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为现代远程教育服务探析

2015-01-01 08:02张效国滨州医学院图书馆
大陆桥视野 2015年18期
关键词:文献图书馆资源

张效国/滨州医学院图书馆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为现代远程教育服务探析

张效国/滨州医学院图书馆

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具有发展远程教育的优势。利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可以梳理出我国图书馆远程教育理论发展脉络,进而从改变服务理念着手,对我国图书馆远程教育发展实践进行追踪和调研。

高校图书馆;远程教育;发展策略

现代远程教育又称网络教育,是综合运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结合各种教育资源而实施的超越传统校园时空限制的新型教育模式。它具有大系统、远距离、多媒体、开放性的特点,是知识经济时代构筑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高校图书馆是教学科研的核心机构,目前其发展趋势是数字图书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新的服务理念已被引入图书馆,改变着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也带来图书馆开展远程教育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1 国内外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概况

1.2 国内远程教育发展

远程教育在我国经历了函授、广播电视和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三个阶段。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是利用Internet开展教学活动的远程教育,它融合多媒体、数据库、网络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技术将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制作并进行远程传输,是现代教育在Internet上的重要应用。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基于网络,二是教学交互式,比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更多的应用空间。在我国,远程教育基础设施主要是学校依靠自身资源建设实施的。自1994年启动CERNET工程为数字图书馆和教育科研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奠定网络基础,1997年,“中国国家图书馆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开始实施。2001年,21部委参与召开“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使跨地区、部门行业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正式启动,形成大规模、高质量的中文数据库群。02年,国内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的已有159 家高校、科研和部队图书馆,为实现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做了基础性准备工作。现在我国信息存储和数据库技术彻底打破了图书馆印刷型文献一统天下的局面,除了视听声像资料、缩微型资料外,各种类型的电子信息资源也蜂拥而至。

2 高校图书馆发展远程教育的优势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归纳出高校图书馆发展远程教育的如下几项优势。

2.1 文献收集、整理、存储的优势

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将知识、信息组织、有序化,图书馆可以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1]。同时,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图书馆“面对面”,“一对一”的借阅模式,使读者能够更多地应用图书馆的在线服务与远程服务,可安坐在家中、办公室,通过互联网查询、下载所需的文献信息,而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其文献传递内涵早已超越了单一的借还、影印、复印,而逐渐延伸到通过各种数据库或数字化平台,以多种方式处理文献。目前有许多图书馆收录的数字资源在本地建立了镜像,这样减少了图书馆维护的成本,同时保证了资源的更新速度。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在2006年开通了“电子资源校外访问控制系统”,使资源得以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被访问。复旦大学图书馆也为本校教师提供了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的服务,同时也惠及到了远程教育学习者。

3 高校图书馆在远程教育发展中的策略探析

3.1 更新观念,提高效率

现代远程教育是21世纪新型教育模式,以Internet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与新的教育观念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新的教育观念,如终身学习、虚拟大学、远程课堂等对高校图书馆现有的服务思想和方式都提出了挑战,为此高校图书馆要不断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工作,要开展为远程开放教育读者服务工作,首要的事就是把受教育的各类读者都纳入服务范围中,从思想上重视每一类读者,真正做到“读者至上,服务第一”。

3.2 进一步加强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信息时代,文献出版方式发生很大变化,涌现出大量电子文献。电子文献是数字化文献的新型载体,包括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光盘型。文献出版业的现代化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印刷型文献不一定会占据过去那种主体地位。为此,图书馆应加大电子型文献比例,做到印刷型与电子型文献合理配置,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相互补充,以实现文献资源电子化、数字化,形成集多种文献载体于一体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类型读者的需求。现代远程教育以网络为平台,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更需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图书馆网络环境建设,走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道路[2]。

3.3 采用更好的服务模式

3.3.1 开放式服务

开放式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本质特征,开放应当是针对所有读者的开放。高校图书馆应参照公共图书馆的做法,给远程开放教育读者办理借书证,允许他们自由进入图书馆,阅览各种文献资源,借阅图书也可以适当放宽借阅期限。开馆时间也可以按成人读者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整[3]。通过掌握远程教育读者的数量、学习动态、学习时间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图书馆还应不断深化服务模式,充分应用互联网、光盘数据库、联机检索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拓宽信息服务与交流渠道,对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系统挖掘,并进行有效的组织、整理、序化,以便于读者检索、利用,使深层次信息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

3.3.2 实现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应走文献资源共享之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将各高校图书馆连接起来,实现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的查询、检索、联合编目、馆际互借,使之成为一个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整体化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6]。图书馆还应抓住网络信息全球化这一机遇,不仅为接受远程教育的读者提供优良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还应充分开放自己的网络资源,发展优势项目,与国内外一流图书馆开展更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缩短差距,增强竞争力,以提高本校图书馆的影响力。同时注重加强与远程教育站点、远程教育中心、高校计算机专业机构及出版商的协作交流,建立虚拟综合图书馆,拓展远程教育内容,积极发挥图书馆信息组织与管理的作用。

[1]邵萍.浅谈高校图书馆为远程开放教育读者的服务 [J].天津电大学报,2007,Vol.11, No.4.(P38-40).

[2]管素英.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导航[J].中国图书情报科学,2004,No.10. (P65-68) .

[3]田丽艳.网络时代图书馆远程教育的战略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7,Vol.29,No.2.(P89-90).

猜你喜欢
文献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我给资源分分类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