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决设备管理瓶颈的几点建议

2014-12-25 01:25杨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37期
关键词:降低成本

杨沛

摘要: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从设备基础管理着手,在设备采购、验收、运行、维修保养和成本分析等几方面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设备管理体系;设备点检制度;三级保养制度;降低成本;引进高级管理人才

中图分类号:C33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公司原有的设备管理体系、维修体制已经不适合当前公司快速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公司严重缺乏专业高级设备管理人员,设备管理的经济性没有引起重视,现代化设备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应用较少,设备维修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手段不完善,设备的管理缺乏有效控制。为了适应企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及公司建立的管理体系,在保证生产、工作的情况下,如何强化设备的基础管理,保证设备平稳、高效运行,增加高级专业设备管理人才和维修人才,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一、设备管理体系的完善是保障设备管理的基础

作为一个现代化企业,设备既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也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施工过程中对设备的需求和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设备对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控制所起的作用已经上升到主导地位,要保障项目顺利进行,设备管理是目前项目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立一个全面、完善、科学的设备管理体系,对于保障设备平稳、高效、安全的运转,克服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和运行等方面的盲目性、随意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对公司各项目拥有设备特点,以体系管理的完善为契机,按照过程和专业相结合的原理,一对一地完善设备相关制度、记录等资料,使之更为严谨,并且可操作性较强。对设备点巡检、保养、维修及运行四大方面进行系统管理。在完善设备管理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设备档案、台账管理和备件管理等,按照pdca循环的要求适时进行优化、修订和完善,通过动态管理来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设备维修制度的完善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

原来的设备维修制度主要针对技术落后,维修简单的设备维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的机械化程度和综合程度越来越强,另外由于公司严重缺乏设备维修人才,使得设备修理大多是被动修理,造成设备故障率高,影响了设备的利用率。为了满足要求大型设备建议采取设备点检、保养、维修制度,保障设备平稳运行。

(一)采用点检定修制度,划清职责界限

设备点检定修制是大型设备现代化管理的方向,是全员参与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制度适用于大型投资项目,像我公司路赛项目、辽西北供水项目等部分大型项目。这些项目特点是采购大型设备数量多、价值高,自己公司没有技术力量对这些设备进行充分的检查维修,为了满足项目的施工要求,通过延长质保期,要求厂家增派专业技术人员驻扎现场进行设备维护,借助生产厂家的力量来保证这些大型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这种制度由设备生产方、项目维修方和项目管理方三者组成,主要内容是三方定期对自己所管辖的设备进行关键点的检查维修。点检定修的最科学合理的优点是:分工较细,职责清晰。项目采用点检定修管理方法的同时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点检定修管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明确各方职责,优化点检和检修管理流程,有效保证设备点检定修质量的提高,为设备隐患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可以培训公司的维修保养力量。

(二)采用诊断技术,实施预知维修

设备诊断技术是设备事后维修向预知状态维修过渡的重要手段。

一些大型设备诊断技术采取是内、外结合的办法,一是通过与设备厂家进行沟通合作,定期邀请一些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测、诊断,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及以后的改进措施;二是通过自备的一些诊断仪器定期实施精密诊断,并进行预知性维修更换,将设备故障解决于萌芽之中,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能源无用功消耗。

(三)平时加强保养,降低故障率

设备维护保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维修率。一台设备就好比是一辆汽车,天天行驶在公路上,运行5000公里或1万公里就需要更换三滤,机油等,即使技术再先进质量再好的设备,不进行定期保养,也会出现故障,甚至报废。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是非常重要的。我公司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了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维护保养计划和维护保养交接记录等制度。

1.维护保养规程。建立维护保养规程,使设备管理人员工作有章可循,大大增强了可操作性,同时对保养结果的检查及监督工作也大有帮助。

2.保养记录。根据设备的特点,制定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季度保养及年保养计划。按照不同的保养周期,及时做好保养工作,并形成记录,做到痕迹管理。

3.保养计划。制定保养计划,主要包括月保养、季度保养及年保养计划,让设备保养人员的工作有方向,行动有指南,并按照计划要求逐一完成,减少设备故障发生。

4. 验收。在日常保养及周保养中,由各班组长进行结果验收,如发现保养不到位,将责令其返工,在达到要求之后,进行验收签字。在月保养、季度保养及年保养中,由设备管理员直接对其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三、降低维修成本是提高设备效益的途径

(一)强化设备前期管理是降低设备管理成本的基础

项目前期设备管理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设备维修投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根据施工组织进行科学选型是设备前期管理的关键,设备选型时既要考虑到设备的可靠性、适用性、维修性、安全性等因素,又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设备前期的合理投入有利于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例如前期进行设备监造、操作人员培训和维修人员培训等前期投入就能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故障率,所以不能单纯追求在设备前期管理中降低成本,应该从设备寿命周期最经济这个角度看,前期的合理投入有利于降本增效。

(二)减少设备故障率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益的关键

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努力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措施,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将传统设备管理的以“修”为主过渡到以“管”为主。运行管理要以创造最大效益为出发点,设备的维修必须考虑投入和产出,为此,设备修理制度要不断进行优化完善,降低维修周期,既节约了大笔的维修费,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停机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强化设备管理必须加强创新力度

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推动设备管理不断进步的制胜法宝。

首先,创新设备管理必须创新管理思想。现代化的设备管理重点在“管”而不在“修”,设备管理就是经营设备,要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树立全员设备管理的观点,完善全员设备管理网络。为此,要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管理思想。要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明确项目现阶段的设备管理指导方针。

其次,强化设备管理必须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一方面,从传统的事后维修到实行点检定修制度;从忽视质量管理到改进和强化设备的质量管理,特别是备件和检修质量的严格控制。另一方面,狠抓管理手段的创新。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设备维修及操作人员的学习培训。要应用设备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要在搞好设备实物形态管理的同时,加强设备的经济管理,特别是通过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手段的实施,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降低维修费用。要完善计算机管理手段的推广应用,以POWER ON 等信息化工具带动设备管理的现代化。

最后,设备技术创新是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通过pc活动、小改小革等技术改造项目,提升设备装备水平,并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引进专业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定期培训,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能力。

一是通过和大型设备生产厂家沟通,挖掘和吸收专业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为公司采购的大型设备进行管理、维修和保养。

二是从社会上招聘有技术和经验的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为公司采购的大型设备进行管理、维修和保养。

三是从社会上招聘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为公司采购的大型设备进行管理、维修和保养。

设备是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资基础,随着企业生产的发展,设备在现代化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扩大,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设备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无论在理论呢上还是实际应用上都永远没有穷尽和止境。只有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强化管理,加大创新管理力度,才能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降低成本
不透水化妆土的研制
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煤炭企业降低成本有效措施
煤炭企业降低成本有效措施
浅谈钢铁公司降低成本的战略实施
以全面预算为核心提高管理质量
推广硼酸盐添加剂加快润滑油剂转型升级
超细硅酸锆在卫生陶瓷乳白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