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与传统疗法治疗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对比观察

2015-01-05 03:17曹锦峰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8期
关键词:胃液疗程穴位

宋 毅 曹锦峰 王 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

穴位注射与传统疗法治疗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对比观察

宋 毅 曹锦峰 王 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与传统疗法进行对比,探索有效治疗PGS的方法。方法将54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取双侧足三里穴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10 mg,对照组以相同剂量的盐酸甲氧氯普胺行上臂三角肌或臀大肌肌肉注射。结果治疗2个疗程和4个疗程时,两组患者的胃液引流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胃液引流量的改善情况较为显著(P<0.05)。治疗组的痊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穴位注射治疗PGS更有利于胃肠整体功能恢复,比传统疗法效果好,而且疗程短,安全性良好。

术后胃瘫综合征 穴位注射 盐酸甲氧氯普胺 足三里 疗效与安全性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腹部手术尤其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又称之“残胃功能性排空延迟症”“胃排空障碍”等[1-2]。临床多伴有腹疼痛、胃食管反流、恶心、呕吐等症状。PGS通常持续时间较长,而且易发生误诊,延误治疗,严重者可导致机体各个系统的并发症。临床多采用包括胃肠减压、肠内外营养支持、心理治疗、应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等的传统治疗,但疗程较长,且对部分患者无效。近年来,针灸疗法包括电针、自体血穴位注射、耳穴贴压等治疗PGS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且成为治疗PGS的重要方法之一[3-4]。本院近些年来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胃手术后PGS,并对比其与传统疗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疗效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照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提出的术后胃瘫诊断标准[5]。纳入标准:1)符合术后胃瘫诊断标准;2)可以耐受针刺治疗,无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史或禁忌症;3)患者知情同意并未合并有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普通外科、针灸科和肿瘤科2008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行胃部手术后确诊为PGS的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7例。治疗组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46~72岁,平均(57.24±5.48)岁;其中胃大部切除术9例,胃癌根治术16例,胃穿孔修补术2例。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44~72岁,平均 (58.23± 6.48)岁;其中胃大部切除术9例,胃癌根治术17例,胃穿孔修补术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种类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1)常规治疗。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病情,帮助患者克服紧张恐惧心理,取得配合;禁水、禁食、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用3%温盐水200~300 mL洗胃,每日2~3次;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应用胃动力药物(包括红霉素、胃复安、吗丁琳、四磨汤等静脉缓慢滴注或经空肠营养管给药)。2)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穴。取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103,1mL= 10 mg)1 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4 mL。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5 mL注射器外接5 cm长的5号穿刺针,快速刺入皮下,然后捻转进针(20~25 mm),待穴下有酸胀感,留针10 min,回抽无血后注入药物,双侧轮流取穴。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4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穴位注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相同剂量的盐酸甲氧氯普胺行上臂三角肌或臀大肌肌肉注射,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4个疗程。用药期间注意观察相关指标,询问药物使用的顺应情况,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6]拟定,以痊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痊愈:胃管内无胃液流出,胃肠造影显示胃蠕动正常,拔除胃管后可进半流质,无恶心腹胀。有效:胃液引流量明显减少,胃肠造影显示胃蠕动稍弱,夹闭胃管有轻微腹胀、恶心,胃管不能拔除。无效:胃液引流量无明显变化,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查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胃液引流量比较 见表1。治疗2个疗程和4个疗程时,两组患者的胃液引流量较各组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胃液引流量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胃液引流量比较(mL/d,±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胃液引流量比较(mL/d,±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治疗2个疗程 治疗4个疗程治疗组 1 3 2 . 1 7 ± 3 5 7 . 0 8*△0*△对照组 4 0 7 . 1 2 ± 5 2 0 . 1 6*1 1 9 . 1 8 ± 2 0 2 . 1 3*n 治疗前2 7 1 6 8 2 . 3 9 ± 3 6 4 . 8 5 2 7 1 6 3 6 . 5 8 ± 3 7 2 . 9 4

2.2 两组肠鸣音恢复和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见表2。对照组胃功能恢复时间最短为15 min,最长为36 d,肠鸣音恢复时间最短为14 min,最长为34 d;治疗组胃功能恢复时间最短为9 min,最长为22 d,肠鸣音恢复时间最短为7 min,最长为19 d。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胃功能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较短(P<0.05)。

表2 两组肠鸣音恢复和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肠鸣音恢复和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d,±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n 胃功能恢复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治疗组 2 7 1 0 . 0 4 ± 3 . 8 5△9 . 1 3 ± 2 . 0 8△对照组 2 7 1 8 . 5 8 ± 5 . 9 4 1 7 . 1 2 ± 5 . 1 6

2.3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见表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于样本量限制,未作统计学处理。

表3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2.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未显示出与治疗方案相关的明显症状。此外患者血尿常规检查和肝、肾功能检查均显示正常,表明临床剂量下,穴位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在治疗胃手术后PGS方面相对安全可靠。

3 讨 论

手术后PGS多见于上腹部手术如胃和胰腺的手术,下腹部手术如结直肠和妇科手术后也可能发生。其原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认为可能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1)手术激活机体胃肠交感神经,一方面通过抑制胃肠神经丛的兴奋神经元而抑制胃动力;另一方面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儿茶酚胺与胃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和β受体结合,影响平滑肌收缩[7]。2)胃部手术不仅破坏了胃的完整性,同时使机体迷走神经受损,破坏了胃排空的连续统一性,导致胃排空失调。3)手术后胃肠肽类激素,如胃泌素、胃动素、胰泌素等分泌紊乱,干扰了胃部正常功能,可使胃动力减弱[8]。此外,患者手术期间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因素,术前营养不良或术后过早进食等也是造成术后胃瘫的可能原因[9]。

PGS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除了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肠内外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以外,还包括应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如胃复安、吗丁琳、西沙必利等,但疗程较长,而且对部分患者无效。此外,PGS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升高,可能也与临床医生采取保守治疗有关。董万斌等[10]研究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PGS能显著提高药物的作用,促进了胃瘫患者胃肠道动力的恢复。本研究中通过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采用穴位注射比传统疗法在治疗PGS方面较有优势。

中医学认为PGS属“胃缓”“呕吐”等范畴,当以健脾化湿、和胃降逆、理气通络,辨证施针可达预期的疗效[11]。针刺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加强胃部收缩的功效。此外,现代研究也显示刺激足三里穴会影响胃肌电活动,调节胃液分泌,促进胃的排空,起到改善胃肠动力、保护胃黏膜的作用[12]。本次研究中应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该穴,结合了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进一步证明了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更有利于胃肠整体功能恢复,与单纯肌肉注射相比,效果好,疗程短,安全性良好。

[1] 韩芳,赵兵,孟塬,等.胃大部分切除后胃瘫综合征28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618-2619.

[2] 夏春明,王建国.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75-76.

[3] 孟振,窦林,杜广中,等.电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5):321-322.

[4] 陆金英.高龄结肠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5):890-892.

[5] 秦新裕,刘凤林.术后胃瘫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7):441-442.

[6] 陆忠,魏文广.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1):1020-1021.

[7] 何立,邹传胜.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0,18(7):45-46.

[8] 宋瑞,郭兰栓.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术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13(2):158-159.

[9] 王敬.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1):147-149.

[10]董万斌,刘斌,罗冰清,等.盐酸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手术后胃瘫综合征随机对照观察[J].针刺研究,2014,39(5):406-409.

[11]李艳,范晓萍,郭雄波,等.穴位注射治疗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113-114.

[12]吴焕淦.针灸疗效与穴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11):1452-1457.

R245.9+5

A

1004-745X(2015)08-1455-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8.052

2015-03-03)

猜你喜欢
胃液疗程穴位
烧心——嚼花生调胃液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胃液为什么不会溶解掉我们的身体
新生儿胃液PH值检测在胃液细菌培养中的意义
夏季穴位养心
治前列腺增生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吃饭时喝水会不会影响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