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2015-01-02 17:04康皓
当代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会计制度行政

○康皓

(安阳市幸福渠管理处 河南 安阳 455000)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康皓

(安阳市幸福渠管理处 河南 安阳 455000)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关乎着事业单位自身健康发展的趋势状态,与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后,事业单位固有资产的管理方式方法相对应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强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成为领导、管理层面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国有资产的新界定与产生的影响,剖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出具有实践性的政策建议。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固有资产 政策建议

在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在新会计制度颁布实施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所遵循的规章制度和划分标准有所变动,如何强化提升其管理效果成为其工作的关键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归属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依法获取并占有的,能够用货币衡量确认的各种资产的汇总,目的在于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功能的发挥和相关社会经济职责的实施。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影响

1、国有资产核算方面的影响

依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部分行业根据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需要,可以在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如此一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相关国有资产的核算方式发生不容忽视的变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形成、使用、耗费均需要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而形成其重要物质资源。传统模式下的付款后记账甚至物资签收后入账不及时的现象即将消失,转而变为新形势下的权责发生质的引入,国有资产的记账规则以使用权的实际交接时点为准,未交付的款项化为其它应付款科目。

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和创新改革的事业单位中,原有的会计科目难以满足现实的社会需求,其经办会计人员产生无所适从的情况。具有特殊性质的事业单位,在旧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其国有资产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基本忽视折旧的计提,始终以购买时的价值记录于购置、使用至报废全过程,如此造成日常使用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磨损和损坏难以在账面价值中呈现,其新旧程度无法根据实际价值进行合理判定确认。长此一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存货之间存在不对等的现象,造成事业单位存在大量的虚无资产价值。

2、账务处理、规章制度和职责责任方面的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其重要的内部管控部门之一,在资产的预算、购置、领用、使用至报废过程中均承担着实物监控职责,但有些事业单位部门设置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统一化的协调管理部门,从而导致资产难以收回,甚至资产去向未知。在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中,有些单位并没有做到心中有数,国有资产的管理混乱,常常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一些通过调拨或者捐赠获取的国有资产核算纳入资产管理系统,但账面系统不能如实反映。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

1、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分布范围过于分散

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的特殊性,其国有资产的形成构建渠道非单一化,既有来自上级机关拨付、其它相关单位无偿馈赠取得的资产,又有自行采购、自行建造和自行管理形成的资产。日常化资产配置缺乏统一性,事业单位内部资产配置管理随意性、伪科学性和欠合理性普遍存在。比如行政划拨取得的用地和依靠行政规费收入自行建造的办公大楼、房地产项目等的形成随意性比较强烈;不同单位之间因攀比心理而带来的对无偿占用的办公资产的改建、扩建和相互不切实际的争建现象明显;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与其承担的任务量不协调相符,存在资产购置方面的严重浪费甚至相关官员的腐败现象。

2、国有资产监管不严谨,流失严重

就目前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机制相对比较松散,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难以落实实践,导致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低下、流失相对严重的情况。有些单位对于国有资产中经营性质的变化如由非经营性向经营性的转变,相关资产的评估和转移手续不规范,资产的保值增值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造成资产调控管理困乏和大量闲置现象,难以发挥资产应有的使用效益,由此引来国有资产的大量浪费和无偿流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获取的无偿性和日常的非盈利性使其不存在使用成本,日常管理过程中缺乏评估和流动监控,折旧计提、日常损耗和资产增值几乎被遗忘,资产的处置不走程序化报批、往来账项长期固存而不被清理以及混乱化的投资管理,有时还存在国有资产钩织的重复化,产生一堆废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内部权责不明晰,相关责任人之间互相推诿责任导致资产的流失无法追回,资产的使用价值和账面价值打折折扣。

3、国有资产购置处理缺乏规范性,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考核机制相对落实,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决策机制集权领导化相对比较严重,缺乏市场化考察和民主化参与决策,如此购置的国有资产没有规划性,缺乏前期预算管理机制,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堆积,整体使用效率下降造成资源的浪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理随意性较大,处理换置中领导权力过于集中,资产保管个人负责制实施不严谨形成的损失无从追踪,有时可能产生个人腐败现象。在资产购置过程中,不同事业单位之间存在攀比现象,一味追求高科技高水准强功能的资产,没有深入考察本单位的实际需求导致资产无人会使用,片面化的追求难以提升资产整体工作效率的改善。另外,国有资产的后续处置过程缺乏严格的透明机制,相关人员的干涉使规范化程序化的处置流程环节难以付诸于实践中,造成国有资产的管理责任不明确和无名流失。

4、国有资产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动态化管理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基础性工作虽已经建立,制定一些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但管理机制缺乏完备性,资产的保值增值效果不理想,与国有资产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化幅度不匹配。资产管理过程没有将现有的实物数量质量与相关联的财务管理实现有机结合,缺乏定期的实物盘点和清查环节。国有资产的管理人员队伍有萎缩发展的趋势,队伍建设不健全,相关管理工作由其它单位财会人员兼职,不相容岗位的人员兼任导致管理趋于形式,领导监督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由此造成账实不符的现象。再者,旧有会计制度下的会计科目规定范围不清晰,国有资产的科目划分不明确,难以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

三、优化提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能力的对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给国有资产的管理带来机遇挑战,既有有利的强化严谨化管理的正面影响,又有迫于改革创新的压力,有效解决目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从管理理念、制度建设、人员绩效考核管理三个方面提升优化整改措施。

1、树立科学化的国有资产管理理念

强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能力的根基在于科学化管理理念的贯彻落实,让全体员工从心理上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行为践行有效监管和职责对等。单位领导管理者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并将其管理效果与领导绩效考核相关联,强化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自上而下的科学化管理理念的建立为国有资产管理能力的提升建立良好稳固的外部环境。其次,与时俱进的宣传学习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知识,明确有效化管理对单位全面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建立职责对等、不相容岗位多人管理的管理责任机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利,稳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地位,让每一位资产管理人员均能承担相对等的职责权限。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首要从管理程序、管理手段的规范化入手,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下国有资产的新价格确定标准进行全面清查,整理资产名录登记入册,进行科学合理化的资产配置管理以实现资产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其次,国有资产的购置审批程序及管理规则清晰化,遵循普通规格的集中采购制度、价格昂贵的设备采取公开招标制度,有效避免自行采购带来的管理成本和采购价格的提升以及质监部门与采购人员之间的暗箱操作现象。资产的入库管理环节规范化,使管理者、使用者与报废处理者各守其职,不同人员的监管可以保证资产使用效率的改善,定期国有资产的盘点清查可有效实现实物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保障账实相符。最后,严格按照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相关资产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核算,强化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与管理者、使用者签订岗位问责保证书,激发管理者、使用者的工作主动性与自觉性,提升国有资产的管理及使用效率,避免国有资产的无谓流失,监管机制的严谨可强化国有资产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处置后续工作的清晰化,有利于资产使用效益的改善。

3、加强管理激励机制和人员绩效考核改革力度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能力的优劣取决于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的高低,管理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强化管理专业知识的宣传,根据单位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定期不定期的学习,必要时可为管理人员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确保管理队伍建设能够实现管理意识、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三方面始终保持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有效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质量的提升。再者,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激励考核机制,重新调整定位管理者、使用者对国有资产的关注点在于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日常化管理工作的严谨性,资产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并与个人的绩效奖金评定相关联,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质量,降低管理成本。

[1]方萍:如何科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J].协会月报,2013(6).

[2]张有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J].管理纵横,2013(5).

[3]刘元:新会计制度推行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13(12).

[4]黄亦军: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与完善[J].财经界,2014(3).

[5]谢淑霞: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4(16).

[6]钟波:浅谈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J].管理视野,2014(2).

(责任编辑:谌盼)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会计制度行政
行政学人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试析烟草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