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城市“区位条件”

2015-01-02 16:06于新东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37期
关键词:区位差距条件

■于新东/文

辩证看城市“区位条件”

■于新东/文

“地区发展差距的原因更多是在对区位条件的认识与利用上,也就是说是对区位条件利用与发展的战略、制度、政策和人力等的差距最终造成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在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碰到“区位条件”这个词。特别是在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时,对区位条件的客观分析、清醒认识和准确定位将会事关整个发展战略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可见,区位条件问题的研究是一个举足轻重、事关成败的关键领域,也就是说,对区位条件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决定着区域发展水平的高低优劣程度。

形象地说,认识把握区位条件无异于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把握,既十分重要,又非常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古希腊会把“斯芬克司之谜”即“认清你自己”作为永恒性最难解问题的原因。同样地,认识把握区位条件也是一样,大家都知道十分重要,但往往又很难正确面对且更难以把握好。

所以就像自己不一定能完全认清看懂自己一样,有时候倒是“旁观者清”。在认识把握区位条件问题上也一样,有时候要“外来和尚好念经”,从外人外界来看自身区位条件有时候可能更冷静客观准确。或者至少可以学习“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做法一样,来一个“跳出浙江反观浙江”,反倒是有利于看清浙江区位条件的优劣长短了,也确实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在认识区位条件方面,大家可能会存在一点认识上的误区或者欠缺。笔者研究认为,把握好以下几对关系,将有助于比较科学且全面地认识区位条件问题。

第一,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所谓绝对,就是将区位条件绝对化,认为区位条件是一种既定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人的认识而变化,因此,认定区位条件好就是好、劣就是劣。基础好就是永远好,基础不好就是永远不好。这都是形而上学机械静止看问题的产物。所谓相对,就是辩证看区位条件,认为区位条件是一种变化的客观现象,虽然从一时一地来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极大地改善或提升区位条件。这就是用变化观点看待区位条件的科学态度。事实也确实如此,不仅大自然自身在数亿万年的地质构造变化中有着沧海桑田的神奇,而且人类数千年来文明进步活动的开疆拓土也拔地而起般改变着多少局部乃至整体性的区位条件,多少不毛之地成为富庶之乡、多少天堑险途成为通衢大道、多少穷乡僻壤成为繁华都市,即可见一斑。因此,在正确认识区位条件的辩证法中的第一条就是,必须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待区位条件。具体而言包括这样几条:区位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的;但区位条件的变化也不是杂乱无序的,而是遵循运动规律的;区位条件的变动更不是自动自发的,而是主观能动性长期努力的结果;区位条件的变化也并不意味着变化趋势一定是朝着改善提高而去,而是很可能出现停滞乃至倒退、至少是波动,取决的原因主要在于发展战略制定的是否科学及其是否执行到位。

第二,短期与长远的关系。正确认识短期与长远的关系,就是指要认识短期工作与长期任务之间相互关照、相互促进的关系问题。必须把短期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把长远目标具体分解到每一个短期阶段中加以实现。长远目标离不开一个一个阶段性成果的取得,阶段性任务又必须紧紧围绕长远目标而展开。认识与把握好长与短的辩证关系,我们就不会去简单用长远目标否定阶段性的成绩,也不会仅仅用阶段性成就来满足自己,而造成长期战略举措的裹足不前。我们就能够更好理解当下的工作、现实的成就以及长远的目标、奋斗的方向,就会明白这是一个循环递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具体就城市区位条件而言,所谓短期,就是指区位条件的即时性状况及特点,侧重于在一个相对固定而明确的时段中加以描述,具有一定的节点性和稳定性。所谓长远,则是指区位条件的延展性状况与特点,倾向于在一个较长的不同发展阶段里加以叙述,因而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发展性。事实上,从研究区位条件的科学态度来说,既要重视研究分析当前或者一个较短时期的区位条件情况,又要高度重视以战略前瞻的眼光分析区位条件,着眼于区位条件的发展来更为全面、系统与长远地把握区位条件。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更具能动性的积极创造并塑造更为有利的区位条件,而不是墨守成规、消极无为。如果说第一条要求我们用变化的眼光看待区位条件,那么,这一条就是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区位条件。

第三,横向和纵向的关系。所谓横向和纵向,就是指自身的区位条件既要和不同地区比较,也必须和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比较。和自身不同发展阶段比较,这个大家都好理解。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纵向比较除了能够一般性地评估城市发展能级提升以及功能改善的大体进程、成效,最为重要的是能够让人们对城市区位条件有一个辩证发展的认识与预期。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如果形而上地静止看待城市区位条件,人们就会普遍滋生悲观和厌倦的心态及情绪,这将长久地不利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而如果人们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所在城市区位条件,那么就会充满希望与信心,而这又是一个城市改善提升自身区位条件的关键因素,是极为重要也极为有利的。再看横向比较,也就是和不同地区比较,又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和同质地区比较,二是和异质地区比较。同质地区一般指区位条件相对类似的地区,如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中的各地;异质地区则是指区位条件差异性大的地区,如我国的东中西部各地区。有人可能会问,异质地区的比较还好理解,为什么同质地区还要进行比较呢?其潜台词就是,既无比较的对象,又无比较的意义。其实不然,不仅同类对象之间完全可以比较,而且比较之后才能更好地看差距、找原因、想对策,岂不是相当有意义?比如说,同是沿海发达地区,为什么各地发展还是千差万别呢?简单回答者会说,虽然是同质地区,但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树叶一样,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地区,所以当然发展会不一样。但这是思想偷懒的做法,世上的确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地区,但区位条件相同或至少相似那是多得很。因此追根究底,就会发现地区发展差距的原因更多是在对区位条件的认识与利用上,也就是说是对区位条件利用与发展的战略、制度、政策和人力等的差距最终造成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

猜你喜欢
区位差距条件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蒙元京畿区位论
地理区位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