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犬早期训导员
——张俊芳

2015-01-03 07:09李金平
中国工作犬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训导警犬

黄 赛 李金平

警犬早期训导员
——张俊芳

黄 赛 李金平

他,有着一连串的荣誉称号和职衔;他,至今家中还有一大堆的荣誉证书、奖杯,积压着成箱的感谢信、邀请函;他,曾经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三十余家新闻单位报道过,一度被炒为“媒体红人”;为了工作,他常常是舍小家顾大家,工作四十多年来,他坚持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力求人生价值的实现!他,就是较早提出把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运用到警犬训练当中,成绩最为突出者之一,也是新中国警犬早期训导员——张俊芳。

艰苦探索 训犬创新

张俊芳工作四十多年来,与他相处时间最长的莫过于他所训练的警犬了。说起张俊芳的训犬之路,那也是困难重重的。1969年,辽宁省公安厅从几百号人中选中了他,他便开始与警犬打起了交道,不过在那时,他只是一个饲养员。每当自己忙完活后,他总是缠着训导员带他一块训犬,他掌握到越来越多的东西后,便生出了一种也要当训导员的愿望,并且愿望越来越强烈。于是,他向别人学习的劲头就更大,而且还经常自己偷着训。一天,某地电器四厂铜线被盗,厂方到警犬队求援,可训导员不在家。张俊芳年轻气盛,带着警犬就出发了,到现场,他先让警犬嗅了盗贼丢下的一只鞋,犬就一直地追下去,跑了六七里路,把几个正在喝酒的盗贼一网打尽。旗开得胜!张俊芳兴奋极了。于是,除了当好饲养员,他又当起了训导员。

1982年,张俊芳被调回山东单县公安局正式开展警犬训练工作,可当时条件简陋,犬舍、餐具、教具,要啥没啥。他不泄气、不坐等,烧犬食没煤球,他就自己打;喂养、洗刷没有自来水,他天天挑;建犬舍资金短缺,他就自己绘图、平地、刷漆;训犬没教具,他自己制作。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基本完善了饲养、训练设施,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天冷了,晚上他就把犬放在自己宿舍,与犬同住,同志们笑他:“俊芳,把犬栓在外边还会冻死?”可他一本正经地回答:“它还小”。太阳出来,他带犬出去晒太阳,给它梳理,领它活动……

警犬不同于一般的家犬,它对伙食的要求相当讲究和挑剔:米、肉、盐、菜要定量定时摄取,脏了不吃,生的不吃,吃了带骨头的肉就会马上拉肚子。这可苦了张俊芳,吃多少合适?饲料配多少合适?那时还没有犬粮,他天天观察琢磨。警犬一日三餐吃热食,他就一天三顿做,一年365天,天天如此。警犬是一种烈性动物,凶猛无比,可它娇贵,很容易传染疾病。夏天,张俊芳天天冲洗犬舍;冬天,每两天把铺草晒一次;餐具天天洗干净,每周还消一次毒。1983年11月,警犬“虎宾”得了皮肤病,四肢关节脓肿,行走困难,这一下可急坏了张俊芳,他整日在犬舍守候着它。医生告诫:“这种病传染,注意隔离。”可他不怕被传染,晚上天冷,他干脆把犬抱到自己的宿舍,还抽出自己床上的褥子给它铺上,脱下自己身上的棉衣给它盖上。

像孩子上学前班一样,在警犬训练中,基础训练是关键。翻墙越沟、追踪鉴别等,样样都得从小开始训。但是犬小胆也小,每个科目的训练,训导员不先做示范,说什么犬都不会干。每次基础科目训练,都是张俊芳在前面跑,犬在后面跟,他翻墙越沟涉水,犬在后边照着来。追踪是警犬在侦破案件中用得最多的一项技能,需要常年坚持训练,晚上先到地里踩线,白天放犬追踪,每周三次,不能间断。夏天,他在烈日下踩线,在青纱帐里训练追踪;冬天,他在刺骨的寒风中踩线,在深雪中训练追踪,经常一跑就是10多里;为了强化搜索、吠叫、衔取的训练,他在院子里、屋子里藏着锤斧、鞋帽;为了增强犬的实战能力,他带着警犬经常出现在街道、村庄和野外。

张俊芳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发现:当警犬搜索到物证时,往往兴奋异常,又嚼又咬,有时候会影响对物证的进一步鉴定。怎样才能让警犬把搜索到的物证完美无损地交到训导员的手里呢?经过琢磨,张俊芳采取了“长绳控制法”。当警犬衔取到物品时马上拉绳,效果不错。可是,警犬还是不把物品交给训练员,怎么办?教科书里讲,可以用掰嘴的方法,强使犬将物品吐出。不过,有的犬你越掰,它就咬地越紧。怎么办?张俊芳经过琢磨后,采用手抓摸犬的腋下使其感到发痒吐掉物品的方法,经过反复试验、训练,犬形成了条件反射,衔到物品不咬不嚼,自动送回。张俊芳的这个训练方法,在1987年3月杭州召开的全国警犬工作会议上,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赞同,公安部领导当场决定在全国推广“张俊芳训练法”。

张俊芳在一次晚上追踪训练时,发现警犬顺着踩线跑出去,天黑都看不见犬的身影,他不得不高一声低一声地把它叫回来。按照规定,警犬追踪时不能大声呼喊,不然就影响训练。事后,他就在想能不能制作一种会发光的器材戴在警犬的脖子上,无论它跑到哪都能观察到呢?想得好不如干得好,于是他自己掏钱买来电器元件,可是对于张俊芳来说,捣鼓电器是个门外汉。可他又偏偏不服气,啃书本,找老师,菏泽大街小巷的电器门市部几乎让他跑了个遍,师傅没少叫,香烟没少递。一天,他又跑到一门市部想买一块线路板,可人家嫌生意小而不卖,无论他说多少好话,递多少烟,人家还是不卖,就在他傻眼的时候,旁边的一个年轻人对他说:“同志,我家有,我给你拿去。”他喜出望外,坐在人家的自行车上,路上,他不停地和人家套近乎,才知道年轻人是教育学院的老师,一个无线电爱好者,年轻人最后还同意协助他搞发明。1989年7月,他的样机送到山东省警犬基地讨论、山东省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鉴定。鉴定结果这样写道:该机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透光度强,防雨防震,300米内看到警犬方位,使用效果良好,建议推广使用。之后,还被正式命名为:警犬夜间追踪监视器。1989年12月,山东省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授予他的这项研究成果“山东省刑事科学技术发明进步奖”。

从1987年以来,他先后东到龙口、济南讲学,西到江西、浙江指导工作,南到上海、南京参加教材编写,北到黑龙江、辽宁传授经验,每到一处,他认真讲授训练方法,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训出了一头又一头“神犬”。

带犬出警 屡破大案

张俊芳一直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趣,他一直坚信:只要经过训练,犬都能不同程度地为侦破服务。那么,张俊芳训出的犬到底是如何协助侦破的呢?

1981年到1982年,在山东省单县郭村镇的商庄村,连续发生破坏青苗、放火案件20余起,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治安任务复杂,案件久侦难破。1983年7月27日夜,该村又发生了一起破坏棉苗案,案犯很狡猾,脚用布包起来,鞋上又钉上掌,在作案现场爬着走,痕迹模糊不清。面对这种复杂情况,干警畏难发愁,群众议论纷纷。当时,张俊芳接到任务后,立即带犬赶去,犬到现场就一直追到村里的一个姓万的家里,万某目瞪口呆,他没想到一头犬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在物证面前,万某不得不交代犯罪经过和几年来连续作案的事实,致使几年来的无头案找到了凶手。

1984年7月24日,单县十里铺乡南王庄的万元户杨某收到了一封信:26日夜将一千元现金送到村西青年桥下,如果不送,杀他全家!署名:夜袭队。全家惊呆了,商量来商量去,最终选择报案。张俊芳立即带“虎宾”赶到青年桥附近守候,直到天亮也没见到“夜袭队”出现,他带犬到桥下勘查,发现地上有新踩的脚印,说明犯案分子很可能在26日下午天黑之前到过桥下。张俊芳指令警犬嗅闻,“虎宾”嗅闻后,顺着脚印急追而去,一口气跑了三里路,追到杨楼村东头,“虎宾”东闻闻西闻闻,径直跑到村民王某家里。“虎宾”先从床下衔出一只王某穿的鞋子,花纹与桥下的鞋印完全相同,随后又扒床头上放着的纸箱,原来,恐吓信的原稿就放在里面。“夜袭队”落网了。

1985年丰县马楼乡的陈某被杀,丰县公安局请求张俊芳带犬支援。张俊芳带犬赶往现场,警犬从现场追踪到一里地外的陈某某家里,找出陈某某穿的鞋子,陈某某惊恐万分,扑通跪倒在地,一把抱住张俊芳的腿,连喊冤枉。当时,群众也议论纷纷,有的说,陈某某是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她能有胆杀人?平时,也没见她两家吵过嘴。难道认定有误?张俊芳回顾整个侦破过程,认为警犬作业结果没有错误,陈某某见到警犬找出鞋子时的神色就证明了这一点,但她为什么又一口咬定没有杀人?她连连喊冤的情景,张俊芳认定陈某某必有难言之隐。张俊芳经过分析后,马上找她谈话,交待政策,分析利弊,入情入理。陈某某泪水双流,哭诉了事情经过。原来,被害人陈某的父亲打着治病的幌子,多次奸污身患肝癌绝症的陈某某母亲,其母临终前,向女儿哭诉了自己的屈辱。愚昧无知的她铤而走险,手持凶器,深夜误杀了躺在院子里睡觉的陈某。

1989年4月,距离乌鲁木齐市二十三公里处的五一农场的支渠里发现一具裸体女尸,经法医鉴定,年龄十岁左右,为奸后杀人分尸案。这类案件张俊芳以前没有碰见过,他反复琢磨,反复商量,制定了一套侦破方案,带犬赶赴现场,他先用纱布提取尸体气味,感染木棍、铁器,让犬多次嗅闻,然后将四头犬分上、下游沿渠搜索。警犬在距离尸体上游12公里处的渠边找到一条带有血迹的绳头,又继续搜索,在附近村民丛某家中,警犬衔到沾有血迹的纸张,菜窖里发现大量的血迹,室内发现写有受害者名字的书包,还有女孩的衣服。法医鉴定均系死者女孩之物。案情大白,罪犯入狱。

坚守信念 再创辉煌

几十年来,张俊芳坚守着一个信念:无论干什么,力求负责任,争取出业绩,惩恶除害,不间断地为单位争荣,灾情搜救添彩!

如今张俊芳已退休多年,本该享福的他,总是闲不住,不是在为这个单位指导工作就是在哪个地方参加研讨会。乡亲朋友对此不解,问他:“老张,你就不会闲会儿吗?你还要干什么?”张俊芳笑笑说:“人闲着,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按张俊芳的说法,他还有很多的事要做,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还很需要他。张俊芳认为,他所从事的警犬训练事业是伟大的,把有生的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是很有意义的。他的梦想是:依照犬的特性,要训练出更多的更好的警犬成为侦查破案的工具;花四十三年的实践经验为中国的警犬事业传授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使中国的警犬事业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2011年,沈阳、北京、新疆、陕西、江苏等地有人听说张俊芳退休了,就托人以高薪请他前去讲学。当张俊芳得知他们图的是赚钱开班时,他就直接拒绝了。2012年,河南消防总队聘任他来指导搜救犬的培训与现场使用时,他欣然同意了。有朋友问他:“都是干事,为什么要到河南消防总队?是他们给你出的待遇高吗?”他说:“河南消防总队做的是公益事业、是党的事业,在这里做事,更有意义,更能显示一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更能让中国的警犬事业发扬光大!”

在河南消防总队,经他指导培训的搜救犬在参加2012年全国公安消防部队第一届搜救犬技术比赛济南赛区废墟搜索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经他指导培训的搜救犬在实际现场搜救中,多次成功地搜救了被困人员。2013年2月1日,三门峡义昌大桥倒塌事故中,搜救犬队快速反应,连续作战10小时,成功地定位搜索到4名被困人员;2012年10月24日,郑州航空港区工地,水泥罐车侧翻,致使多人被埋,搜救犬入场作业后仅几分钟,就搜索到被困人员,大幅度提高了搜救效率。他还配合消防总队领导培训了40多名搜救犬训导员,使河南的搜救犬搜救技能一举跨入了全国先进行列。

2014年,张俊芳指导的消防搜救犬参加全国第四届警犬技术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名,单项鉴别科目第一名,血迹搜索第三名,追踪、搜爆两项第五名的优异成绩。

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之后,张俊芳依然坚持不懈、努力奉献,研究新犬种开展训练,马里努阿犬、比利时牧羊犬是近几年引进来的新品种,此犬灵活、凶猛、有耐力、对科目条件反射的形成很难掌握,一旦刺激超限,犬就被淘汰,刺激与奖励结合不到位,犬的科目条件反射形成不牢固。张俊芳根据犬的神经类型,采取多变方法进行训练,收到良好效果。

显然,退休后的张俊芳依然不知疲倦地工作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他的警犬情缘,在挣着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邬胜利)

猜你喜欢
训导警犬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黑子,对不起
警犬注意力的相关理论探究
尊严
——读《军严犬黑子》有感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警犬戈尔吉
警犬守护春运路 每天工作12小时
警犬集体过生日
军犬黑子
军犬黑子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