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

2015-01-16 05:32何静梅广东省蕉岭县人民医院妇产科514199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2期
关键词:预见性出血量产后

何静梅 广东省蕉岭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514199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

何静梅 广东省蕉岭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514199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5月于本院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2h、12h及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出血,并有效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与家属的满意度。

预见性护理干预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影响

产后出血是分娩的常见并发症,具有病情进展快、病情重及预后效果差等特点,若未能进行及时治疗易致使产妇大出血及休克,严重者甚至可致死亡[1]。本文随机选取120例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其不同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3-5月于本院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0~35岁,平均年龄(27.15±2.81)岁,孕周为39~41周,平均孕周(40.70±0.83)周,孕次为1~3次,平均孕次(2.07±0.58)次;研究组产妇年龄为21~33岁,平均年龄(26.85±2.92)岁,孕周为38~40周,平均孕周(40.58±0.77)周,孕次为1~3次,平均孕次(2.14±0.63)次。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及孕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体征监测及产后的并发症护理等。研究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产前、产中及产后护理,具体情况如下。

1.2.1 产前预见性护理:护理人员于产妇入院即综合评估产妇的年龄、性格、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及经济情况;对因性格、身体或疾病造成较大压力的产妇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以期共同营造产妇的积极心态与轻松环境;根据产妇的接受能力向其介绍阴道分娩的时间、过程及可能存在的不适,提高孕妇的分娩应对能力;对体质较为虚弱的产妇进行饮食干预,并辅以适当的锻炼以提高产妇的分娩耐受力;对贫血、妊娠合并高血压、妊娠合并糖尿病及有心血管疾病等高危产妇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做重点关注并制定应急方案。

1.2.2 产中预见性护理干预:助产士在产妇进入产程后除了密切观察产程外,还应耐心倾听产妇的主诉,安慰鼓励使其树立分娩信心,指导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内的尿液,以利胎头下降,指导产妇做“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可有效地减轻宫缩痛。护理人员还需关注产妇的各项生命征,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告知医师并配合救治;第二产程中主要保护产妇的会阴部位,避免分娩过程中损伤产妇的软产道;第三产程中护理人员须仔细鉴别胎盘的剥离情况,并观察是否出现软产道损伤情况,若出现应及时进行缝合。

1.2.3 产后预见性护理干预:产后出血的高发时段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并观察其情绪与病情变化,如发现烦躁不安或面色苍白及肛门坠胀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并协助进行针对性处理;进行产后出血量的测定并分析出血的原因,如发现出血量呈现上升趋势仔细分析其原因,对宫缩乏力导致的出血可予以宫缩剂或子宫按摩治疗,对胎盘导致的出血应及时检查产妇体内是否存在胎盘残留并进行相应处理。产后指导产妇进行新生儿的早乳吸吮,刺激子宫收缩并预防产后出血;可予以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出现缺氧情况应予以吸氧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产后2h、12h及24h的出血量,对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评价并以问卷形式调查产妇与家属的满意度[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 研究组产妇产后2h、12h及24h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对比(±s,ml)

表1 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对比(±s,m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出血量对照组60 157.39±24.72 207.91±29.52 253.71±37.82组别n产后2h出血量产后12h出血量产后24h研究组60 83.75±20.13▲101.75±21.53▲147.53±24.58▲

2.2 两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 研究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情况 对照组满意者42例(70.00%),不满意者18例(30.00%);研究组满意者55例(91.67%),不满意者5例(8.33%),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表2 两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n(%)〕

本文结果显示,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研究组产妇产后2h、12h及24h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在于,预见性护理干预于产前综合评价产妇各方面的情况,针对产妇的生理与心理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护理。对因性格、身体或疾病造成较大压力的产妇应用心理干预,给予产妇足够的理解与支持,可有效缓解产妇产前的焦虑情绪,从而减少产妇因子宫收缩乏力而产生的产后出血情况;对缺乏分娩知识的产妇进行产前的分娩知识教育,改善其产时的认知行为与应对能力,从而避免分娩中意外情况的出现;依据高危产妇的实际制定应急方案,并于产后2h的出血高发时段进行严密监测,可有效预防产后大出血的发生,针对出血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可减少产后出血量[3]。同时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分娩的全程陪同,依据产程的不同特点进行体征关注与产道护理,可有效减轻产妇的紧张感与分娩伤害;此外护理人员于产后密切关注产妇的身体状况,对产妇的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协助医师进行相应治疗,从而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

同时本文结果还显示,研究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8~10分的新生儿占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在于,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产妇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并与家属共同营造产妇的积极心态与轻松环境,可有效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及紧张情绪,从而减少产妇子宫收缩乏力现象的发生;同时产前分娩教育可有效增强产妇产时的认知行为与应对行为,并加强对产妇的饮食干预,加强其营养物质与维生素的摄入,辅以适当的身体锻炼以提高产妇的体质及分娩耐受力,促进新生儿的顺利生产;并于产后指导产妇进行新生儿的早乳吮吸,促进新生儿的营养摄入,从而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4]。研究组满意度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预见性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能够对产妇进行分娩的全程护理,可平复产妇的心态并促进其顺利生产,并有效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从而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5]。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的出血量与大出血的发生率,并有效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与家属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1] 安建华.预见性护理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60例〔J〕.中国医药远程教育,2013,11(4):140-142.

[2] 周立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9):1990-1992.

[3] 赵新敏.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197-199.

[4] 顾春怡,朱新丽,等.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69-570.

[5] 肖美霞.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6):822-823.

(编辑紫苏)

R473.71

B

1001-7585(2015)12-1662-03

2014-10-18

猜你喜欢
预见性出血量产后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