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骨显像在肺腺癌骨转移中的应用与分析

2015-01-16 05:32戴锦朝李进英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260042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2期
关键词:核素回顾性放射性

戴锦朝 张 宁 李 杰 李进英 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 260042

核素骨显像在肺腺癌骨转移中的应用与分析

戴锦朝 张 宁 李 杰 李进英 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 260042

目的:对肺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核素骨扫描,以观察肺腺癌骨转移的转移部位及性质。评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SPECT)在诊断肺腺癌骨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对110例病理确诊为肺腺癌骨转移的患者进行核素骨扫描,对骨转移的部位及性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腺癌骨转移以多发性病灶较为常见。转移部位最常累及脊柱(39.8%)、肋骨(30.4%)、骨盆(11.3%),其次为肩胛骨、四肢骨、颅骨和锁骨。其中放射性异常浓聚灶居多(77.7%)。结论:肺腺癌骨转移以多发异常浓聚性病灶为最常见。骨转移部位以椎体、肋骨及盆骨多发。核素骨扫描对肺腺癌骨转移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肺腺癌 骨转移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 核素骨显像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性肺癌占全部肺癌的85%,其中腺癌占50%~60%。肺腺癌为亲骨性肿瘤,易发生骨转移[1]。主要经直接蔓延、血管和淋巴3条途径转移至全身骨骼。文献报道,骨扫描发现病灶可较X线提前3~6个月,是诊断肺癌骨转移的首选方法。本文对2012年7月-2014年10月期间,接受99mTc-MDP骨扫描的110例肺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患者中,男85例,女25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6.8岁。病理学诊断全部为肺腺癌。

1.2 方法 静脉注射99mTc-MDP骨显像剂后嘱患者饮水,3~4h后进行显像,显像前排空膀胱,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670型双探头16排SPECTCT,采用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矩阵256×1024,骨显像剂为99mTc-MDP,剂量740~925MBq。患者均行前后体位扫描,扫描速度为15~20cmmin,对可疑的异常浓集灶加做局部断层融合显像。

1.3 骨转移诊断标准 (1)肺部原发病灶经病理证实为腺癌;(2)有3处以上散在的放射性分布浓聚或缺损区,且骨转移临床症状明显并排除外伤及其他骨骼病变;(3)单处及2处放射性分布异常者,经CT或MRI诊断提示为骨转移。

2 结果

2.1 骨转移病灶特点及临床症状分析 本组肺腺癌患者骨转移的临床症状为骨转移灶局部或相关联部位的疼痛、麻木和关节四肢功能异常等,症状无明显特异性。转移骨疼痛最为常见78.2%(86110),无时间规律性,但通常夜间疼痛较为明显,疼痛部位有时并没有明显压痛。21.8%肺腺癌骨转移患者(24110)无症状。

2.2 骨转移部位及性质 110例肺腺癌骨转移患者共发现转移灶382个,平均每例患者3.47个骨转移灶。其中放射性浓聚灶最多见占77.7%(297382),其次为放射性异常缺损区占22.3%(85382)。骨转移部位以椎体最常见39.8%(152382),其次为肋骨30.4%(116382),骨盆、肩胛骨、四肢骨、颅骨和锁骨分别为11.3%(43382)、7.6%(29382)、5.8%(22382)、3.1%(12382)、2.1%(8382)。见表1。

表1 骨转移性质与骨转移部位关系〔n(%)〕

3 讨论

国内报道骨转移在肺癌中的发生率为40%~52%[2],其转移途径主要为血液扩散或直接蔓延侵及骨骼。一旦出现骨转移多提示预后不良。骨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6个月[3]。骨转移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局部骨痛,深部转移性骨肿瘤不易发现肿块,仅以疼痛及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如转移至脊柱,可压迫脊髓出现神经症状;广泛转移至骨髓则可引起造血功能低下,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本文肺腺癌骨转移患者骨痛发生率为78.2%,无症状者为21.8%。骨痛的发生与骨转移性质及转移部位有一定的关系。

核素骨扫描是目前最常用的骨转移检查手段,在骨病变的诊断上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在X线或相关实验出现异常之前显示骨病变的存在。Silvestri[4]等分析提示:经ECT检查诊断的肺癌骨转移阳性率为35%~55%。肺癌骨转移在骨扫描图像上最常见的表现为异常浓聚灶及放射性分布缺损区,这主要与局部血流量、骨盐局部代谢及成骨、破骨细胞活跃程度有关。本回顾性分析发现,肺腺癌骨转移病灶以放射性浓聚灶多见为77.7%,放射性分布缺损灶占22.3%。考虑放射性异常浓聚区为局部成骨细胞活跃及局部血流增加引起。异常放射性分布缺损区以骨质破坏为主,99mTc-MDP显像剂难以沉积到病变区导致局部放射性分布缺损。

有文献报道肺腺癌骨转移以多发病灶为主,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骨、胸椎、骨盆转移为主[5]。这种分布规律与肺癌转移途径有关,肺癌转移可经血道、淋巴道及直接浸润等途径。肺癌原发灶,尤其是腺癌,距离躯干骨较近,可通过局部直接浸润引起骨转移;累及硬膜、脊柱周围的Baton静脉丛,其为无瓣膜的血管网,血流缓慢,瘤细胞易滞留而进入椎体,因此脊柱尤其胸椎骨肿瘤转移率较高。本文回顾性分析发现:肺腺癌骨转移以椎体最为常见为39.8%,其次为肋骨、骨盆、肩胛骨、四肢骨、颅骨和锁骨。考虑主要因肺腺癌为亲骨性肿瘤,且与其转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利用静脉注射99mTc-MDP进行全身骨扫描,可较早发现骨转移灶,通过对转移灶性质及部位的判断为肺癌的诊断和分期提供了安全灵敏的手段,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 李雅莉,杨德昌.肺癌的诊断及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2):124-126.

[2] 马寄晓,刘秀杰.实用临床核医学〔M〕.第2版.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2:327.

[3] Tsuya A,Kurata T,Tamura K,et al.Skeletal metastase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 retrospective study〔J〕.Lung Cancer,2007,57(2):229-232.

[4] Silvestri GA,Littenberg B,Colice GL.The clinical evaluation for detecting metastatic lung cancer.A metaa-nalysi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5,152(1):225-230.

[5] 林学德,张晶.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0,7(5):38-40.

(编辑落落)

R817.4

B

1001-7585(2015)12-1639-02

2014-12-08

猜你喜欢
核素回顾性放射性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51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T-SPOT.TB结果回顾性分析
核素骨显像预测99Tc-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的价值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