁到5.9岁之间与其同伴进行自发对话的详细过程,并从儿童的话轮转换、会话发起和维持、会话修补能力,以及儿童在不同对话情境中对话语的选择运用能力等方面描述了儿童会话能力的发展过程。〔12〕

相比较而言,社会语言学研究范式更接近儿童语言发展的自然过程,符合在语言运用情境中了解儿童习得和发展语言能力的儿童语言研究新趋势,因此受到较多研究者的青睐。也有部分学者尝试将上述两种研究范式结合起来使用,进行半结构实验设计情境下的儿童会话能力研究。

三、儿童会话能力发展的研究成果

借鉴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学者Ninio和Snow将儿童的会话能力分为三个部分:话轮转换、会话发起与维持、会话修补,〔13〕本研究也从这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一)儿童话轮转换能力的发展

话轮(turn)是会话结构中的最小单位,它是指在会话过程中,一个说话者从开始说话起直到停止说话或者被别人打断、替代为止所说的话。一个话轮,短的可以只有一个字,长的可以是一个句子乃至几个句群。〔14〕话轮转换(turn-taking)也就是会话参与者交替轮流进行说话的行为,参与者通过说者和听者身份的不断转换推进会话活动的开展。Sacks等人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利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话轮分配理论”,该理论强调在会话过程中某一参与者不可能无休止地占据发话者的地位,会话是由各会话参与者交替发话的。〔15〕

研究者们认为,在儿童开口说话之前,他们就已经能够与成人进行频繁的话轮转换。一些研究者将婴儿和抚养者之间共同参与的“相互对视”行为看成是轮流会话的起源,他们认为母亲和婴儿在喂养过程中交替出现的表情、声音等就是母子互动的典型特征。〔16〕受上述研究的启发,Snow对儿童在和成人交际中的话轮转换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她通过观察两个母亲和她们的婴儿的交流过程发现:母亲在孩子出生3个月时就已经把婴儿当作会话的伙伴了,她们会在哺乳或与婴儿玩耍时,与之进行频繁的话轮转换;儿童在8~9个月就已经比较熟悉话轮转换,在能开口说第一个词的时候,他们就能较长时间地与母亲轮番交流了。〔17〕

在儿童与同伴的会话活动中,话轮转换常常不能有序进行,表现出话轮之间间隔过长、听者不能理解说者的意图、经常出现话轮中断等现象。3岁左右的儿童才能达到与成人互动时同样的话轮转换水平。〔18〕有研究者在对4~5岁、5~7岁儿童同伴会话的研究中发现,儿童话轮的数量和话轮中断的频率受儿童年龄、游戏场景、同伴性别等因素的影响。〔19〕

(二)儿童会话发起和维持能力的发展

会话发起和维持(topic invitation and continuation)一般指向互动者共同关注的某一个话题,因此也称作“话题的选择和维持”(topic selection and maintenance)。会话的发起就是由一位参与者选择自己或双方共同关注的话题,试图与另一位会话者开启会话的行为;相应地,会话维持就是由听者对说者发起的话题进行承接或回应的行为。〔20〕会话的发起并不一定都能得到另一方的承接或回应,因此,一个话题的交流可能只有发起者发起的一个话轮,也可能由交流双方的若干个话轮转换共同完成。

1.儿童会话发起能力的发展

有关儿童与成人互动过程的相关研究表明,婴幼儿在11个月时就能通过摆弄成人刚触摸过的物体、重复或模仿成人的行为、保持与成人的目光接触、发出声音等方式吸引成人的注意,有研究者将上述行为视为儿童最初的会话发起行为。〔21〕然而,尽管许多会话活动看似是由儿童发起的,但实质上是在母亲的引导下发生的,例如,当婴儿发出任何声音或者注视某物时,母亲一般都会发起与婴儿的会话互动,如,告诉孩子物品的名称或者询问孩子的意图。〔22〕Snow等人在对14~32个月儿童的亲子互动研究中发现,儿童最初发起的与成人交流的话题大多以当前双方都能够关注到的物体(如玩具、书)等为中介,随着年龄的增长,交流的话题范围扩展到抽象的事物。〔23〕很多研究表明,儿童很早就能运用多种策略来吸引他人注意了。例如:Atkinson在研究中具体描绘了一位2岁儿童使用一些名词来吸引他人注意的过程:孩子拿着一辆玩具小汽车对成人说“车”,成人注意到了他并且回应了一句“嗯,车车”,孩子接着说“坏了”。Atkinson指出,这里,儿童先说名词“车”是为了吸引成人的注意。儿童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也常常会使用注意获得这个策略来发起会话。Mc Tear在研究中发现,4~5岁儿童能够运用多种言语(例如:呼唤姓名、提出问题、使用礼貌用语或发出有指示意义的声音等)或非言语(例如:身体触碰、行为展示、物品递送、目光接触等)策略来吸引同伴注意,从而发起会话。〔24〕

对儿童会话发起能力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Donahue、Pearl和Bryan设计的“电视脱口秀”情景研究。在研究中,他们请一名儿童扮演采访者,另一名儿童扮演被访者,请他们进行一段不限制主题、类似访谈的自由会话,以此来考察儿童的会话发起能力。作为采访者的儿童须承担发起会话的主要责任。研究发现,会话发起能力较好的儿童会更多使用拓展性的特殊疑问句而非一般疑问句来发起会话,但即使是7~12岁的儿童也难以在持续的4分钟内连续发起提问。可见,组织无特定主题内容的自由会话活动,对儿童是个挑战。〔25〕

2.儿童会话维持能力的发展

话题发起之后需要加以维持。交流失败,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儿童无法发起会话,而是因为无法维持或延续话题。研究发现,在早期儿童的亲子互动中,母亲对儿童的一举一动通常都会给予高度关注,通过会在自己的话轮结束后留给儿童回应的时间。母亲会将儿童的声音、动作甚至表情都当作是对自己先前话语的回应。当儿童没有表现出相应的话题维持行为时,母亲会代替儿童自问自答,或采取其他方式诱导儿童回答。因此,大部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会话维持被认为是需要成人支持的。〔26〕研究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会话维持能力不断提高。Bloom等人的研究表明,在19~23个月大的儿童与成人的会话中,儿童对成人的回应只有21%与原话题相关,到35~38个月大时,儿童的回应与话题的相关度已达46%,维持会话的能力显著增强。〔27〕Meyerson等人对4~5岁儿童在装扮游戏中会话能力的研究也发现,年长儿童在会话中用以维持原话题的语句数量较多,维持会话的能力较强。〔28〕

对儿童维持与同伴会话的策略的研究表明,儿童一般只能运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维持话题。Keenan在对双胞胎儿童的同伴会话分析中发现,儿童在2.9岁时主要使用完全模仿或几乎完全模仿的方式维持会话,3岁后能够在模仿的同时替换或添加一些新的内容。〔29〕Garvey的研究表明,儿童用完全重复或稍微改变对方话语的方式维持与同伴会话的情况要持续到5岁,且这种会话的维持大多是“声音的游戏”,而不是真正的与会话话题相关的维持。〔30〕Benoit通过研究发现,在2~5岁之间,儿童以重复来维持会话的方式不断减少,4岁大的儿童开始使用连词“and”或者“then”来表明他们的话轮还没有结束,少数6岁儿童能运用一些明确表示话语内容或意图的连贯词语,如for example、so、anyway、really、perhaps等来让话题延续。〔31〕

(三)儿童会话修补能力的发展

修补(repair)也可译为修正、纠偏等,是指在会话遇到障碍时说者或听者对已有信息的补充、加工或替换,目的是修正对方的表达或消除对方的误解,〔32〕也可以理解为会话者用语言澄清先前所说的话语。常见的修补包括:听者运用“嗯?”“你说什么?”“你能再说清楚一点吗?”等问句要求说话者重述或者解释之前所讲的话语。对修补的回应则要求先前的说话者对听者请求修补的内容进行适宜的回答和解释。

研究者们不仅关注了会话中儿童发起和回应修补请求的能力,也进一步探讨了会话修补的类型,例如:根据修补请求的功能分为请求重复、请求确认、请求解释、请求详述四种类型;〔33〕或从形式上将之分为一般疑问、特殊疑问等7种类型。〔34〕研究者发现,儿童在2岁以前对成人发起的修补请求极少,请求的形式也仅限于“嗯?”“什么?”等;大部分儿童到2岁及2岁以后才逐渐掌握发起会话修补请求的能力,32个月时儿童发起修补请求的数量已经明显增多,但大多局限于简单的请求对方重复话语。〔35〕与此同时,儿童较早习得了对成人发起的会话修补请求进行回答的能力。Anselmi等人对1.8~3.8岁儿童修补能力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通常在23个月大时能对成人发起的修补请求做出回应,且其中85%的儿童能对成人的修补请求做出适宜的回应,3岁左右的儿童已基本掌握了正确回应他人会话修补请求的能力。〔36〕 Snow等人还发现,儿童会话修补回应能力的发展与成人的会话行为有关,在他们的研究中,一名儿童在20个月大时就已经能对成人发起的多种修补请求做出比较适宜的回应,这是由于其父母在平时的会话中经常发起修补请求。〔37〕Stockman等人的研究发现,5~6岁儿童在与成人会话中使用的修补策略与儿童所掌握词汇的复杂性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儿童使用的会话修补策略逐渐丰富。此外,儿童的会话修补请求类型与地域和文化存在一定相关。〔38〕

Garvey的研究发现,2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对同伴发起会话修补请求,通常是简单地请求确认或请求重复;3~4岁儿童开始针对先前说话者的表达中缺失的信息提出修补请求,要求说话者补充信息或详述内容;学前阶段儿童更多是向他们的母亲而较少对年幼的弟弟妹妹发起修补请求,但在同伴互动中他们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会话修补能力。〔39〕Aviezer在其研究中记录了9名2.8~3.6岁以色列儿童在午休时间的自由会话及其会话修补类型,结果发现,尽管小于3岁的儿童较少发起修补请求,但所有儿童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会话修补的过程。他们的会话修补类型多样,且对修补请求的回答70%都是非常适宜的。这表明,在没有成人帮助的情况下,儿童已经能够处理与同伴会话中的误解、中断等情况,对会话活动的维持进行管理。〔40〕

四、思考与展望

首先,已有关于儿童会话能力研究的内容和对象存在局限性。早在1996年,Snow就将儿童的会话能力概括为话轮转换、会话发起和维持、会话修补三个方面,之后的研究者大多只针对其中一个方面进行研究,未能系统分析儿童会话能力发展的整体状况。尽管Mc Tear在其研究中全面、详细地分析了儿童会话能力的纵向发展过程,但他的研究结果也因观察对象过少和信度不足而受到学界的诸多质疑,很难说他的研究结论可以从总体上概括儿童会话能力发展的规律。〔41〕此外,以往研究者对儿童与成人会话行为的考察较多,对儿童在与同伴互动中的会话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儿童在不同情境中、与不同互动对象交流中会话能力的差异研究也较少涉及。以后的研究有必要在上述方面继续开展实证研究,以全面探讨和把握儿童会话能力的发展情况。

其次,缺乏对儿童会话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作为一种语言运用综合能力,儿童会话能力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与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紧密相关。有关特殊儿童会话能力发展的研究证实,儿童的会话能力可能受到父母文化背景、教养方式、家庭中子女的数量、托幼机构环境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42〕但这类研究对于影响儿童会话能力发展的因素缺乏清晰的解释和验证。此外,尽管以往研究中提及儿童的会话能力与其他语言能力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但对于儿童会话能力与其语音、词汇、语法能力的发展,以及与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最后,汉语儿童会话能力发展的系统研究较为匮乏。一方面,在汉语会话研究领域,研究者们更多关注成人会话的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我国的儿童语用能力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且更多地关注母子互动中儿童言语交流行为的发展,较少关注儿童本身的会话能力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尽管部分学者在汉语儿童会话能力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这些研究大多关注了儿童会话能力的某个方面,缺乏系统、完整的纵向研究,国内外儿童会话能力的比较研究也较鲜见。汉语儿童会话能力的发展与国外已有研究的结论是否一致,是否具有自己的特殊发展规律或特点等,亟待研究者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加以探讨。

参考文献:

〔1〕〔5〕〔13〕〔20〕〔26〕〔34〕〔41〕NINIO A,SNOW C E.Pragmatic development〔M〕.Boulder:West View Press,1996:143-170.

〔2〕姜群莲.会话、话轮、关联〔J〕.五邑大学学报,2002,4(1):74-78.

〔3〕〔4〕〔12〕〔24〕MC TEAR M.Childrens conversation〔M〕.New York: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1985:3-15.

〔6〕HYMS 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J B PRIDE,J HOLMES.(eds.)Sociolinguistics.Harmondsworth:Penguin,1972:57-69.

〔7〕KARMILOFF-SMITH A.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child language:A study of determiners and referen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47-96.

〔8〕LLOYD P,BEVERIDGE M.Information and meaning in child communication〔M〕.London:Academic Press,1981:155-266.

〔9〕MARATSOS M P.Nonegocentric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in preschool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1973,(44):697-700.

〔10〕SHATZ M,GELMAN R.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skills:Modifications in the speech of young children as a function of listener〔J〕.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1973,(38):5.

〔11〕ERVIN-TRIPP S.Some features of early child-adult dialogues〔J〕.Language in Society,1978,(7):357-373.

〔14〕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9-275.

〔15〕张延国.话轮及话轮转换的交际技巧〔J〕.外语教学,2003,24(4):23-27.

〔16〕KAYE K.Toward the origin of dialogue〔M〕//H R SCHAFFER. (eds.) Studies in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7:89-117.

〔17〕〔22〕SNOW C E.The development of conversation between mothers and babies〔J〕.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1977,(4):1-22.

〔18〕ERVIN-TRIPP S.Childrens verbal turn-taking〔M〕//E OCHS,B SCHIEFFELIN.(eds.)Development pragmatics.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9:25-66.

〔19〕LEAPER C.Influence and 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discourse:Age,gender,and partner effects〔J〕.Child Development,1991,62(4):797-811.

〔21〕ECKERMAN C,WHATLEY J,MCGEHEE L.Approaching and contacting the object another maniplates:A social skill of the one-year-old〔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9,(15):585-593.

〔23〕〔37〕〔42〕SNOW C E,PAN B,IMBENS-BAILEY A.et al.Learning how to say what one means: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rens speech act use〔J〕.Social Development,1996,(5):56-84.

〔25〕SCHLEY S,SNOW C E.The conversational skills of school-aged children〔J〕.Social Development,1992,(1):18-35.

〔27〕BLOOM L,ROCISSANO L,HOOD L.Adult-child discourse:Development interac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linguistic knowledge〔J〕.Cognitive Psychology,1976,(8):521-552.

〔28〕SHORT-MEYERSON K J,ABBEDUTO L J.Preschoolers communication during scripted interactions〔J〕.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1997,(24):469-493.

〔29〕KEENAN E O,KLEIN E.Conversation competence in children〔J〕.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1975,(1):163-184.

〔30〕〔33〕〔39〕GARVEY C.Requests and responses in childrens speech〔J〕.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1975,2(1):41-63.

〔31〕BENOIT P J.Formal coherence production in childrens discourse〔J〕.First Language,1982,(3):161-179.

〔32〕郑贵友.汉语会话中的修正过程〔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6.

〔35〕PAN B A,IMBENS-BAILEY A,WINNER K,et al.Communication intents of parents interacting with their young children〔J〕.Merrill Palmer Quarterly,1996,(42):72-90.

〔36〕ANSELMI D,TOMASELLO M,MULLIN J.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ldren:Learning how to make language work in dialogue〔J〕.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1986,(13):135-144.

〔38〕STOCKMAN I J,KARASINSKI L.The use of conversational repair strategies by African-American children〔J〕.Language,Speech,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Volume,2008,(39):461-474.

〔40〕AVIEZER O.Bedtime talk of three-year-olds:Collaborative repair of miscommunication〔J〕.First Language, 2003,23(1):117-139.

猜你喜欢
语言运用
巧用复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2016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四大特色题评析
浅析威廉?布莱克的《老虎》
浅谈《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
关注句子教学 重视语言运用
基于联想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词汇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在学生语言运用中发展学生思维
让 巧妇”不再难为“淘”米之炊
有效提高表达能力,拉近城乡差距
试论英语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