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回西溪喝一杯清茗吃一款素餐

2015-01-02 01:33谢燕青
茶博览 2015年6期
关键词:龙溪黄龙素食

本刊记者 谢燕青

丰富可口的素食

“你们要化一个淡妆,头发扎起来,扎得整齐、干净。”一边,对着工作人员说着,一边,她缓缓地把头侧转过来,“像我这样。”这一转,让我见到了龙溪御茶的当家人莫掌明。

位于杭州西溪天堂的龙溪御茶,茶友们或许现在听着还有些“耳生”。但顺着“龙”字追根溯源的黄龙茶艺馆,大家一定不陌生。当黄龙茶艺馆拆迁后,莫掌明一时失去了“生命当中最有乐趣的东西”。发觉自己这辈子离不开茶后,她义无反顾决定继续开茶馆——龙溪御茶在西溪应运而生。“很多人都觉得我任性,花了那么多钱又开茶馆。可是,茶让我找到自信和归属感,让我能在茶馆和大家一起分享开心。”她笑着说道。

莫掌明不像一个开茶馆的生意人,却像一个开茶馆的艺术家。“我生命中的两件事,生活和开店,彼此之间在相互取暖。”一句话,让人动容。

这样一个老板手中茶馆,更让人好奇,会是怎样?

黄龙茶艺馆,历史上的一笔浓墨重彩

滚滚历史,能留下的文字和记忆,委实不多,而1998年开张的黄龙茶艺馆却留下了。如今,在搜索引擎里输入“黄龙茶艺馆”,十几年里,但凡有茶馆推荐的新闻,它一定榜上有名。而这家小有名气的茶馆,竟被一个曾经毫不懂茶的酒店经理经营得有模有样。

莫掌明没有做茶之前,做过会计、出纳、酒店经理。辞职后的一段时间,莫掌明爱上了和朋友在茶馆聊天。“我特别喜欢茶楼的氛围,淡淡的,既宁静又温馨。”听着背景音乐里流淌着的古筝声,因为图环境爱上茶馆的莫掌明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要不去开个茶馆。就这样,黄龙茶艺馆在杭州曙光路一众“饭店窝”里开张了。朋友们替她担心,600、700平的空间,人家都开饭店,哪有开茶馆的? 要知道,那时候莫掌明身边的朋友光顾的都是饭店,几乎不去茶馆。

但刚开张的第2个月,茶馆就做出了名气,到了第3个月,更是需要订座了。莫掌明在这个过程中,对茶的感觉越来越深。她请来艺校的学生弹古筝、古琴、琵琶、扬琴……每个厅都设置不同的内容;她请来农村非常会做饭的阿姨,烧自己老家最受欢迎的菜,恢复杭州本地的小吃;她不把茶馆当事业,而把它当作兴趣和爱好。喝茶、吃茶点、听小曲的形式,让一些外宾到杭州后,也喜欢往黄龙茶艺馆跑,觉得很新奇。

茶艺师现场为来客泡茶

一些追随茶馆多年的老茶客,60多岁的人还记得当时的茶点:鹌鹑蛋。黄龙茶艺馆提供上百种茶点,烤南瓜,用铁观音浸泡的鸡爪……早晨门一开,大家就来了,常常是两家大人带着两家孩子。到了周末,人满为患,工作人员忙着加桌加凳,好一番热闹的景象。这一种喝茶的氛围和味道,是属于当时杭州的一种特有的流行。

莫掌明把整个心都投入在做茶馆中,她越来越觉得离不开茶了。

龙溪御茶,续写茶语素食

开茶馆后,与茶相处已经成为莫掌明的一种生活习惯,黄龙茶艺馆的拆迁,让她“失魂落魄”,觉得生命中少了某样东西。为此,她放弃了别人眼中安耽的日子,又开了龙溪御茶,她说,我的乐趣在茶中。

龙溪御茶古色古香的装修,不经意间似是在讲述一个江南人家的故事:这是一户普通的人家,客人来了,主人拿出上好的茶叶招待。如果肚子饿了,这里有“最好吃的素食”。

在龙溪御茶,莫掌明很认真地在讲一个故事,那就是“茶语素食”。

秉持着茶在首位的原则,莫掌明自己找茶,保证茶叶本身的质量。她在梅家坞圈茶,让茶农按自己的要求种植龙井;她去安吉、武夷山、云南景迈寻访当地茶农找好茶;今年她是在武夷山茶农家过的年。“每一种茶,我都要看过茶园才订。我自己精挑细选,就是为了保证好茶。我的用心良苦都在茶里。”她淡淡地说着,做的事却很“狠”。12000元一斤的金骏眉,她毫不吝啬地泡给客人喝。所以,莫掌明很有底气,自己茶馆的茶,如果客人觉得不好喝,那一定是泡错了。

除了认真做茶,莫掌明还认真做素食。“健康是人人需要的,吃东西就要让客人吃得放心。”同事吃完龙溪御茶的素食后,向我强力推荐,一定要去试试。吃了之后,直觉“不虚此试”。

莫掌明从台湾、云南大理请来师傅做接地气的,有自己风格的健康素食。食材都是当季最新鲜的,调味品都是自己做的。中间放南瓜,四周配上土豆泥,一个荷包蛋“活色生香”。简单的一款农家豆腐,豆腐是农家定制的,专门通过亲戚,找到最好吃的,又糯又结实,配上自己做的调料,直让人“荤转素”。

接下来,龙溪御茶的团队将致力于把茶和素食结合起来,开发新东西。莫掌明想把素食做得“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在龙溪御茶,除了吃喝,还可以学。龙溪御茶不做培训,而是开了生活茶艺。两个人去喝茶,如果想学茶,莫掌明会亲自教大家怎么存放、辨别等与这泡茶相关的所有知识。客人们也可以把自己的茶存放在龙溪御茶,用自己的茶学泡这款茶。“现在好多人家里都有很好的茶,却因为自己不懂茶,不合适的存放毁了很多好茶。”莫掌明说,“粒粒皆辛苦,6万多个芽头才做一斤茶。”她希望通过生活茶艺,教大家泡好、玩好、存放好茶叶。这样的方式有利于茶客们管好自己家里的茶,好茶就不至于浪费了,也有利于贴近生活,让大家学学茶。

为什么做茶馆

很多人不理解莫掌明为什么做茶馆?

茶,作为她生命当中最有乐趣的东西,为她带来了健康。“自从喝茶之后,我的身体越来越好了。”而时间的痕迹,似乎在她身上停滞了;年纪这个词,似乎在她身上也失效了。“好茶对身体有益。”她不无感慨地说道。

除了把健康带给喝茶之人外,莫掌明做茶馆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茶馆为推广茶文化作出了很多贡献。

台湾茶刚刚进入大陆后,很多人根本不懂得冲泡。莫掌明把一些当时并不知名的茶叶拿到茶馆推广,比如九曲红梅、开化龙顶……开化龙顶在杭州做推广时,找到了莫掌明,当时茶馆里的两个姑娘是开化人,她就想着,何不让大家各自推荐家乡的茶。茶馆作为平台,推动了好茶的推广。“看到一些不出名的好茶在市面上被客人接受,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这么多年来,在与茶的相处过程中,莫掌明感觉越来越有味道。在茶馆做一些有益的公益活动,推广茶的产品,让她觉得充实、自在、入迷。“我也觉得很奇怪喔,做别的行业会觉得枯燥,可是茶不会。”她说,怎么一个茶楼就会有怎样一个老板娘。

前不久,莫掌明在朋友圈晒出一张与好友的合影,附言:茶婆相聚,一晃近20年。时间虽无情,也道最有情。20年的时间里,茶走进了她的生活,与茶相伴到老,我想,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吧。□

猜你喜欢
龙溪黄龙素食
等价转化
圆内接四边形中一个恒等式的等价形式
特约撰稿专家 黄龙光 编审
·更正·
黄龙河川道
素食主义
西班牙科学家3D打印“素食牛排”
蟑螂
家居产品的“素食主义”
黄龙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