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移动视频教育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2015-01-01 08:15温国仪林妙君杨健齐
天津护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膝关节康复

温国仪 林妙君 杨健齐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方法,它能解除膝关节疼痛,矫正下肢力线,改善关节屈伸功能[1]。成功的手术和术后康复训练缺一不可,最终使疗效达到一个医患满意的水平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开展,护理因人力紧张,术后康复训练健康教育落实欠理想,康复效果不佳。自2013年1月,我科自制了健康教育视频,在术前、术后给患者播放。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TK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均为退变性骨性关节炎患者,合并高血压76例,冠心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例,痛风2例,年龄60~76岁,平均(67.5±7.4)岁,平均体重73kg,男52例,女68例。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无语言沟通障碍,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无精神疾病,无严重类风湿疾病及合并糖尿病或过度肥胖者。

1.2 方法

1.2.1 视频教育内容 自制视频通过介绍术前个人卫生及皮肤、心理、禁食准备,助行器使用,指导如何练习术后的踝泵及股四头肌收缩、直腿抬高、屈膝、过伸位练习,行走训练,冰敷的目的、意义、方法,术后饮食指导等。骨科医生指导规范动作,高年资专科护士协助拍摄,自行录制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视频并配上轻松愉快音乐,术前术后反复播放给患者观看,必要时责任护士床边纠正指导。本研究对60例TKA患者采用自制视频规范健康教育,术后麻醉清醒开始进行踝泵及股四头肌收缩练习,10次/小时,200~300次/天,要求每次收和缩训练均维持5~10 s。术后第1天引流管拔除后可进行直腿抬高及床边屈膝、过伸位训练,3~4 次/天,10~20 分钟/次,扶助行器床边站立、行走,要少量多次,每次活动后术肢抬高30°。以上训练遵循持续、缓慢、无痛、主动或被动,以患者不感到疲劳、疼痛≤3分为原则[2],要求患者功能锻炼每天在进步。交代患者及家属防跌倒注意事项,护理方面宣教如何防感染等。

1.2.2 风险评估和锻炼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术后1天、出院前均进行疼痛、ADL、Autar评估,术后两组即刻采用股神经镇痛泵持续镇痛48 h,镇痛泵药物一般是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250 ug+生理盐水150 mL,采用相同的口服及静脉止痛方案[3]。疼痛评分>4分,每班评估,可冰敷及报告医生进行药物止痛对症处理,处理后30分钟至1小时再次评估,直至疼痛≤3分改每天评估1次。根据ADL的分数评估患者的依赖程度进行相关生活护理与照顾。根据Autar分数高低风险进行干预,预防DVT发生。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踝泵、肌力、屈膝、过伸位、床边坐、站立、行走训练。护理组长跟进锻炼频率、康复进程、患者需求、护理问题评估及效果评价。期间多与患者沟通,掌握其心理动态,及时疏导,满足需求。出院后第1个月内每周回院复诊观察关节功能、局部肿胀、皮温、行走步态等情况。术后3个月、6个月再次电话回访。

1.2.3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术前术后患者由不同年资护士忙中抽闲常规口头教育护理。试验组:患者术前术后接受自制移动视频规范反复健康教育护理。每天组织试验组患者集中观看教育视频,不能行走的患者,将移动电脑拿到患者床前播放教育视频,一般反复播放2~3次,患者基本掌握康复训练的有关内容,并且知道锻炼目的及意义,使其自觉执行,责任护士督促。术前患者已熟悉整个术后康复过程,使其心中有数,增强其对手术康复的自信心。康复过程中对疼痛的预知可接受,自己清楚康复进度,善于与护士沟通,能配合医护工作。

1.3 评价指标

1.3.1 康复知识掌握情况评价 自行设计调查表格,术后1周调查康复知识掌握情况。≥90分为优,≥60分≤89分为良,<60分为差。

1.3.2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采用VAS评分,痛觉由无到不能忍受分为0~10分,其中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3.3 膝关节功能评分(AKS) AKS评分分为膝评分和功能评分两大部分。膝评分包括疼痛、活动度和稳定性,满分100分,其中疼痛与活动度占80分,稳定性占20分;功能评分包括行走能力和上下楼能力的评价,满分100分,各占50分[4]。根据AKS评分表得分≥85分优,≥60分≤84分为良,<60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评价 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知识掌握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比较,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比较(分,±s)

组 别 例数 术后60h 术后72h 术后96h 术后120h试验组 60 3.63±1.21 3.54±1.43 3.16±1.15 1.70±0.87对照组 60 4.22±1.38 4.16±1.23 3.57±1.07 1.97±0.58 t 2.490 2.546 2.022 2.000 P 0.014 0.012 0.046 0.048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出院6个月AKS比较 见表3。

表3 膝关节AKS比较(例)

3 讨论

TKA是治疗晚期膝关节病变的主要手术方式,是创伤性大的手术,患者因术后早期疼痛而不能主动功能锻炼致术后功能康复欠理想,是护理康复的焦点、难点。

3.1 术前健康教育对术后康复的重要性。骨科康复专业性较强,术后正确的康复锻炼对整个治疗过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术前健康教育的效果已得到同行医护人员的认可,利用移动视频将多媒体教育方法与TKA术后的康复训练相结合,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拍摄规范化教育视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配以轻松愉快的音乐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使患者顺利进行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以及髌骨、关节粘连,减轻下肢肿胀,增加舒适感,有利于屈膝及过伸位训练。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很多患者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通过术前教育,教会其下床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减轻疼痛方法及应对策略,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术后2~4天,试验组关节伸曲角度达 0~100°48例,对照组为 10~80°37例;术肢肿胀Ⅱ度,试验组5例,对照组12例;行走步态正确、自然者,对照组差于试验组。两组无DVT发生。

3.2 掌握疾病知识对康复的促进作用。移动视频教育不但教育规范动作,而且讲解相关知识。让患者知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必要性,试验组患者全部自觉执行,对照组部分患者执行且有时欠规范。康复知识掌握达优秀以上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4 小结

移动视频教育解决了卧床患者规范化床边教育问题。患者因疼痛集中一起教育较困难,需单独床边教育,反复指导矫正,耗时较长,护理人员素质参次不齐,加上护理人力资源有限,大多数情况难以落实。自制移动视频教育能一次满足上述需求,它不受时间、空间、身份限制,优化健康教育环境及内容,可反复强化教育,从而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1〕 于长隆.骨科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86-690.

〔2〕 杨辉霞,张细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天津护理,2014,22(1):27.

〔3〕 陈超,姜红.舒芬太尼复合右旋美托咪定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镇痛的效果观察[J].麻醉与镇痛,2013,10(3):93-95.

〔4〕 申屠瑛,朱泳.整体护理干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11(6):18.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膝关节康复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