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环境变迁下的公司财务战略选择

2015-01-03 19:01廖乐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430074秉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郑州450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6期
关键词:变迁资本融资

■ 廖乐一 张 华(、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 430074、秉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郑州 450000)

金融环境是指在一定的金融体制和制度下,影响经济主体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金融危机后,国内外的金融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包括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大宗商品价格走势难以预料,资金短期跨境流动将异常活跃,主要经济体货币易陷入竞相贬值的境地,国际货币体系颠覆性调整的可能性不大等。我国是全球金融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全球金融环境作用的对象,全球性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为中国企业带来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但同时也带来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和“热钱”涌入破坏金融体系的巨大压力。面对如此金融环境变迁,企业应及时调整自身财务战略,以求在金融环境变迁下稳步发展。

金融环境变迁下的公司投资战略

(一)企业投资原则

企业在作出投资决策时,应审慎研究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将会产生的结果,遵循“企业利益服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同时,应注重挖掘企业自身现有的生产能力,在不断加入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努力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以技术改造和更新来完成。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也要保证各要素的合理分配。其中,人是各生产要素中最活泼的因素,注重人才的投资和储备是企业的资本增值的一大保障。更为重要的是,投资形式和对象应具有多样化,从而分散、降低风险,稳定收益水平。

(二)企业投资类型

企业投资一般可分为实业投资、证券投资和期货期权投资。第一,实业投资是企业最重要的直接投资形式,有助于加强既存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行为和秩序,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主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和新产品开发投资等。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实业投资的重要形式,有助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第二,证券投资。对社会而言,证券投资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同时促进调节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资源被有效利用,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对于企业自身,证券投资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第三,期货与期权投资。期货与期权是两种重要的、相对较新金融衍生品,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恢复建立期货市场,如今已初具规模。与其他投资方式相比,期货与期权投资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首先,在期货交易中,资金使用效益高。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无需全额交易,而是以差额支付保证金,在清算时也是以差额结帐。其次,由于期货期权的交易商品已经标准化、统一化,因此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便于进行交易。最后,由于期货期权交易通常是在交易所进行的,交易的对象是交易所清算机构,因而信用风险小。但是,期货期权投资要求投资者有准确的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并且有较为熟练的操作能力,一旦判断出错,将有可能使公司遭受巨大损失。

(三)公司应对金融环境变迁的投资战略

金融环境变迁往往是一场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政府往往会采取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二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政府将通过下调利率或其他有效措施释放大量货币来拉动经济发展,此时储蓄的收益降低,企业可以将大笔资金用于投资。此外,政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复苏,将大力提倡企业投资,所以,此时企业投资获得了政策上的支持。

金融危机过后不久,企业应选择实业投资为主,依据自身情况并且结合当下产业发展背景,应当下社会需求进行投资是必然的。近年来,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企业可以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投资。

金融环境变迁下的公司融资战略

(一)企业融资原则

为保证企业融资的有效和科学,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遵循诸多原则。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点:企业融资的规模、组合、时机应取决于企业的经营需要,在正确的时机发起融资,并通过正确分析企业对于资本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融资的规模和组合。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正确衡量自身能力大小,包括收益能力和偿还能力等,从而合理负债。同时,根据自身收益水平和偿还能力,选择融资期限适当的融资方式,以免出现资金周转失灵、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企业融资过程中,融资成本的大小影响企业此次融资的效益大小,因此,在选择融资方式和渠道前,应综合比较多个方式渠道,选择融资成本小的融资方式和渠道进行融资。

(二)公司融资组合的选择

融资组合是指企业融资资金中各种来源的资金的分配关系。不同的资金来源,其融资风险与成本是不同的,企业选择融资方式,实际上就是在风险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最终获得对于本企业而言的最优融资组合。企业融资方式主要分为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债权性融资与权益性融资。一般而言,短期融资中,融资者所担负的成本较低,但所承担的风险较大,一方面表现为在短期中由于物价风险造成的融资成本不稳定,另一方面表现为资金使用期较短,到期时难以偿还的可能性较大。与此相反,长期融资则风险较小,成本相对较高。企业最终在多大程度上以短期资金来满足长期资金的占用,则取决于企业的融资政策是偏向于风险还是成本,以及自身的规模和收益水平。债券型融资不同于权益性融资的表现主要是债权性融资过程中,债权人无权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不影响企业原有管理者对企业的控制权;而权益性融资中,若采用加入新的股权投资者的方式进行融资,则会引起股权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企业原有管理者对企业的控制。从这一点上看,企业应偏向于选择债权性融资以保证企业结构不被破坏。但是,权益性融资所筹得的资金能够被企业长期使用,且无需支付利息,而债权性融资的资金应到期偿还,并在试用期间支付利息。两者的权衡选择取决于企业自身性质以及管理者的偏好。

金融危机的到来,增加了国有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尤其是一些国有建设性公司,因长期依赖于政府,融资观念不正确,所以,不少企业出现了流动性资金不足的困难。在历次金融危机中,国有的建设性公司受危机的影响巨大,而建设单位由于资金周转不灵,给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带来难题,甚至造成建设工期延长、建设质量水平不佳等问题,由此引起的各种间接费用也会直线增加,不仅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也造成对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但是,对于那些融资意识强,并做好资金管理和使用的企业来说,金融危机更是一次机遇。只要通过产业升级,积极改造和提升核心技术,不失时机地增强企业实力,企业就会转危为机,获得新的发展。因此,企业应积极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同时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如产业投资基金、各种财政补贴;发挥信用担保公司等中介作用,利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资本来融资;利用民间借贷、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方式融资;同时应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创新金融产品,以具有熟练的操作能力为前提;当然,证券融资依旧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具体地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进行融资。此外,加强融资意识是必要的,不能过分依赖政府的政策保护,应切实提高自身融资能力,进行多渠道、多途径地筹集资金。并且,注意融资组合的选择,要从长远利益的角度考虑,不能贪一时之利。

金融环境变迁下的资本运营战略

资本运营是一种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经营理念,它以利润最大化、既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资本收益。在开展资本运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资本流动性、增值性和安全性三项原则。资本运营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资本的筹资与投入、资本的生产与增值、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和资本的重新组合。

(一)资本运营风险与管控

企业的资本运营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重大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资本运营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运营活动,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在资本运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风险,同时,由于资本运营活动的方式、步骤等方面有多种选择,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资本运营中的风险是不确定的。资本运营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境外投资流失风险、政策性风险等。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主要在内部管理中进行强化。首先,强化内部监督和约束机制。在资本运营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应确立资本运营风险理念,正视资本运营风险的存在,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且时刻准备应对资本运营风险的发生。同时,明确承担风险者的权责,各部门应保持相互约束、牵制关系,使资本运营风险的管控更为有效。其次,制定与公司情况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程序,在识别和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成因、预防和控制风险、风险的损失处理这四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二)公司应对金融环境变迁的资本运营战略措施

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往往是决定企业存亡的关键所在,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复杂多变,只有通过提升企业现金流的管理水平,才能合理地控制营运风险,提升企业整体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不断加快企业自身的发展。金融危机就是对企业现金流的巨大考验。企业应当充分思考现金流的充足性,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资本运营的可靠和安全,建立有效的内控和风险防范体系,确保经营的效率和效果。金融危机为低成本扩张提供了机会,部分龙头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在资金、规模与管理方面的优势,通过并购来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同时,金融危机也是收缩战线、优化经营结构的有力时机。经济放缓,企业各业务板块的矛盾被充分暴露,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整合资源。通过剥离、重组的方式,卖掉那些与企业核心战略无关、效益差且没有发展前景的业务板块,把企业资源集中于最具优势的业务板块。这样不仅能帮助企业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金融环境变迁对于公司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取决于公司的规模基础以及其应对金融环境冲击的能力。这要求公司在稳定的金融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风险意识,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面对金融环境的变迁,能正确调整自身财务战略,使企业自身处于良好发展状态。企业只有树立正确的投融资意识、资本运营理念,才能在金融环境变迁下,抓住更多的发展机遇,强势发展。

1.韩林静.金融发展与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来自制造行业的检验分析[J].会计之友,2014(1)

2.张永海.金融环境变化对财务公司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9)

3.毛志忠.金融环境变化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特区经济,2006(11)

4.陈红玲.论新金融环境下的财务资金管理[N].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5.高杰.浅谈金融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2010(36)

6.曾智.浅析目前金融市场环境下的公司财务管理[J].中国商贸,2013(25)

7.杨梅.四川金融环境的变化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2(24)

8.古志杰,李梦芸.探讨金融环境变化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2)

9.张晨霞.中国金融环境变迁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3)

猜你喜欢
变迁资本融资
融资
融资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清潩河的变迁
VR 资本之路
5月重要融资事件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