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交替外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1-07 05:12马爱兰陶金镯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1期
关键词:索状静脉炎色素

马爱兰,陶金镯

(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甘肃 天水 741020)

化学治疗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经静脉给予化疗药物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而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导致的静脉炎又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有近80%的化疗患者发生程度不等的静脉炎[1]。近年来化疗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同时患者需要多次化疗,因此由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局部静脉反复穿刺、静脉留置针等造成的机械性损伤,极易导致局部静脉发红、疼痛、色素沉着、硬化呈条索状等,给治疗带来困难,也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并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静脉损伤程度也不断加重,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为了进一步研究如何减轻化疗药物所引起的静脉炎,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我科提出以喜辽妥与湿润烧伤膏交替外敷,每日两次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经临床观察,发现该疗法对化疗性静脉炎既有预防作用又有治疗作用,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具有创新性、有效性、实用性,为癌症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创造了条件,值得临床推广,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经外周静脉给药的137例化疗患者,男性67例,女性70例,年龄4~71岁,平均年龄50.7岁。病种:贲门癌、乳腺癌、小B细胞淋巴瘤、胃癌、直肠癌、食管癌、急性白血病、结肠癌、肺癌。使用化疗药物:紫杉醇、顺铂、表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多西他赛、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吉西他滨、依托泊苷。采取双盲法分为两组,两组病种、化疗药物、护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 临床表现

经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后,出现局部不适、轻微疼痛,进而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并沿静脉走向出现红线,严重者出现色素沉着,触之呈条索状,排除药物外渗可能。

3 化疗性静脉炎分型标准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INS)2 000分级标准将静脉炎分为4级。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色素沉着,可触摸到结节;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2.54 cm,有脓液流出[2]。

4 处理方法

4.1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

原则上应选择上臂弹性好、粗直的血管,避开关节、神经、韧带及静脉瓣,化疗期间禁止穿刺部位局部热敷,一般不宜用下肢静脉注射,采用交替注射法,勿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否则易使血管受损,常规采用24#一次性静脉留置针。

4.2 两组预防方法

两组均从第一次化疗开始,按计划处理,具体为:研究1组化疗期间应用喜辽妥与湿润烧伤膏交替外敷,在穿刺点上方约2 cm处,每日两次;对照1组每天在化疗前后局部外敷新鲜土豆片,每日两次。

4.3 两组治疗方法

将采取预防措施后仍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分为两组,研究2组应用喜辽妥与湿润烧伤膏交替外敷,每日两次;对照2组每天外敷新鲜土豆片,每日两次。

操作前做好评估并告知患者操作的方法、流程、目的及意义,定期进行效果观察。

5 评价方法

5.1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血管弹性好,无静脉炎的临床表现。有效:血管弹性较好,为1级静脉炎的临床表现。无效:血管弹性差,为2级、3级、4级静脉炎的临床表现。两组均于完成3个疗程后评价。

5.2 化疗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痊愈:疼痛消失,局部组织无红肿,色素沉着、静脉条索状消失;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色素沉着明显减轻,局部组织红肿及静脉条索状面积明显缩小;有效:疼痛减轻,色素沉着减轻,局部组织红肿及静脉条索状改变、减退;无效:局部组织仍有红肿热痛、色素沉着,硬结无好转。两组均于治疗7 d后进行评价。

6 结果

6.1 预防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化疗性静脉炎预防效果比较

结果表明,研究1组化疗性静脉炎预防有效率为100.0%,对照1组为6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表明喜辽妥软膏与湿润烧伤膏局部交替外敷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

6.2 治疗效果(见表2)

表2 两组化疗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比较[n(%)]

结果表明,研究2组与对照2组化疗性静脉炎治疗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喜辽妥与湿润烧伤膏局部交替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

7 讨论

(1)由于化疗药物均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因此进入血管后的毒副作用和局部静脉反复穿刺、留置针等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均为引起化疗性静脉炎的原因。①直接毒性作用:化疗药物作用于细胞代谢周期的各个阶段,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和组织亦有一定损伤,可以使血管内皮细胞坏死脱落[3]。②反复的机械刺激和损伤:由于患者需要多次化疗才能达到治疗效果,长期反复静脉穿刺和输液使静脉内膜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静脉内膜炎。③药物刺激:药物浓度高,个别药物输入速度快,超过了血管缓冲应激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均可使血管内膜受刺激并导致静脉炎。④操作不当:如化疗期间局部热敷,使药物未能及时进入大血管而在穿刺部位吸收;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未及时进行局部血管保护或操作方法不当等。上述各因素均易导致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引起局部静脉发红、疼痛、色素沉着、硬化呈条索状等,造成静脉通道建立困难,给治疗带来困难,也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

(2)喜辽妥又名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是具有麝香草酚气味的乳剂型白色软膏,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多磺酸粘多糖(组织性肝磷脂),它通过作用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融解系统而发挥抗血栓形成作用;通过抑制各种参与分解代谢的酶以及影响前列腺素和补体系统而具有抗炎作用;通过促进间叶细胞的合成以及恢复细胞间物质保持水分的能力促进结缔组织再生,能防止浅表血栓形成,促进其吸收,阻止局部炎症发展和加速血肿吸收。

(3)湿润烧伤膏商品名为美宝湿润烧伤膏,是中药制剂,为浅棕黄色至深棕黄色的软膏,具麻油香气,其主要成分是黄连、黄柏、黄芩、地龙、罂粟壳。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毒、止痛、生肌,常规用于各种烧、烫、灼伤。中医认为化疗性静脉炎是指输液过程中的穿刺和留置针致局部脉络血行不畅,血瘀阻滞,不通则痛;气血不畅,津液输布受阻肿胀,瘀血内蕴,蕴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其发热机理为气滞血瘀,毒结凝滞于血脉致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治疗应以清湿热、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为主。故我科扩大湿润烧伤膏的应用范围,将其与喜辽妥软膏交替外敷,用于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

(4)研究1组与研究2组应用中西药交替外敷,其中喜辽妥软膏能防止浅表血栓形成,促进其吸收,阻止局部炎症发展和加速血肿吸收。湿润烧伤膏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的作用,二者交替使用达到了优势互补的目的,提高了药效,扩大了药物的适用范围,达到了既预防又治疗的双重效果。

(5)对照1组与对照2组采用新鲜土豆片外敷,马铃薯系薯类食物,属茄科植物,含有大量淀粉、各种盐类及龙葵素等。龙葵素有缓解痉挛、减少渗出的作用,局部外敷有消肿止痛作用。中医认为马铃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马铃薯中的茄碱能够降低组织渗透性,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和抗组胺作用而具有消炎及抗过敏作用。但临床效果观察及对比研究显示,采用中西药交替外敷对防治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更显著。

猜你喜欢
索状静脉炎色素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六)
色素热舞
“听话”的色素
按大陵穴拯救“鼠标手”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一例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
天然色素及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