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限性四元家蚕新品种“农科2号”选育初报

2015-01-03 08:33姚陆松王永强
蚕桑通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斑纹雌雄蚕种

姚陆松,杜 鑫,王永强

(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目前浙江省蚕桑生产面临劳动力紧张,蚕茧生产比较效益下降等新情况,因而蚕茧生产需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布局省力化的养蚕新格局。针对我省蚕业生产发展的现状,在“十三五”省家蚕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为满足蚕种生产省力、高效需求,重点开展了双限性易繁家蚕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工作,旨在培育能显著提高蚕种生产效率、强健好养综合性状优良的家蚕新品种。

双限性家蚕品种是指中日系双方均为限性斑纹品种。限性斑纹蚕品种蚕期雌蚕为普通斑、雄蚕为白蚕,这种蚕体斑纹的差异十分明显且更易为肉眼所区分,因而较蛹期通过雌雄蛹体性别特征差异进行雌雄鉴别,要简单方便得多。尤其在目前蚕种生产单位技术工人缺乏,养蚕工人年龄日趋老化,视力较差的情况下,蚕期通过蚕体斑纹进行雌雄鉴别实现雌雄分养,能显著提高雌雄鉴别的劳动工效及准确性,从而提高杂交率和蚕种质量;同时,种茧可适当推迟削茧,为发蛾调节提供充裕的时间,减少败血蛹的发生;再者,四龄初期鉴别雌雄,根据雄蚕可多次交配的特性,在大蚕期可适当多养雌蚕而少养雄蚕,从而从多个方面显著降低蚕种生产成本,提高蚕种生产效率。

在前期育成了丰富的中日系限性斑纹品种资源的基础上,组配了35对双限性四元家蚕杂交组合,通过本所3年7期的实验室比较试验,筛选出多对优良的组合,对重点组合委托湖州市农科院进行了实验室联合鉴定,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多丝量双限性四元家蚕新品种“华·秋×春日乙·J9(定名:农科2号)”,该品种已参加2014~2015年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

1 选育经过

“华·秋”:为“华光”与“秋丰A”杂交的中系杂交原种,其中“华光”为本所育成的中系斑纹限性品种,“秋丰A”为中国农科院蚕研所育成的中系斑纹限性品种。

“春日乙·J9”:为“春日乙”与“J9”杂交的日系杂交原种,其中“春日乙”为本所育成的日系斑纹限性品种;针对本所保存的中系斑纹限性材料较丰富而日系限性材料相对欠缺的状况,从2002年开始通过杂交育种选育了一批日系斑纹限性品种,其中,以“春日乙”为母本,以“皓月”为父本杂交育成了多丝量日系斑纹限性品种“J9”。

从2010年开始,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技术,组配了大量的双限性四元杂交组合,经连续多年多代的实验室比较试验,综合各组合生命力、蚕期及茧丝质性状成绩,筛选出体质较强、丝量多、综合性状优良的双限性四元家蚕杂交组合“华·秋×春日乙·J9”。2013年委托湖州市农科院进行了实验室联合鉴定,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定名“农科2号”,参加了2014年春期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

2 鉴定成绩

2.1 初步育成期实验室鉴定成绩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所于2011~2013年春期、湖州市农科院于2013年春期进行了实验室比较试验,共4期的实验室平均成绩见表1,“农科2号”4龄起蚕虫蛹率与对照品种相仿;万蚕产茧层量比对照种高9.88%;解舒丝长比对照品种短94 m,洁净比对照品种高1.47分;发育经过与对照品种相仿;万蚕产茧量和五龄一日产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高10.42%、9.82%;鲜毛茧出丝率比对照品种低0.94个百分点;茧丝纤度3.085 D。

2.2 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成绩

“农科2号”2014年春期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5个点平均成绩见表2。在实验室鉴定的主要指标:4龄起蚕虫蛹率比对照品种高0.44个百分点;万蚕产茧层量比对照种高4.41%;解舒丝长比对照品种短41 m,洁净比对照品种高1.05分。辅助指标:发育经过比对照品种略短;万蚕产茧量和五龄一日产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高3.50%、7.60%;鲜毛茧出丝率与对照品种相仿;茧丝纤度3.210 D。2015年春期继续参加省级实验室鉴定。

为加快“农科2号”的推广应用,在参加省级实验室鉴定的同时,2015年春期委托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试繁一代杂交蚕种,通过蚕体斑纹进行雌雄鉴别,大蚕少养雄蚕多养雌蚕等技术,调查该品种在简化蚕种生产操作,降低蚕种生产成本,提高蚕种生产效率方面的效果;另外,2015年秋期拟在浙江主要蚕区进行新品种农村试养。

表1 家蚕新品种“农科2号”实验室鉴定成绩Table 1 The laboratory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Nongke NO.2

表2 家蚕新品种“农科2号”省级实验室鉴定成绩Table 2 The provincial laboratory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Nongke NO.2

3 品种性状

3.1 原种性状

华·秋:中国系统斑纹限性杂交原种,二化性,四眠;越年卵灰绿色,卵壳淡黄色,春制种每蛾总卵数550粒左右,良卵率98%左右;孵化齐一,克蚁头数约2300头,蚁蚕黑褐色,文静;壮蚕体色青白,蚕体粗壮,普通斑限性,雌为普通斑,雄为素蚕;各龄眠起齐一,食桑旺盛;老熟齐涌,营茧快,茧色白,茧形大,椭圆形,缩皱中等;发蛾集中,交配、制种性能良好;催青经过10 d,全龄经过22~23 d,蛰中经过15~16 d,与“春日乙·J9”对交,宜推迟2 d出库催青。

春日乙·J9:日本系统斑纹限性杂交原种,二化性,四眠;越年卵灰紫色,卵壳白色,春制种每蛾总卵数500粒左右,良卵率98%左右;孵化齐一,克蚁头数约2250头,蚁蚕褐色,活泼有逸散性;壮蚕体色稍灰,蚕体粗壮,普通斑限性,雌为普通斑,雄为素蚕;各龄眠起较齐一,食桑旺盛;老熟齐涌,营茧快,茧色白,茧形大,束腰形,缩皱中等;发蛾集中,交配、制种性能良好;催青经过10 d,全龄经过23~24 d,蛰中经过16~17 d,与“华·秋”对交,宜提早2 d出库催青。

3.2 杂交种性状

“农科2号”是一对多丝量斑纹双限性四元杂交家蚕新品种,蚕种生产过程中,中、日系原种均可在蚕期根据斑纹区分雌雄蚕,减轻蛹期雌雄鉴别劳动压力,提高鉴别准确度,减少纯对发生,提高杂交率;并可适当多养雌蚕、少养雄蚕,从而多方面有效提高蚕种生产效益。本品种孵化齐一,克蚁头数正交约2300头,反交约2250头;稚蚕趋光、趋密性强,注意及时匀座扩座;眠起齐一,体质强健、好养,壮蚕期食桑旺盛,注意充分饱食;抗湿、抗闷热性能稍差,尽量避食湿叶,避免恶劣环境;壮蚕体色青白,蚕体粗壮,斑纹限性,雌为普通斑,雄为素蚕;老熟齐涌,营茧快,上蔟宜适当稀匀;茧层厚,茧色洁白,椭圆形;缩皱中等,解舒较好,净度优,纤度中等。

猜你喜欢
斑纹雌雄蚕种
太行鸡雌雄鉴别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天然沙棘林改造雌雄株配比嫁接调控技术
老守卫斑纹蜂
斑纹游戏的最优解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绕远的斑纹鹿
绕远的斑纹鹿
攻克优质蚕种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创新原蚕区蚕种生产方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