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文献综述体裁对比

2014-12-25 01:10王姿懿高桂珍
关键词:语步硕士论文学术论文

王姿懿,高桂珍

一、引言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增加,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学术研究的主导语言[1]。用英语写作符合国际惯例的论文成为研究生们较为迫切的学习需求[2]。作为专门用途英语领域一种主要和先进的研究方式,体裁分析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形式的学术论文分析中。其研究着眼于语篇的宏观结构,集中分析学术语篇的某个组成部分[3]。与摘要,前言,结论等相比,文献综述的写作没有得到多数学生的足够重视[4]。作为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综述写作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学位论文写作的水平[5]。文章以O’Connell和Jin研究中的西方标准文献综述模式为理论基础,从体裁分析角度出发对应用语言学专业中国硕士和国外英语为母语的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部分进行对比研究。文章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对文献综述体裁特征的了解,探讨中外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论文在文献综述中批判性分析的差异,从而对中国硕士论文写作与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文献综述

Hart将文献综述定义为 “对某一领域中包含了大量信息、成果和数据的可用资料(发表的或未发表的)进行选择,对其进行分析并有效地评价”[6]。换言之,文献综述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继承,避免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确认前人的研究空白和自己研究的创新之处。

文秋芳认为,“文献回顾能够体现论文作者对研究问题的理性认识,论证研究必要性的能力,以及宏观综合文献的能力,是整个论文中最难写的一部分”[4]。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该能反映出批判性思维的一面,不应只是对前人发表作品的总结形式的描述,而是对不同论点、理论和方式的批判性讨论[7]。因此,文献综述需要在相关文献罗列和总结基础上,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批判性分析,从而识别出研究空白,发现研究论点和研究意义。

近年来对学术论文及其各部分的研究普遍参照Swales 提出的 CARS 模型[8]。学者们从修辞结构[9],语篇建构[10],语言特征[11]等方面对文献综述进行体裁分析研究。在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的研究中,以Kwan,O’Connell和Jin的研究最具代表性。Kwan在Buton修正版CARS模式基础上提出了文献综述的修辞结构[9]。O’Connell和Jin也介绍了西方学术论文写作的文献综述模式,并以此为标准,对在英国某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的学位论文文献综述进行研究[12]。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往往尊重权威,很少提出质疑,不能提出连贯的观点并进行批判性的分析[12]。文章以O’Connell和Jin研究中的西方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写作模式(如表1所示)为参照,从宏观结构和体裁特征对应用语言学专业中外硕士论文语料进行对比研究,着重探究中英文献综述批判性分析的差异。

三、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和样本

本研究于2013年10月通过互联网文献检索工具进行研究语料的收集工作。通过“ProQuest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在学科“语言,文学和语言学”中,选择三级学科“语言学”,获得5672条,之后添加条件“应用语言学”,“年限为 2007-2009”,“硕士论文”,随机抽取50篇,浏览并下载其包含有文献回顾或文献综述的章节。对未明确注明“文献综述”或“相关文献”等的论文予以剔除,最终得到英语为母语的硕士论文样本30篇。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硕士论文研究数据来源于高桂珍,刘芳,于风军的研究成果[13]。

表1 西方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写作模式

(二)研究步骤和附码

首先,本文依照出版年份、学校、次序对所收集语料进行编号,如“07ISU02”表示2007年出版的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第二篇样本。其次,文章采用了Kwan介绍的功能语义法来判别文献综述语篇的语步(move)并附码,如语步1中的成分3的分析单元附码为MIE3。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中外文献综述基本结构

在30篇国外英语学位论文样本中共发现505个成分,分别属于文献综述的五大语步。所有成分在五个语步中的分布情况统计如表2所示。5个语步在30篇文献综述中均有所体现。由表2可以看出中外文献综述结构都符合标准文献综述模式。语步1和语步4的分布特点与中国学者文献综述语步的分布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就不同点来说,在国外硕士论文中,语步1所占的比重要远低于在中国硕士论文中的比重,语步5的百分比也略低。语步2、3、4所占比重都要高于在中国硕士论文中的比重。

表2 所有成分在5大语步中的分布情况(中国硕士学位论文)

(二)中外文献综述分析与对比

1.研究主题

语步1通常出现在多数主题单元的开始部分,由五个成分来实现。语步1在中外文献综述中所占比重都是最多的,分别占到74.41%和52.28%。从各成分的分布情况来看,成分4数量最多(具体见表3)。这反映出中外应用语言学硕士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都注重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但中国硕士论文在回顾前人研究成果上有阐述冗长之嫌。

根据语料统计数据,30篇国外硕士文献综述中有13篇在开始部分明确提出了研究目的。中国学生则较少直接提出研究目的,而是通过回顾大量文献引出研究设想。另外,中外应用语言学硕士都较少直接提出研究问题。多数中国学生会在语步1中表明研究内容,而国外硕士论文中只有11篇文献综述在该语步概述了研究内容。

表3 语步1各成分的分布(国外硕士论文)

2.文献回顾

在语步2中,论文作者需要通过确认研究空白,提出研究问题,发现研究成果中相同、不同或相反的观点对研究现状进行较为详尽的回顾。由表4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国外硕士论文都涉及到了不同观点的研究并且在成分总数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中国硕士论文在语步2的单元总数比重仅为10.15%,而且成分3的数量较少,说明中国学生在对既有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对比前人观点上有所欠缺。从成分1和成分3的分布来看,中外硕士论文都很少用到这两个成分,没有能够依据文献综述清晰地推导出研究问题,确认研究空白。

3.文献批判

在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整合的基础上,文献综述应明确自己的观点,并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客观的评判,从而识别出前人研究的优势和缺陷,选择更适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在国外硕士论文文献综述中,语步3数量为76个,占成分总数的15.05%。多数国外硕士论文都能直接明确的评判现有文献,或是对研究结果持肯定的态度,或是指出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及问题所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后,提供充足的理由或证据支持论点。例如:

表4 语步2各成分的分布(国外硕士论文文献综述)

例1.This finding is powerful as it implies that familiarity with an accent or dialect can improve a listener’s perception of that variety and its speakers.(07UM01)

例2.A common limitation of these four studies,though, isthatthey have relied exclusively on researcher intuitions about what constitutes a formula,a matter which is open to claims of subjectivity.(09MSU03)

例3.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this methodology is that it elicits the target form almost 100%of the time,leading to little data loss(at least for native speakers).A possible limitation of this technique lies in the nature of the writing task per se…Another limitation of this technique is that…(09CUC08)

与之相反,中国学生对文献的批判性分析的成分仅为24个,占成分总数的4.69%。中国学生的文献综述基本上是该项研究的流水账,缺乏对既有研究成果独到的学术见解和理性分析。不仅如此,中国学生往往对前人研究持肯定的态度,没有分析原因,也没有论据支撑;很少会质疑权威的观点,或者对其他研究者的论点做出负面评价。Matalene也提出中国学生似乎更喜欢引用或者改述他人的言语,避免自由表达个人观点[12]。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受到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倾向于合作与和谐。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也要求尊重权威和社会传统。而西方推崇个人主义,主张表达个人观点,培养个性。这就从根本上导致文献综述中批判性分析的差异。另外,国内的英语教学还未明确提出和提倡批评性思维的培养,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一直没有课程化、制度化[14]。中国学生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正确认识。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批判性分析就是对前人研究的批评。而实际上,批判性分析是一种客观、合理的评价。基于上述原因,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急需加强。

五 结论

文章以O’Connell和Jin研究中的西方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写作模式为参照,对应用语言学专业中外硕士论文文献综述进行体裁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外硕士论文在文献综述中都涉及到了五个语步,基本符合西方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模式。国外硕士论文文献综述中,语步4和语步5占成分总数的比重低于10%。而中国硕士文献综述中的五个语步所占比重较为悬殊,语步1占到74.41%,而语步4仅占1.37%,语步3,4,5比重皆低于10%。根据对比研究,可以进一步发现中国学生在文献综述的撰写中出现的问题:大量罗列、赘述前人研究及研究背景;对研究现状的整合,归纳分析能力较差;缺乏对现有文献直接明确的批判性分析。而国外应用语言学硕士在这几点问题上表现都相对较好。追究其原因,除了有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影响之外,还在于缺乏对写作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认识。该研究结果也表明了在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的新要求,对学术论文写作教学以及促进建立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在文献综述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从宏观上有一个完整的结构,“综述”的文献应该是对研究课题有直接借鉴价值或参考意义的文献。筛选出来的文献在叙述时力求简约,并对其进行整合和批判性分析。

[1]Flowerdew J.Problems in writing for scholarly publication in English:The case of Hong Ko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999(3).

[2]许瑾.体裁分析与非英语专业博士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J].研究生教育写作,2011(5).

[3]陈晋秋.基于语料库的应用语言学学术语篇发展趋势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文秋芳.Applied Linguistics: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Writ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崔建军.谈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写作[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6]Hart C.Doing Literature Review:Releasing 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magination[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ed,1998.

[7]Akindele O.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Section ofGraduate Dissertations atthe University of Botswana[EB/OL].[2009-9-25].http://www.esp-world.info/Articles_20/DOC/GRADUATE_WRITING_site.pdf

[8]胡坚.英汉语言学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的语类结构分析[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2(1).

[9]Kwan B S C.The schematic structure of literature reviews in doctoral theses of applied linguistic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6(25).

[10]陈明芳.博士论文文献综述语篇建构的互动视角[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6).

[11]朱嫣然,金进.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的体裁对比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2]Fionnuala O’Connell, Jin L X.A structural Model of Literature Review:an analysis of Chinese postgraduate students’ writing[EB/OL].[2009-10-20].http://www.baleap.org.uk/pimreports/2001/shu/OConjin.htm

[13]高桂珍,刘芳,于风军.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体裁特征[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4]岳晓东.批判思维的形成与培养:西方现代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0(8).

猜你喜欢
语步硕士论文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通知
裁定书的语步结构分析
Next-Generation Materials for Cutting Tools: Superhard Materials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泰国来华留学生硕士论文语言特征分析及教学启示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博硕士论文计量分析
中外光学学术论文摘要非常规语步的对比分析
专家作者与学术新手间的摘要修辞对比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辨析类硕士论文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