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改编曲中装饰音的丝竹韵

2015-01-15 08:30刘敏
艺海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丝竹装饰音韵味

刘敏

〔摘要〕江南丝竹在200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优秀的丝竹乐钢琴改编曲就已经诞生。这些为民众所熟知的音调被移植到钢琴上,在装饰音的巧妙辅助下,放射出新的光芒。本文试图通过对装饰音的多角度分析,加深对丝竹音乐钢琴改编曲的理解。

〔关键词〕装饰音丝竹器乐钢琴改编曲

“一曲丝竹心已醉,梦听余音夜不寐。内中奥妙谁得知,仙乐霓裳人间回。”江南丝竹音乐以其“小、轻、细、雅”的艺术特色闻名于世,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一脉门派,在当代钢琴音乐改编者手中得到继承和发扬,放射出新的光芒。刘庄的《三六》、黎英海的《夕阳箫鼓》堪称经典之作。而浏览诸多中国钢琴改编曲目,单从谱面就不难发现丝竹乐改编曲的一个共同特征:纷繁的装饰音运用,且不乏特殊形态者。

装饰音是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及某些旋律型的特别记号。在世界音乐中装饰音以多变的形式广泛存在,点缀着各类音乐甚至主导着音乐风格的形成。在我国以线性思维为主的传统音乐中,装饰音更是常用的艺术加工手法。随着钢琴的传入,线性思维和多声思维交流、碰撞、融合,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气质。而装饰音作为创作手段,在中国钢琴作品中大量巧妙的运用,是民族气质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丝竹乐钢琴改编曲中,装饰音的大量运用无疑对全曲的外在效果和内在精神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改编者对原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一、变幻间可窥箫管弦索

江南丝竹是由长江流域民间的“吹打”、“细乐”、“丝竹”、“清音”等合奏形式演变、发展而来,乐队中箫管弦索各自演奏技法不同,又都尽量发挥不同性能,从而使合奏中的每一件乐器都具有最佳的表现力。而钢琴曲的改编者借助大量的装饰音在黑白键上、十指之间尽显吹、拉、弹、滑、扫、滚、顿、打等丝竹乐器技巧,使得钢琴不负“乐器之王”的美誉。

琵琶是江南丝竹乐中最主要的弹拨乐器,它珠落玉盘般清晰的音色,丰富的演奏技巧在平稳悠长的丝竹旋律中起到了润饰加花的作用。在钢琴改编曲的装饰音中,对琵琶技法的模仿最丰富,涉及扫弦、轮指、滚拂、吟、擞等。尤其是黎英海创作的《夕阳箫鼓》,虽为丝竹乐改编曲,但借鉴了琵琶曲《浔阳夜月》的音乐。在引子部分,就有对琵琶扫弦技法进行模拟的复倚音(例1)。中间各段多次用到的正反琶音,由于和弦音源于琵琶定弦Adea而被称为琵琶和弦,更是形象的复制了琵琶的扫弦技法(例2)。而琵琶的轮指技法,则被处理为颤音(例3)。在最后的尾声段落里,还有对琵琶技巧“擞”的模拟,通过倚音奏出琵琶虚音的细腻韵味(例4)。

二胡在江南丝竹“三丝”中占着主奏地位,拉弦乐器的婉约气质使它在丝竹乐中承担着起承转合与情绪发展的重要作用。虽然在丝竹合奏的钢琴改编曲中未见较多着墨,但从储望华所作的《二泉映月》中,我们可以窥其身影。如例5中,三度倚音模仿出了二胡滑音的技法,而其后的7连音则是模仿的打音技巧。例6中三处波音,形象的体现了二胡左手抹弦右手运弓的协作技巧。

箫在丝竹文曲中有着几乎与琵琶同等重要的作用,它同样也得到了钢琴改编曲作者的厚爱。如《夕阳箫鼓》的引子部分就用几个相同结构的复倚音模仿了箫的叠音吹奏技法(例7)。

二、纷繁中可闻清音细乐

“糯胡琴,细琵琶,脆笛子,暗扬琴,十里听到凤凰箫,五里传出三弦声。”从老艺人的口诀中我们不难看出丝竹乐队的音色之丰富。“就乐器而言,钢琴的音色是单一的。但通过不同的演奏法,不同的触键,不同的踏板用法以及音区、音量等方面的对比,完全可以产生不同音色的联想。像弹《夕阳箫鼓》时,演奏者的脑子里应该有笛、箫、琴、筝、琵琶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音色。”黎英海的这段话给许多演奏者以启迪,同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践行了这一观点,通过大量的装饰音模仿箫、琵琶、筝、鼓等乐器的音色,拓展了钢琴的表现力。

例如在短短几行的引子部分就模拟了多种乐器的音色。开头用类似琵琶轮指的同度倚音奏出由远及近的鼓声;随后而来的古筝音色如行云流水,刮奏移植到钢琴上转为连绵的琶音,清亮而华丽;最精妙的当属箫声,八度倚音后缀颤音奏出的箫声空灵、悠长、宁静。在水深云际与回澜拍岸的段落中,密集出现的右手颤音把箫的音色展现的淋漓尽致,使人不由联想到水中浪花时而细碎时而剧烈,展现了落日余晖中的江水动态之美。

三、巧思妙用方显韵味悠长

二胡、琵琶、扬琴、笛、箫、笙,这些乐器长于演奏细腻婉转的腔音,而钢琴只能演奏直音。在发音持续过程中,音高发生变化的单个乐音称“腔音”。在持续过程中,音高始终不变的单个乐音称为“直音”,钢琴上的一个键弹奏出来的音就是直音。为了在钢琴的异键间模拟滑进式的音高变化,在中国钢琴改编曲中,每一个装饰音都彰显着作曲者中西合璧的艺术功力。

改编自然是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而仅有对乐器与音色的单纯模仿必然是不够的。“韵”是传统音乐的灵魂,古筝演奏中就有“以韵补声”的说法,巧妙地装饰音运用可以使改编曲旋律更动感,风格更民族化,韵味更悠长。

刘庄改编的《三六》原是江南丝竹名曲,从简谱总谱看来(例8),引子部分并不复杂,开篇即是乐队大齐奏。而改编曲的引子部分(例9)乍看复杂许多,但一弹便知作者用心,32分音符的三个八度上行复倚音是由琵琶和弦分解而成,不喧兵夺主又在不经意间带入了主音,气势上不似丝竹般欢腾,却带来了另一番高远的韵味。

相对于《三六》欢腾的亮相,《二泉映月》的悲情直至曲尾似乎都未诉尽。储望华改编的《二泉映月》另辟蹊径,将常人热衷的散板从曲首移至曲尾(例10),并辅以泛音、和弦倚音装饰,加上ppp的力度以及延音效果,把听者的思绪带入无尽的空旷与虚幻中,回味无穷。

江南丝竹在200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优秀的丝竹乐钢琴改编曲就已经诞生,这些为民众所熟知的音调被移植到钢琴上,在装饰音的巧妙辅助下,丝竹音乐的精髓得以保留。透过黑白指尖领悟丝竹韵味,老树开了新花,而新旧之间如何精准把握,自然不能仅仅局限于乐谱本身,要想掌握钢琴曲中的丝竹韵味,功夫更应在习琴之外。

(责任编辑:文键)

参考文献:

[1]王昌逵.中国钢琴音乐文化[M].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1.

[2]魏廷格.中国钢琴名曲曲库.时代文艺出版社,2013.8

[3]萧烨璎.江南丝竹[M].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0.6.

[4]魏廷格.从中国钢琴曲看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创作的关系[J].中国音乐学.1987.(3)

猜你喜欢
丝竹装饰音韵味
装饰音在爵士鼓演奏中的作用探析及运用策略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上)
略述《三脚螭龙壶》的壶姿韵味
略述《四方仿古》的壶中韵味
“江南丝竹”的“合乐”传统及其文化阐释
钢琴装饰音发展探究
肖邦钢琴作品中装饰音的运用
——以辉煌大圆舞曲为例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板鼓与大鼓音乐中的装饰音演奏探讨
紫丝竹断弦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