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探索

2015-01-13 09:29李晓明谭辛夷
关键词:基础知识习题分层

李晓明 谭辛夷

(大连海洋学校 辽宁大连 116023)

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探索

李晓明 谭辛夷

(大连海洋学校 辽宁大连 116023)

随着高校扩招、普高升温,职业学校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下滑的问题日益突出。生源质量下降不仅表现在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方面,还表现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接受能力、行为与心理等方面。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尤其薄弱。很多学生在初中就放弃不学了,一提数学就头疼,厌学思想严重;没有放弃学习的基础也很差。最后造成学习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差的吃不了,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教与学的矛盾日益加大。部分学生由此失去学习兴趣,丧失学习自信心,进而导致厌学、弃学的人数增加。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结合目前数学教学改革方向,做以下分层次教学实施探索。

一、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次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分层次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掌握所学内容所必需的学习时间以及给予个别指导的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层次教学就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二、分层次目标教学的教学过程要求

1.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分层。分层的方法:一是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情况由教师进行分层。二是依据学生自己的愿望分层。三是结合学生的愿望、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不论用何种方法分层,最应注意的是要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理解分层的目的和作用,明白分层教学的益处,避免低层次学生产生自卑感,增加厌学情绪。同时,鼓励学生进入高层次学习,完成高层次的作业。

2.教学内容分层:A、B、C生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相同。在此基础上,A生着重于提高,B生着重于理解,C生着重于模仿。A生由于能较快地掌握基础知识,所以能有较多的时间用于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拓宽知识面;B生的教学则以教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重点;C生的教学则以教授基础知识为主,此外,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补缺、补差。

3.教学目标分层。分层确定教学目标.这是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在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大纲要求、教材特点确定好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面对职业中专学生的现实情况,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尽可能适当降低要求,放低起点,使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多数学生对所学内容能了解和进行简单应用即可,无须也不可能达到灵活掌握的高度。要确定好复习巩固旧知识的教学目标,在学习新知识时补习旧知识,实施以新带旧的教学方法。

4.教学方法分层:根据A、B、C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A生以“启发——研究——讨论——自学”为主要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生则采用“启发——研究——讨论——讲解”为主要方法,目的是教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C生则采用“低起点,多反馈,段段清”的方法,使学生能学得进,跟得上,感兴趣。

5.数学教学内容组织和例题、提问等设计的分层次。要按数学每节课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综合要求合理组织数学教学内容,如对C层次的差生,教学内容宜低起点,有梯度,要照顾其最近发展区。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

6.数学课堂练习题和作业题的分层次。在数学分层次课堂教学中,要求按照分层次数学教学目标,以及学生不同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来设定数学分层次的课堂练习题和作业题。

7.分层练习。练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复接触和重复反应,能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对教师来说,练习能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以便随时调整教学。同时,练习也是一种强制措施和激励手段,布置了作业,学生就有完成作业的压力,就会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完成了作业,就说明自己的学习获得了成功,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此,学生能否完成练习与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分层教学的学生练习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课外作业都应设计成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与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相适应。对于C层次的学生,设计一些基础习题,让学生能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一些与课堂例题近似的简单习题,题量稍多。对B层次的学生,设计一些基础练习和发展性练习,完成一些较课本例题稍有变化、变式、难度稍大的习题,题量适中。对A层次的学生,增设一些综合性练习,完成一些灵活运用方面的习题,题量要少。

8.作业分层。作业不能一刀切,对于A层次的学生应该加大训练量,争取每日都有相应教学内容的提高题;在B层次布置作业时,则掌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兴趣、夯实基础的原则;对于C层次的学生,老师布置的作业数量就较少而且难度是较低的,但C生对知识的掌握不能通过一次的作业练习就悟通、理解,还应有一个重复再练的过程。

9.分组学习和分层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和调动各层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由同桌和前后桌四人分成一组,也叫“合作小组”,每组基本含有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为课上讨论,或课下互相帮助作好准备。具体排座如下:(以10船修为例)

?

班级分成8个小组,以A层学生为组长,发挥A层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小组竞赛激发B、C层次的学习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习题分层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清律的基础知识
有趣的分层现象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