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

2015-01-04 09:11巩固
当代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白蛋白

巩固

在临床中,感染性休克属于复杂综合征,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2]。目前,在危重病科室(ICU)中,感染性休克病死概率能达到50%,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工作的难点与重点是感染性休克病死概率的降低。本研究主要对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探讨,进而为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其中女34例,男46例,年龄 23~74岁,平均(49.23±6.09)岁。慢性病史 40例,其中5例消化道溃疡,3例慢性肾病,1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5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3例慢性肝病。诊断标准按照美国危重病学会与胸科学会制定诊断标准做出判断[3]:在使用20 mL/kg的液体进行复苏以后,动脉压平均在65 mmHg以下;呼吸频率在20次/min以上;白细胞计数在12×109/L以上;心率在90次/min以上;体温在38℃以上或者是36℃以下。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按照患者的治疗结果将其均分成死亡组与存活组(n=40)。死亡组即为放弃治疗与死亡患者;存活组即为存活天数在28 d以上、病情好转以及痊愈患者。对比2组患者的年龄、病史、性别、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APACHEⅡ评分(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以及生化指标等[4-5]。并分析患者的病死危险因素以及病死概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使用SPSS 13.0 软件,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取t检验与χ2检验,对单因素证明有意义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APACHE Ⅱ评分、年龄、SIRS、血液感染、动脉压方面,2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死亡单体因素对比

在对单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以后发现,MODS、APACHE Ⅱ评分、SIRS以及白蛋白是造成患者病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死亡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2。

表2 死亡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病死危险因素分析。在外科中,感染性休克也可以称之为脓毒性休克,治疗难度较大[6-7]。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危险因素,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APACHE Ⅱ评分、年龄、SIRS、血液感染、动脉压方面,2组有明显差异(P<0.05)。在性别方面,2组无明显差异。在对单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以后发现,MODS、APACHE Ⅱ评分、SIRS以及白蛋白是造成患者病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感染虽然是造成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病死因素,在机体遭到刺激以后,促进炎因子释放,机体处于持续代谢,最后会导致机体发生炎症反应,即为SIRS。白蛋白含量下降是导致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病死的主要因素。

治疗措施。对于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通常有不稳定情况存在,通常需要进行深静脉置管,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情况[8-9]。首先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把握有关指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在无菌操作期间,动态应用各项有关检测结果,有效的对临床实践进行指导,对于其他置管所引发的并发症或者是导管感染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在此基础上严密的监测SIRS数目,进而对器官功能进行保护,并展开相关治疗措施。白蛋白含量下降,是造成感染性休克患者出现病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可以给患者补充蛋白质以及生长因子,这样有助于机体的合成代谢,改善患者预后。

总之,在治疗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期间,积极地调控患者炎症反应,以根治病因为前提进行综合治疗,能使病死概率得到有效的降低。

[1] 石一杰,汪辉.参附注射液治疗ICU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2(6):100-102.

[2] 吴家玉.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9(1):144-146.

[3] 潘永贵.感染性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8(2):233-235.

[4] 李元贵,马希刚.120例严重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21(4):1156-1158.

[5] 刘涛,宁波,马宇洁.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对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6(10):1177-1179.

[6] 王征,秦俭,王长远.C-反应蛋白和血乳酸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7(19):1277-1279.

[7] 余追,周青山,邹捍东,等.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和APACHEⅡ评分的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6(3):1185-1187.

[8] 钱建鸿.生脉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28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9(31):1420-1422.

[9] 李文娟.ICU感染常见原因及控制措施[J].当代医学,2010,16(32):1199-1201.

猜你喜欢
感染性休克白蛋白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思考心电图之177》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