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儿童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附96例报告)

2015-01-11 07:23吴美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雾化出院支气管

吴美蓉,邱 波

(黄石市第五医院儿科,湖北 黄石 43500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易演变成慢性反复性发作。近年来,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目前,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法仍是长期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但是,治疗过程中患儿常常出现非依从性而影响治疗效果。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现对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持续的护理干预,使患儿能够较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哮喘的复发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7 月至2014 年7 月在我科住院的96例支气管哮喘儿童,其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1~14 岁。诊断标准参考《实用儿科学》儿童哮喘标准[1]。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

1.2 方法 来我院住院的患儿在雾化吸入治疗时采用喷射式雾化吸入器。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由专业护理人员为患儿和家长播放正确使用雾化器的视频,然后讲解并规范示范雾化器的使用,详细讲解使用中易出错的环节。指导患儿及家长正确操作雾化器,在旁陪同指导,随时更正错误,以保证有效药液的足量吸入。患儿在出院后,坚持雾化吸入对于哮喘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依从性较差,因此专业护理人员与家长的配合有利于患儿的恢复。护理人员需要为患儿家长解释气雾剂使用的必要性,解除对激素的误解,使家长充分了解和信赖雾化吸入疗法;同时,确保家长可以正确使用雾化器以帮助患儿。

1.3 调查项目 采用呼气峰流速仪分别在患儿雾化吸入前后30min 测量呼气峰流速(PEF)值,连续重复3 次,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

我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出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进行随访1 年,调查患儿出院后哮喘的用药依从性、急性发作情况及住院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48例中依从性好的27例(56.3%),观察组48例中依从性好的39例(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P <0.05)。

2.2 两组患儿雾化吸入前和吸入后30min 呼气峰流速值比较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呼气峰流速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呼气峰流速值比较()

表1 两组患儿呼气峰流速值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P <0.05

2.3 两组患儿出院后支气管哮喘复发情况比较调查结果,1 年随访过程中,观察组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出院后哮喘复发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患儿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

3.1.1 患者因素 儿童患者年龄较小,对于雾化器的操作有着本能的反抗,缺乏持续力和忍耐力,常不愿意配合治疗。有部分患儿不会深呼吸,不能将药液有效地吸入,或是吸气过于用力,引起刺激性咳嗽,因此不能确保足够药液的有效吸入[2]。

3.1.2 家长因素 部分家长对雾化吸入的认识不够,或是对激素治疗存在误解,形成“恐激素心理”[3]。家长常常不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在得到规范治疗之后能够有效地控制其发展,随年龄增长能够完全缓解甚至治愈。另外,由于家长对患儿的溺爱,常导致治疗过程的中断。

3.1.3 医护人员因素 如果护理人员并未接受正规的培训,则不能正确指导患儿如何使用雾化吸入装置而导致治疗失败。

3.2 护理干预对患儿哮喘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3.2.1 帮助患儿及家长提高认识 作为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及不同人群的家长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其了解哮喘的有关专业知识和雾化吸入治疗的必要性,帮助患儿提高依从性。护理人员应消除家长对激素治疗的恐惧,使其认识到长期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及患儿树立治疗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患儿治疗。

3.2.2 护理人员正规的示范 雾化吸入疗法目前仍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疗法[4]。专业护理人员应加强专业培训,向患儿和家长正确示范哮喘雾化吸入治疗的技术,在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帮助患儿正确积极地配合治疗。本研究调查显示,在患儿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实施持续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3.2.3 建立资料档案及随访记录 由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过程较漫长,建立患儿的资料档案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时了解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在患儿出院前预约患儿的复诊时间,保证长期的规范治疗。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进行定期随访,在随访的过程中检查用药方法是否正确,了解并记录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以及因此就诊或住院的次数和情况。本研究调查显示,在患儿出院后,进行随访调查有助于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减少患儿哮喘复发的次数。

总之,支气管哮喘患儿在雾化吸入性治疗中依从性较差,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持续的专业护理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大大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使患儿在坚持长期、规范、个体化的吸入性治疗后,有效地控制哮喘病情进展,减少复发次数,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31

[2]姜群,姜如萍.养驱动压缩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32例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701

[3]张超,李晶,孙阳,等.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09,30(12):1078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分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2):132

猜你喜欢
雾化出院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曲霉与支气管扩张症研究进展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