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2014-12-28 06:48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放射科惠州516001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肺门硬化性右肺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放射科(惠州 516001)

曾裕镜 黄丽莹 蓝博文 代海洋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1],因其影像学表现常与肺内其它良恶性病灶影像特征互有重叠,故常易误诊,现将2008年~2012年经我院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肺硬化性血管瘤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7例,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35~54 岁,平均44.5岁。7例患者中,2例无明显症状,为体检发现;4例分别为咳嗽、咳痰,胸闷、胸痛,或劳累后痰中带少许血丝病史,病程长短不一;另有1例因合并感染,在其它医院抗炎一段时间无效后在我院得到确诊。

1.2 检查方法 使用GE speed VCT128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450mA,矩阵512×512,重建层厚5.0mm、重建间隔5.0mm。1例病例仅为平扫,其余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对比剂优维显(生产地址:D-13342 Berlin,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企业名称:Bayar Schering Pharma AG;化学名称:碘普罗胺注射液)80~100ml,注射流率为2.0~3.0ml/s。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肺底。

2 结 果

7例患者1例仅平扫,其余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病灶分布特点: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3例,左肺下叶2例,左肺上叶1例。(2)结节影(见图3):5例,边界清楚,1例浅分叶。(3)胸膜粘连增厚、空泡征(见图7):出现2例,1例周围磨玻璃样影,二者均未见毛刺征。(4)钙化:4例可见斑片状(见图1)、沙砾状及点状钙化。(5)空气半月征、晕征及血管紧贴征:5例空气半月征(图9),5例晕征(见图3),5例血管紧贴征,,接近肺门血管者,血管紧贴征更明显。(6)强化情况:4例明显强化,其中2例均匀、2例不均匀,另2例为渐进性强化,1例未行增强扫描,经穿刺活检得到证实。以上病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均未见肿大。

表1 7例肺部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

3 讨 论

肺硬化性血管瘤,1956年由Liebow和Hubbell首次提出[2],开始认为与炎性假瘤相同,经研究后表明,PSH的主要组成细胞为上皮细胞,其组织来源、生长方式及病理构成不同于一般的炎性假瘤,因其中有血管样组织区且有硬化但又不是血管源性肿瘤,所以1999年WHO将其命名为肺硬化性血管瘤[3]。本病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可能与性激素有关,多数患者的雌激素受体与孕酮受体均为阳性。40~60岁多见,本组7例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35~54岁,平均44.5岁,与文献报道一致[4]。患者多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咳嗽、痰血,胸痛、胸部不适。与文献有出入[5],可能与病例少有关。

3.1 病理特点 肿瘤切面质地软或韧或脆,有假包膜,边缘光滑。可出血、坏死、囊变和钙化。组织学:(1)肺泡上皮呈乳头状增生,且与支气管上皮相延续;(2)致密生长的多角形细胞,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在乳头内形成实性片状;(3)小血管明显增生,管壁透明变性或硬化;(4)瘤内无炎性细胞浸润,可有含铁血黄素或出血。王妍等[6]通过PSH的免疫组化研究认为其形成是血管瘤样区-乳头区-实变区-硬化区的演变过程,大多数病变至少可发现以上三种组织成分。

3.2 CT表现特征 病灶多位于右肺,下叶多于上叶,大多数表现为圆形、椭圆形孤立性结节,边缘光整,可浅分叶,无卫星病灶。无肺门及纵隔无淋巴结转移。PSH常见征象(1)空气半月征[7]:表现为肿瘤周边见新月状透亮区,边界光整,密度可不均匀。是由于毛细血管增生、气道变形,或瘤体出血破裂与支气管相通,形成肿瘤内游离气腔所致,本组病例有5例出现此征象。(2)血管紧贴征:表现为病灶边缘明显强化点状(轴向)及长条形血管影,一般与肺门血管相延续,这是由于肿瘤在增大过程中对周围肺组织产生推移、压迫,肺间质内血管紧贴肿块造成,若周围肺组织内气道受压明显,亦可出现局限性肺气肿征象,本组病例有5例出现此征象。(3)晕征[7]:CT表现为围绕病灶周围的磨玻璃状阴影,病理为肿瘤出血导致病灶周围肺泡内可见红细胞及含铁血黄素沉着,本组亦有5例出现此征象。(4)强化特征:肿瘤由于有大量小血管,因此均有强化,可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有的可高达100HU以上,如果瘤体内夹杂较多纤维成份,强化方式则为渐进性。MYUNG等[8]和王建卫等[9]行动态CT增强研究显示,PSH早期强化明显,延迟期病灶呈均匀强化。本组7例中5例为明显强化,2例为渐进性,另1例因未做增强,无法评估其强化形式。本组病例中强化形式与文献报道大致相同。PSH少见征象(1)钙化、囊变坏死:钙化可表现为斑片状、沙砾状及点状钙化,其原因是硬化区钙盐沉着所致,文献报道约30%[10],本组病例约50%;囊变坏死表现为相对低密度影,是由于PSH为富血供肿瘤,且易出血,当出血较多便产生囊变区域。(2)胸膜增厚、粘连:多为位于胸膜下区片块状肿块,随着瘤体增大,瘤内小血管粗大硬化并破裂出血易造成感染,由此引起周围胸膜粘连、增厚,当破坏临近小气道则可形成小空泡,本组2例出现此征象。

图1-5 患者A,女,54岁,反复夜间胸闷2周,发生于左上肺肿块。胸部CT平扫显示左上肺肺门旁见结节影(图1),内部可见斑点状钙化,肿块周边见“晕征”(图3);增强扫描病灶均匀强化(图2)。行左肺肿块切除术,肿块切面为灰红色,肿瘤细胞呈血管样腔隙性结构或乳头状排列及上皮样实性排列(图4-5),免疫组化标记:CK、EMA、Vim部分阳性,血管内皮SMA、CD34阳性,F8局部阳性,NSE、CgA及S-100阴性,Ki67阴性细胞小于1%。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可见纤维化、钙化、含铁血黄素沉着、散在成小片泡沫状组织细胞。图6-8 患者B,男,51岁,反复右侧胸痛10余天,发生于右肺中叶块影。胸部CT平扫显示右肺中叶肿块影(图5),内部密度不均匀,边界清;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图7),内可见空泡,邻近胸膜粘连、增厚;病理切片显示肿瘤内见硬化性区域及实性、乳头状结构,表面细胞及圆形间质细胞增生,肺泡腔内多量炎性细胞浸润(图8)。免疫组化染色:TTF-1部分表达,CK、EMA(+)、Vim(-),SMA、ALK均阴性,Ki67表达小于10%。特殊染色:真菌染色六胺银、PAS均(-)。图9 患者C,女,49岁,反复咳嗽、咳痰多年,胸部X线提示左下肺肿块。胸部CT平扫显示左下肺团块状密度增高影,可见明显空气半月征。

3.3 鉴别诊断 (1)肺内错构瘤∶病灶密度较低,其钙化方式为爆米花状,且内部可检出脂肪成份,是其特征性征象。(2)结核球:一般发生在双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灶,内部常为干酪性物质无强化;而胸膜结核球往往比较大,钙化、内部干酪坏死更显著。(3)肺炎性假瘤:多位于肺的表浅部位,邻近胸膜处或者靠近叶间裂,且病灶呈广基底与脏层胸膜或叶间胸膜相连,“桃尖”征、“平直”征是其特征性表现。(4)周围型肺癌:症状明显,倍增时间快,并常引起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多数边缘可见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征,肿瘤可引起偏心性、壁为厚薄不均空洞。(5)肺内软骨瘤:主要发生在支气管壁的软组织,常为孤立性结节,偶分叶及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为轻度强化,无渐进强化特点。

总之,PSH多发生于中年女性,病灶多位于右肺下叶,圆形、椭圆形孤立性结节,边缘光整,可浅分叶,无卫星病灶,无肺门及纵隔无淋巴结转移。空气半月征、血管紧贴征、晕征为其特征性表现;强化方式及钙化为其相对特征性表现;对于胸膜下区病灶,寻找典型特点并结合临床,亦可做出提示性诊断。

1.陈英,陈韵彬,钟婧,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特征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07(5):33-35.

2.林福海,孙建军,许尚文,等.肺硬化性血管瘤增强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08(6):23-26.

3.张丽红,黄贤会.肺硬化性血管瘤64层螺旋CT诊断与鉴别[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3):242-244.

4.白石,巴照贵,赵绍宏,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MSCT表现特点[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5):527-529.

5.周坦峰,张汉松,范恒.肺硬化性血管瘤CT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2, 27(2):173-175.

6.王妍,王恩华,吴广平,等.肺硬化性血管瘤免疫标记及超微结构提示其细胞的不同来源[J].中国肺癌杂志,2003,6(2):92-96.

7.陈本宝,张邦苏,王善军,等.肺硬化性血管瘤CT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1, 26(9):953-956.

8.MYUNG JC,KYUNG SL,JOUNGHOH,eta1.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 presenting as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dynamic CT findings and histopathologic comparisons[J].AJR Chest Imaging,2006,187:430-437.

9.王建卫,林冬梅,石木兰.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9):962-966.

10.吴坚,黄杰,杨立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不常见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2):272-274.

猜你喜欢
肺门硬化性右肺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肺门淋巴结核临床疗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心力衰竭1例
现场快速评估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选择性肺叶切除治疗同侧多发结核病灶一例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和体会△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三维重建在儿童先天性中心气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