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增殖性红斑一例

2014-12-23 00:56王婷梅刘冬先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增殖性龟头戊酸

王婷梅,刘冬先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 岁。主因龟头红斑、肿块、溃疡、结痂伴轻微疼痛感4 年余,于2014 年5 月就诊。患者4 年前龟头出现直径约1 cm 的红斑,渐出现糜烂、结痂,伴轻微疼痛。曾于外院诊治,具体诊疗经过不详,病情未见好转。皮损渐扩大,且局部隆起形成肿块,2 个月前皮损中央出现溃疡、结痂。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特殊疾病史及冶游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疾病史,无包皮过长史。体格检查:系统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龟头见直径约2.5 cm 的红色斑块,中央溃疡,其上见棕黄色结痂及少许渗液(图1),中等程度压痛,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实验室检查:血、尿、粪、肝功能及肾功能正常,梅毒血清学试验及艾滋病病毒抗体均阴性。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厚,皮突不规则延长,表皮局部细胞排列紊乱,有大小、形态异形,部分胞质淡染,较多核分裂相;真皮浅层血管增生、扩张、充血,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图2a-2b)。诊断:增殖性红斑。治疗: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光动力治疗结束后口服胸腺肽肠溶片(30 mg/d)维持治疗。5-氨基酮戊酸(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前用灭菌生理盐水配制成20%浓度。He-Ne 激光器(武汉凌云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波长为635 nm,输出功率为100 mW。治疗前清除患者皮损表面鳞屑或痂皮,纱布浸取适量配制好的5-氨基酮戊酸溶液湿敷于皮损及其周围1 cm 处,外用塑料薄膜封包及厚纱布避光4 h。4 h 后He-Ne 激光照射20 min,能量密度约100 J/cm2。每周治疗1 次,共进行5 次。患者在激光照射过程中出现疼痛感,可耐受,无其他不适感。经5 次治疗后,患者皮损基本消退(图3a-3e)。目前光动力治疗结束后2 个月,患者皮损已完全消退,仍在随访中。

图1 增殖性红斑患者治疗前龟头皮损

图2 增殖性红斑患者皮损组织病理(HE染色)

图3 增殖性红斑患者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后皮损变化

讨论

增殖性红斑(erythroplasia of queyrat,EQ)又名红斑增生病或红斑病,是一种较少见的发生于黏膜上皮的癌前病变或原位癌。发病原因不明,曾认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其发病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最近研究对此提出质疑[1]。EQ 主要发生于20 ~60 岁未经环切术的包皮过长者。损害多发生在龟头处,通常表现为单个境界清楚、表面发亮、隆起的红斑,呈天鹅绒样外观,皮损直径多为0.2 ~3.5 cm[2]。其组织病理学与鲍恩病相似,但多核巨细胞及角化不良现象少见。本病较鲍恩病具有更高的侵袭性,约10%~33%的EQ 患者可进展为鳞状细胞癌,而只有约5%的鲍恩病患者最终发展为鳞状细胞癌[3]。

由于EQ 的好发部位及治疗后易复发的特点,其治疗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局部手术切除、光动力疗法、咪喹莫特外用、氟尿嘧啶外用、激光、冷冻、放射治疗等。其中,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组织消融技术,联合应用光敏剂及相关光源,通过光动力反应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或生长旺盛的细胞。5-氨基酮戊酸作为一种光敏物前体,在被增生旺盛的细胞吸收后可转化为原卟啉Ⅸ(PP Ⅸ)等光敏物质,经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后,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光生物学反应从而杀伤生长活跃的细胞。有研究对7 例EQ 患者进行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除1 例皮损面积较大、累及龟头90%者疗效欠佳外,其余6 例患者均在经过2 ~7次治疗后皮损完全消退[4]。

本例患者在经过5 次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后皮损完全消退,其后续情况仍需进一步随访。由于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具有较高的肿瘤细胞选择性,不受皮损数目及部位的影响,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能够保持组织良好的外观及功能,并可重复治疗。因此可以认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给EQ 患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治疗手段。在其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次数或联合其他治疗方式,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5]。在治疗后应当进行长时间随访,以便尽早发现复发情况。在皮损完全消退后应再次行组织病理检查,以确定是否痊愈。

[1] Nasca MR, Potenza MC, Alessi L, et al. Absence of PCRdetectable human papilloma virus in erythroplasia of Queyrat using a comparative control group [J]. Sex Transm Infect, 2010, 86(3):199-201.

[2]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1520-1521.

[3] Henquet CJM. Anogenital malignancies and pre-malignancies [J]. J European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1, 25(8):885-895.

[4] Wang XL, Wang HW, Guo MX, et al. Treatment of skin cancer and pre-cancer using topical ALA-PDT-α single hospital experience [J]. Photodiagnosis Photodyn Ther, 2008, 5(2):127-33.

[5] 任荣鑫, 郑和义. 光动力治疗增生性红斑一例 [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 7(1):76.

猜你喜欢
增殖性龟头戊酸
柴胡桂枝汤联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牙膏能“助性”
尿道下裂合并小阴茎及小龟头的治疗策略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基础医学
包茎合并包皮龟头严重粘连的整形修复
Queyrat增殖性红斑1例
戊酸雌二醇在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