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与苗药面膜合治黄褐斑23例

2015-01-09 08:18王志琼
江苏中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苗药黄褐斑面膜

王志琼

(黔东南州中医医院,贵州凯里556000)

针刺与苗药面膜合治黄褐斑23例

王志琼

(黔东南州中医医院,贵州凯里55600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苗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美容针围刺面部黄褐斑区,毫针刺曲池、外关、合谷、血海、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穴,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苗药面膜治疗每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3例中,基本治愈13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65%。结论:针刺与面膜合治黄褐斑临床疗效显著。

黄褐斑 针刺疗法 苗药面膜 皮损面积评分 皮损颜色评分 面部

近年来,笔者采用美容针局部围刺、毫针刺四肢部穴位,结合苗药面膜治疗黄褐斑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均为2013年10月到2014年4月本院针灸康复科及皮肤科门诊就诊的面部黄褐斑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55岁,病程0.5~30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12月制定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1]:(1)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及鳞屑;(2)无明显自觉症状;(3)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4)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5)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1.3 纳入标准 (1)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愿意接受治疗和观察的女性患者,并签署知情书;(2)年龄18~60岁;(3)近2月来未使用其他西药、激素、中药汤剂等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1)合并有其他皮肤类疾病者;(2)药物及皮肤手术后出现的黄褐斑者;(3)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等脏器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4)不能长期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 面部黄褐斑区域用0.18mm×7mm美容针局部围刺,留针30min;毫针刺曲池、外关、合谷、血海、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穴,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以局部感觉酸胀麻为最佳,每隔10min行针1次。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面膜 用我院自制的打粉苗药粉末加纯净水调匀后,均匀敷于患者颜面部黄褐斑处,每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评分方法 皮损面积评分:0分为无损;1分为面积<2cm2;2分为面积2~4cm2;3分为皮损面积>4cm2。皮损颜色评分:0分为正常肤色;1分为淡褐色;2分为褐色;3分为深褐色。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3.2 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评分下降指数≥0.8;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评分下降指数≥0.5;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浅,评分下降指数≥0.3;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评分下降指数<0.3。[1]

3.3 治疗结果

3.3.1 临床疗效 23例中, 基本治愈13例(56.52%),显效7例(30.43%),好转2例(8.69%),无效1例(4.34%),总有效率为95.65%。

3.3.2 皮损面积、皮损颜色评分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皮损面积、皮损颜色评分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皮损面积、皮损颜色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评分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皮损面积2.42±0.950.93±0.32*皮损颜色 2.78±0.71 0.87±0.44*

4 讨论

黄褐斑是一种内分泌性疾病,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黑素细胞中黑色素过量表达和代谢障碍,沉淀在皮肤基底层而形成,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及身心健康[2]。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由于其发病机理不清,临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其临床表现为黄褐或深褐色斑片皮肤损害,常对称分布于颧颊部,可累及眶周、前额、上唇和鼻部,边缘一般较明显[3]。无主观症状和全身不适。色斑深浅与季节、日晒、内分泌因素有关。精神紧张、熬夜、劳累可加重皮损。

黄褐斑属于中医学“肝斑”范畴,如《诸病源候论》曰:“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人或痰饮渍脏,或腠理受风,或血气失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肝。”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不荣于面,或脾失健运,痰饮内生,浊气上渍于面;肾精不足,精血不能上荣于面,皆可导致本病的发生。西医学认为此病的发生与体内内分泌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因素影响黑素细胞合成黑素,有研究表明女性黄褐斑发病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A轴)紊乱有关[4]。临床上妇女在怀孕期间及服用避孕药引起的黄褐斑一般都与内分泌失调相关,大量患者在患本病同时还兼有女性生殖器官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等。另外,肝脏病、甲亢等也与内分泌因素有关[5-6]。

本治疗方法采用面部斑片局部围刺,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针刺四肢部穴位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激素分泌功能紊乱有良性调整作用。诸穴合用,既治在标之色素沉着,又调内在之脏腑气血。苗药面膜制作采用中医古代名方“淡斑敷”中常用的当归、桃仁、白芷、绿豆、白茯苓、白及各等量,玫瑰精油3滴,粉碎后,加入具有特色活血化瘀作用的苗药等量再次粉碎,加纯净水调制均匀,外敷于面部黄褐斑及其周围5cm处。当归、桃仁及苗药可活血化瘀淡斑;白芷、绿豆、白茯苓、白及美白润肤;玫瑰精油活血淡斑、美白活肤、保湿润肤。美容针结合苗药面膜采用内外调治的手段,改善机体的内分泌紊乱,为黄褐斑临床治疗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式。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

[2] Pawaskar MD,Parikh P,Markowski T,et al.Melasma and its impact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if life in Hispanic women.J Dermatolog Treat,2007,18(1):5

[3] 杨庆琪,赵广,徐应军,等.黄褐斑180例临床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6):349

[4] Bernastein EF,Ferreira M,Anderson D.A pilot investigation to subjectively measure treatmenteffectand sideeffect profile of non-ablative skin remodeling usasing a 432mm,2ms pulse-duration laser.J Cosmet Laser Ther,2001,3(3):137

[5] Constin GE,Birlea SA.What is the meaanism for melisma that so commonly accompanies human pregnancy. IUBMB Life,2006,58(1):55

[6] Moin A,Jabery Z,Fallah N.Prevalence and awareness of melisma during pregnancy.Int Dermatol,2006,45(3):285第一作者:王志琼(1979-),女,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美容减肥。26965718@qq.com

编辑:华 由 王沁凯

R758.420.5

A

1672-397X(2015)02-0061-02

2014-07-04

猜你喜欢
苗药黄褐斑面膜
雾面膜
苗药“活络汤”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苗药痛风方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苗药阿锐布提取物对实验性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近10年我国苗药的研究进展
面膜里的新乾坤
哈哈镜 面膜
面膜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