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2015-01-13 08:50熊堂容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思想品德趣味性

熊堂容

摘要: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牛体育素养,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目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以育人为根本,以育体为己任,具有鲜明的教育性。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抓好体育教学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促进他们文化课学习必备的物质条件。处理好体育与德育、智育之间的关系,融德育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更有助于实现全面发展合格的中学人材的培养目标。本文想就此作一探讨。

关键词:中学体育;德育;渗透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278-011.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中学体育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首先,中学生参加体育的目的性、自觉性在逐渐增强,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由间接向直接方面转化,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不断提高;竞争意识强烈。并且,学生在运动中偏好于极限强度的负荷,喜欢有明确规则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学生的体育兴趣及运动能力发展个性化增强,与小学体育相比,明显出现两极分化;另外,伴随性意识的阶段性发展,在中学生时期,男女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出明显的从儿童期两性界限不分明到开始排斥,又发展到少年后期有意识接近。针对中学生的特点,研究中学体育中的德育教育途径是当代学校体育与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2.结合体育教材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与德育又可称之为育体与育心,育体就是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这是体育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育心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内容与形式的身体练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指结合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团结、助人、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维护公德的品质等。对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前我们主要侧重于意志品质方面,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要求人们所具有的创造力、竞争力和意志力等心理品质均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因而,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同时兼顾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品质的培养。体育教学不同于一般教学过程,它除了具有一般教学过程的讲述特点外,还具有其固有的特点,即主要是通过身体活动实现育心目的。在体育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处于运动之中,我们称其为动态性。同时,体育课一般在室外操场进行,具有活动空间大,干扰性强和突发事件多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行为特征容易表现出来,各种思想随时可以暴露,因此具有不同于课堂教学环境的特殊性。体育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因素。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把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利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一些小型的体育比赛如拔河、篮球、排球比赛等,通过比赛规则来培养学生的规范行为在春天组织学生爬山、郊游,可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奋发进取的精神,冬季开展中长跑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球类运动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作风、团结友爱的精神和竞争力,韵律操、健美操能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和陶冶美的情操及审美能力;配合学校及团组织,开展以班为单位的各种竞赛活动,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等。在体育教学中,要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重视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识和行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培养。

3.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挖掘

3.1为人师表的榜样性因素。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让他们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它还具有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的作用。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师为人师表,不仅可以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还能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树立体育教师的良好形象,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品德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2“三育”的整体性因素。全而发展的合格人才需要德、智、体全而发展,其中健康的体质是智育和德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体育还可以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发展。首先,体育可以促进德育的发展。通过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热爱集体、服从组织、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等意志品质,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其次,体育可以促进智育的发展。坚持经常的体育锻炼,可以保证大脑的能源物质与氧气的充足供应,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通过体育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全而的观察能力、良好的记忆力、灵活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等,能使学生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德、智、体这“三育”是一个整体,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3.3“三性”的激励性因素。有专家指出,如果体育教学中具有“趣味性”“竞赛性”和“多样性”,教学就会变得高效。因为这“三性”符合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的要求,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①趣味性。首先,趣味性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比如“向袋鼠学起跑”“向跳蚤学跳高”等寓教于趣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其次,趣味性还体现在教师的语言上。教师风趣生动的语言,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具有激励和鼓动的作用。②竞赛性。根据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依据学情合理地运用竞赛手段,可有效地增强他们的锻炼热情。比如学习快速跑时,如果每节课都采用直线跑等几种常见的方法,学生的兴趣就会逐渐减退。而在组与组、队与队之间开展“迎而接力跑”“圆周接力跑”“让距追逐跑”等竞赛,课堂将会出现大家力争上游,积极进取的热烈场而。③多样性。中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兴奋点”“关注点”较容易转移,如果教学形式单一,或者让他们过多地重复一个单调的动作,他们容易反感。因此,无论教法方式还是教学内容都应该具有多样性。“趣味性”“竞赛性”和“多样性”在教学上的有效运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品德具有激励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靠教师常年累月的辛勤劳动,并将德育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奏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完善他们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侯宪国.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中国学校体育.2004.2.

[2]王司宇.中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五法.中国学校体育.1999.3.

[3]刘光玉.中学体育游戏中的德育渗透.贵州教育.2005.21.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思想品德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