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浅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2014-12-25 01:25王文科王国普高长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37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建筑

王文科 王国普 高长勇

摘要:地基处理是建筑物建设之初最为关键的程序之一,目前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对以后浅基础施工和建筑物的质量都受到严重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土质以及承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方法夯实地基显得势在必行。

关键词: 建筑 浅基础工程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天然地基土质过于软弱或有不良的工程地质问题,需要经过人工加固或处理后才能修筑基础,称为人工地基。天然地基上的基础,由于埋置深度不同,采用的施工方法、基础结构形式和设计计算方法也不相同,根据埋置深度可以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类。当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基础的最小宽度时,称为浅基础,浅基础是指基础埋置深度小于基础宽度或小于5 米。

一、建筑浅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1、刚性浅基础施工技术

( 1) 砖基础施工技术。通常砖基础以上为基础墙、下为大放脚为特点,其中大放脚包括间隔式和等高式两种形式,且在砌筑时确保每个皮丁转与皮顺砖处于相间状态,同时相互错开竖向灰缝60mm,并在交界处或者转角处,根据实际需要加砌1 /3 砖、半砖或3 /4 砖,若无法同时砌筑,则应预留斜槎; 若砖基础有着不同的底面标高,建议砌筑时从低处着手,结合由高向低逐步搭砌,并尽量将搭砌长度控制在大放脚高度以上; 同时选用饱满度大于80%的砂浆填充厚度小于10mm 的水平灰缝,而在处理防潮层时,往往选用1∶ 2 的水泥砂浆。

( 2) 毛石基础施工技术。该施工技术虽然常与砖基础共同用于浅基础工程,但其强度良好、耐水抗冻、经济合理,主要包括验槽、选材、放线、组砌以及清理等施工环节。由于其多是以砖基础底层形式出现的,所以需要选用饱满砂浆进行铺浆砌筑,并保持80%以上的沾灰面积; 必须对首个皮石块进行座浆处理,并使其大面一侧朝下,结合大的平毛石用于砌筑交界处和转角处; 毛石砌筑期间,尽量保证内外搭砌,上下错缝,结构紧密,禁止先砌筑外侧后进行中间填心,选用过桥石、斧刃石或铲12I 石,以及出现石块相互接触等现象; 针对较大的石块空隙建议依次进行填充砂浆和嵌实碎石,严禁工序颠倒; 而在部署拉结石时,应根据基础宽度大小确定搭接形式和长度,如基于400mm 以上的基础宽度,尽量使用内外搭接,并将其拉结石长度和搭接长度分别控制在2 /3基础宽度和150mm 以上。

( 3) 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混凝土基础多见于易受低温影响或较高地下水位的建筑浅基础工程,而这与其耐水、耐久、坚固、刚性角大、形式可变等特点有直接关系,但在施工中往往选用阶梯型或梯形基础断面,并将其台阶宽高比控制在1∶ 1 - 1∶ 1. 5 范围内; 有时为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工程的混凝土用量,则会选择毛石混凝土这一混合基础,其中毛石体积应小于整个基础体积的20 - 30%,粒径小于300mm,基础高度大于300mm,并在完成浇捣以及水泥终凝后,对外露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温、洒水湿润等养护操作。

2、柔性浅基础施工技术

鉴于刚性基础受其刚性角的限制,要想获得较大的基础宽度,相应的基础埋深也应加大,这显然会增加材料消耗和挖方量,也会影响施工工期。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这样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也就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所以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柔性基础。在同样条件下,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比混凝土基础可节省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和挖土工程量,常用的柔性基础包括独立柱基础、条形基础、杯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等。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小200mm;也可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m。警笆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面设有C7.5 或C10 素混凝土垫层,厚度100mm 左右;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为75mm,以保护受力钢筋不锈蚀。

(1)独立柱基础

常见独立柱基础形式有矩形、阶梯形、锥形等。独立柱基础的施工工艺流程,即清理→混凝土垫层→钢筋绑扎→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支模板→清理→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

(2)独立柱基础的施工要点如下:

a清理及垫层浇筑:地基验槽完成后,清除表层浮土及扰动土,不得积水,应立即进行垫层混凝土施工,垫层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平整,严禁晾晒基土。

b钢筋绑扎:垫层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表面弹线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不允许漏扣,柱插筋弯钩部分必须与底板成45°绑扎,连接点处必须全部绑扎,距底板50mm 处绑扎第一道箍筋,距基础顶50mm 处绑扎最后一道箍筋,作为标高控制筋及定位筋;柱插筋最上部再绑扎一道定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绑扎完成后将柱插筋调整到位并用“井”字木架临时固定,然后绑扎剩余箍筋,保证柱插筋不变形、不走样,两道定位筋在基础混凝土浇完后,必须进行更换。钢筋绑扎好后底面及侧面搁置保护层塑料垫块,厚度为设计保护层厚度,垫块间距不得大于1000mm(视设计钢筋直径确定),以防出现露筋的质量通病。同时注意对钢筋成品的保护,不得任意碰撞钢筋,造成钢筋移位。

c支设模板:钢筋绑扎及相关专业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小钢模或木模,利用架子管或木方加固。锥形基础坡度大于30°时,采用斜模板支护,利用螺栓与底板钢筋拉紧,防止上浮,模板上部设置透气及振捣孔;坡度小于等于30°时,利用钢丝网(间距300mm)防止混凝土下坠,上口设“井”字木架控制钢筋位置;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绑的模板上搭设脚手架,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d清理:清除模板内的木屑、泥土等杂物,木模浇水湿润,堵严板缝及孔洞。

e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连续进行浇筑,问歇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不超过2h,为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先浇一层50~l00mm 厚混凝土固定钢筋。台阶型基础每一台阶高度整体浇筑,每浇完一台阶停顿半小时待其下沉,再浇上一层;分层下料,每层厚度为振动棒的有效振动长度,以防止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振捣时尽量避免碰撞预埋件、预埋螺栓,防止预埋件移位。

f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 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7 昼夜,特种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 昼夜。养护设专人检查落实,防止由于养护不及时,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

g模板拆除: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到损坏时方可拆除,拆模前设专人检查混凝土强度,拆除时采用撬棍从一侧顺序拆除,不得采用大锤砸或撬棍乱撬,以免造成混凝土棱角破坏。

2、条形基础

常见条形基础形式有锥形板式、锥形梁板式、矩形梁板式等。条形基础的施工工艺流程,即清理→混凝土垫层→清理→钢筋绑扎→支设模板→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振捣、找平→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条形基础的施工要点与独立柱基础十分近似。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几点:

(1)当基础高度在900mm 以内时,插筋伸至基础底部的钢筋网上,并在端部做成直弯钩;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位于柱子四角的插筋应伸到基础底部,其余的钢筋只需伸至锚固长度即可。插筋伸出基础部分长度应按柱的受力情况及钢筋规格确定。

(2)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在T 字形、L 形与“十”字交接处的钢筋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设置。

(3)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螺栓、预留孔洞和管道有无走动情况,一经发现有变形、走动或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然后再继续浇筑。

结束语

总之,建筑桩基础土建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中的效率与质量,它能够有效的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艾东升,王立军.浅基础结构在寒冷地区的应用[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4(03)

[2] 席宇鹏.金堆地区浅基础设计的实践[J]. 中国钼业. 2004(03)

[3] 席宇鹏.山区浅基础设计研究与实践[J]. 中国矿山工程. 2011(04)

[4] 王凌寒.浅基础与桩基础在工程中的联合应用[J]. 浙江建筑. 2009(08)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建筑
建筑与数学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