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5-01-15 18:40岳琴英
甘肃教育 2014年23期
关键词:倾听能力创设情境习惯

岳琴英

〔关键词〕 学生;倾听能力;创设情境;方法;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3—0042—01

倾听时要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倾听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修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倾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一、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的分布情况也不同。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乐于倾听。新教材中引入了很多小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创设情境。

二、教给方法,学会倾听

教师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让倾听成为一种能力,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在倾听中以情悟情,以心教心。

1.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学生的习惯能从教师的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学生发言时,教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回答得对还是错,流畅还是吞吞吐吐,教师都不应该打断学生发言。这样一来,既达到了师生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教师的倾听给学生树立了可感的榜样,学生才会慢慢养成倾听的习惯。

2. 养成习惯,用心体会。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听同学发言前,猜猜他会说些什么,发言中找找他的观点与自己的不同之处,想想其讲话的重点是什么,答案是否完整,针对他人的发言该如何给予评价。在倾听同学发言时,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分析他们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以及不足。

3. 耐心倾听,礼貌等待。听教师讲课和同学发言都要听完整、听仔细,要认真倾听发言者的每一句话,听清他们说话的语调,注意他们的动作和表情。当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并使学生懂得真正的倾听是一种礼貌、尊重和理解。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发言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能从别人的言语中受到启发,使自己变得更聪明。

三、强化训练,养成习惯

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练出来的。由于学生年龄小,心理不稳定,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倾听这项任务就显得尤为艰巨。因此,教师要怀着一颗真诚对待学生的心,秉持一种正确的心态,耐心地对待学生的错误,诚心地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反复抓、抓反复,让倾听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本能。

1. 小组合作,有效训练。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过程。聆听别人的交流才能从中发现、领悟和创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安排有效的训练,让学生练习倾听,掌握倾听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倾听的习惯。

2. “听”“说”结合, 强化训练。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而“说”多少又体现他“听”多少。因此,要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要检查学生是否注意听,可以让学生重复别人的话,或让学生就某个同学的言论、想法进行评价。

3. 长期坚持,形成习惯。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播下性格,收获命运。” 良好的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学生进步的阶梯,而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长期坚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配合其他任课教师,共同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总之,倾听是把金钥匙,它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交流空间,教师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使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学生学会了倾听,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倾听能力创设情境习惯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培养倾听能力,强化综合素质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