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的渗透作用

2015-01-09 10:59俞长虹
黑河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方程式滤液产物

俞长虹

在高考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复习内容向学生呈现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掌握化学知识点,培养解题思维,理清复习思路,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一、有序思维的渗透

有序思维是高中化学解题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解题方法,对提高解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进行化学总复习时,应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要采用发展的眼光掌握化学规律,以便在解题时应付自如,不至于思维混乱。

例1: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其安全气囊中发生一定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下列正确判断的是(  )

A、生成42.0L N2(标准状况)

B、有0.250mol KNO3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物质的量为3.75mol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电荷质量守恒定律,依据题中的方程式可知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之比为15:1,因此当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时,生成N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16mol×1.75mol/(15mol-1mol)]×22.4L?誗mol-1=44.8L,故A项错误;参加反应的KNO3被还原(B项错误),利用方程式知生成16molN2时转移10mol电子,结合前面分析知反应生成2molN2,因此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2/16=1.25mol,C项正确;利用方程式,结合前面分析知当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时,被氧化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0mol,因此该反应被氧化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0mol×1.75mol/14mol=3.75mol,D项正确。根据分析可得到:正确选项为CD。

二、以强制弱思维的渗透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糟泥。”这种弱肉强食的规律同样在化学领域中适用。在高考化学中常遇到“以强制弱”的反应现象,这就需要学生在解答过程中遵循该规律,化拙为巧。

例2:将等量的CO2通入到同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一元弱酸盐溶液中,可以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CO2+2NaB+H2O=Na2CO3+2HB;CO2+NaA+H2O=NaHCO3+HA。分析HA与HB两者在水中电离出的H+关系为(  )

A、HB较强       B、HA较强

C、两者都一样      D、无法比较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强酸制弱酸的应用。由题意可得:通入等量的CO2,但在两种溶液中所转化的产物却不同:与NaB反应生成的产物为Na2CO3,与NaA反应所生成的产物为NaHCO3。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得到:HA、HB的酸性分别强于、弱于HCO3-的酸性,从而电离出的H+的HA强于HB。因此,正确选项为B。

三、物质自发稳定思维的渗透

所谓物质自发稳定思维是指应遵循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规律,并倾向稳定方向而发展。如:化学中恒容等效平衡问题的条件,则体现了自发稳定规律,即只有在物料相等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相同平衡状态的效果。上文中所介绍的有序反应及以强制弱同样体现出自发稳定的发展规律。

例3:已知实验:①0.1mol?誗L-1AgNO3溶液和0.1mol?誗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mol?誗L-1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mol?誗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1-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葑Ag+(aq)+Cl-(aq)

B、滤液b中不含有Ag+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其沉淀转化的本质。A、绝对不溶的物质没有,难溶物质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故正确;B、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滤液中含有Ag+,故错误;C、D选项沉淀由白色变为黄色,说明生成AgI,反应向更难溶的方向进行,故正确。此题答案选B。

四、逆向思维的渗透

逆向思维是指不按常规和因果顺序来,不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而是“反其道而思之”,由果到因,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

例4: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可能是( )。

A、9∶4  B、1∶1  C、7∶6  D、6∶7

解析:本题涉及的反应多,数据多,计算繁琐,易于出错。如果能把握住最终固体增重14g到底为何物则非常简单。在这里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由反应2CO+O22CO2,2Na2O2+2CO2?襒2Na2CO3+O2可推得CO+Na2O2?襒Na2CO3,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为原来CO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质量为14g,O2的质量为12g,O2和CO的质量比为12:14=6:7,故选D。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方程式滤液产物
长填龄渗滤液MBR+NF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的DOM化学多样性
某渗滤液收集池底部防渗层鼓包的分析与治理
挑战一级方程式
进水pH对MBR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的影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青年编委会
教养方程式
天然产物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DT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远志水解产物的分离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