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2015-01-01 23:26李舒文李春友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金融经济 2015年14期
关键词: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

李舒文 李春友(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2014年10月,中国、印度等21国财长在北京签署《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政府间框架备忘录》,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AIIB)。截止2015年5月,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到57个。预计2015年内完成章程谈判,年底将正式成立并运营。

亚洲是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但是发展却极不平衡。总体上看,亚洲资金充裕,全球最大两个外汇储备国都在亚洲,且具有先进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但其他大部分亚洲国际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短缺。亚洲开发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亚开行估算2010-2020年亚洲需要新投入8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这家机构2013年仅能提供210亿美元贷款,可见亚洲地区现有的融资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资金需求[1],亚投行正好生逢其时。作为中国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亚投行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将会是明显而直接的。围绕亚洲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基础设施,亚投行将发挥其对资金、项目及技术的调控作用,从而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一、促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增加中国金融业的话语权

传统上,世界金融体系由美日欧主导。随着新兴经济体不断发展,金砖国家GDP已占全球23%,且贡献了大部分增长份额,世界经济格局不断调整[2]。在这一过程中,新兴国家希望并应该增加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亚投行就是楔入国际金融体系的新元素,必将对原有格局产生调整。首先,亚投行有望促进在亚太地区形成人民币区,将人民币加入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使人民币成为亚洲货币。其次,亚投行还将扩大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中的使用范围和国际地位,并对下一步谋求人民币成为特别款权篮子货币,争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的投票权提高到与中国目前经济实力相当的份额,逐步推动人民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在这一形势下,中国金融机构将大有作为。中国银行在亚太地区已有50家分支机构[3],而工商银行这家传统上主要关注国内市场的银行在亚太地区也已经建立22家分支机构[4]。亚投行将促使这些机构增加在当地的市场和影响力。除银行机构外,目前中国境内有大约27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这些支付机构同时兼营银行、保险基金、银联的业务。如果这些机构“走出去”,将更改广泛地覆盖当地市场。如支付宝已在落地部分东南亚和南亚国家,中国银联近期也与泰国多家银行达成意向,在泰国建立一个银联子系统。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潮指出中国金融机构应沿着“一带一路”稳步推进金融服务[5]。要取得其他国家信任,与当地企业融合,实现业务属地化。这对于中国企业尤为重要,是能够生存并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

二、推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工程业带来新的商机

亚洲大多数国家有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但受限于基础设施不健全,很多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或者无法以低成本运销到世界各地,制约着优势的发挥,也阻碍着经济发展。但当前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个很大的融资悖论:即资金存量充足,而基础设施融资供给不足。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亚洲地区每年仍有8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亚投行将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带来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投资。这对中国的国际工程承包商而言无疑是一个大利好消息。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电建、中国中车近等都将凭借自身在国际工程承包中积累的经验,在亚投行支持下大举进入相应市场。中国交建是对外工程承包的龙头,近期又收购澳洲最大承包商之一John Holland,将进一步拓展澳洲及东南亚市场[6]。该公司称未来三年海外收入占比有望提升至40%。中国铁建、中国中铁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走出去”的直接受益者。中国建筑发展海外业务,集中精力“走出去”。在亚投行推动下,“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有巨大城镇化发展需要,能够给中国通用建筑业也将带来持续的大量的城镇化建设工程。

三、刺激亚洲国家经济发展,消化中国制造业的巨大产能

亚洲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在带来长期社会福利的同时,还会形成产业联动,拉动各行各业发展。特别是拉动制造业的发展。“亚投行”是由中国提出创建的区域性金融机构,将为中国具有显著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制造产业提供潜力巨大的市场,消耗中国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和劳动力,同时也会带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如核电、高铁、工程机械、船舶、航空等的巨大发展。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积极参与到亚太、非洲、拉美等地方的基础建设中,高铁已走出国门,而随着亚投行的建立,“一带一路”的影响,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将会在基础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将会是未来几年的重要投资机会,中国具备走出去的优势产业包括高铁、核电、建筑、特高压电网等行业。而在中国制造和中国建筑走向海外同时,将中国的基础设施标准加以推广,将会使中国基础建设和装备制造业拥有持久竞争力。

四、繁荣一带一路区域市场,带动中国服务业拓展国际空间

亚投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中国资本、商品和人员带来更广阔的空间。“一带一路”初期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紧接着是资源能源开发利用,随后是全方位贸易服务往来,这些将为资本市场带来多产业链、多行业投资机会。“一带一路”沿线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未来十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旺盛,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除了给金融服务带来广阔空间外,大量的支持业务和人员往来必然也带来其他国际服务业的繁荣,中国交通、旅游、研发、餐饮、地产、中介等行业不断深度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服务业的发展顺应了产业转型的大趋势,海外扩张可显著增强国内企业的综合实力,达到如日本80年代的地产金融、商业服务,和美国80-90年代的商业服务业。另外,作为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中心,欧洲成员加入亚投行,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带来投融资支持,同时也将激发欧洲国家经济活力。由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着成熟的技术和项目运作经验,欧洲成员的加入将更加有利于亚投行对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成功运作,并将提速“一带一路”建设和互联互通。各方合作交融,协同发展,将为建设一个和谐幸福的亚洲创造良好的条件。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开放政策的核心主要是融入世界,接受西方制定的秩序和规则。现在,这一政策已经显露出脆弱性,无法在人民币汇升值压力、全球金融风暴冲击、全球经济规则制定等方面积极有效地应对[7]。特别是在亚洲事务中,只有主动和亚太伙伴合作,才能获得战略空间,实现亚洲人自己的发展战略,改善亚洲人民的生活水平。亚投行就是对新亚洲战略的有效支持手段。这一战略既有助于提高亚太国家基础设施水平,刺激其经济发展,也必将促使中国企业“走出去”,带动中国资本、技术和人员开拓开发广阔的亚洲。

[1]魏本华.展望亚投行[J].中国投资.2014(11):50-52.

[2]郑新立.郑新立:2030年金砖五国GDP占全球比重将达47%[Z].2011:2015.

[3]中国银行.境外机构[Z].2015:2015.

[4]中国工商银行.境外机构[Z].2015.

[5]王烨捷.“一带一路”中国企业怎么走出去[N].中国青年报,2015-6-15.

[6]鲍荣富.中国交建:一带一路龙头阔步国际化[N].中国证券报,2014-12-15.

[7]王健.亚投行背后的战略角逐[J].社会观察.2014(12):44-45.

猜你喜欢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
亚洲自动售货机展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亚洲足球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图解“亚投行”
多赢共赢的好事情——“亚投行”探析
关于亚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