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2015-01-16 00:54蒋素琴武俊燕
医疗装备 2015年6期
关键词:级者卡维地洛射血

蒋素琴,武俊燕

(1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人民医院 药剂科,宁夏石嘴山753200; 2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妇幼保健院 药械科,宁夏石嘴山753000)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蒋素琴1,武俊燕2

(1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人民医院 药剂科,宁夏石嘴山753200; 2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妇幼保健院 药械科,宁夏石嘴山753000)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个月的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及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维地洛可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脏功能,疗效安全可靠。

卡维地洛;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

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病终末期的主要表现,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与心室重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有关。经过十余年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已成为公认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措施之一,其能拮抗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上调心肌细胞的β受体数量,长期应用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远期预后。

本研究旨在观察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7月期间住院的82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卡维地洛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61.5±8.5岁)。其中冠心病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3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者3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心功能Ⅱ级者15例,Ⅲ级者者2l例,心功能Ⅳ级者13例。对照组43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3.8±9.5岁)。心功能Ⅱ级者18例,心功能Ⅲ级者15例,心功能Ⅳ级者10例。全部病人经临床检查、X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确诊,左室射血分数(INEF)≤40%,如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至少停用2周以上。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心衰的病因、心功能分级、病程的长短、血压各项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排除标准:凡合并有急性心肌炎、两个月内有心肌梗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永久起搏器安装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动过缓(HR<60次/min)。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纳入本试验。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和(或)硝酸酯类药物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病情稳定的基础上加卡维地洛,起始剂量6.25mg/d,每2周递增1次,达到25mg/d后,每个月递增一次,直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量。目标剂量为50mg。两组均门诊定期随访,共观察6个月。

1.3 疗效制定

按照我国1993年颁布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显效:心功能改善级Ⅱ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观察指标

心功能分级、彩色多普勒心动图仪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NEF)、6分钟步行距离。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

观察组显效 9例(18.37%),有效 36例(73.47%),无效4例(8.16%);对照组显效5例(11.63%),有效31例(72.09%),无效7例(16.28%),两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4%,83.72%,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P<0.01),两组间心功能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LVEDD及LVEF变化

两组治疗前后LVEDD、LVESD及LVEF变化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VEDD、LVESD及LVEF变化(¯±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VEDD、LVESD及LVEF变化(¯±s)

注:同组治疗前后LVEDD、LVESD、INEF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变化

对照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212.36± 46.55)与(281.45±42.67),观察组为(205.54 ±32.16)与(332.69±45.87),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治疗组改善运动耐量即增加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2.4 副作用

治疗组在治疗中出现心动过缓1例,心衰加重2例,卡维地洛减量后好转,均不影响治疗继续进行。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展进程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改善心衰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临床上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强心、利尿、减轻心脏负荷等治疗。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的疗效已得到公认,成为心衰治疗史上的一个显著进展[1]。导致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神经体液因素的激活和心室重塑。慢性心衰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改善异常的血流动力学,更重要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2]。

卡维地洛是一种新型的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能全面阻滞β1、β2受体,还可以选择性地阻断α1受体,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全身的循环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降低左室室壁厚度,增强心肌收缩功能,增加左室EF,改善心脏功能[3]。而对β受体的阻滞可抑制心衰患者过度激活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减轻甚至逆转心肌重构;且高浓度时有钙离子拮抗剂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直接血管扩张作用;此外,卡维地洛还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抗内皮素特性、抗增殖及抑制凋亡等作用[4]。

本组治疗结果显示在ACEI、利尿剂及地高辛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患者,与仅应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的同期结果相比,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显著改善,LVEDD显著下降。因此,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并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卡维地洛同时具有负性肌力及减慢心率的作用,本研究中治疗组出现心动过缓1例,心衰加重2例,但减量卡维地洛后病情迅速好转,不影响治疗,提示卡维地洛治疗严重心力衰竭病人安全性较为可靠,但临床上应谨慎使用,应待患者心功能稳定时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适当剂量维持治疗。

[1]Dargie HJ.Effect of carvedilol on outcome after myocardial infaretion inpatients with left-ventricular clysfunction: the CAPRICORN randomized trial[J].Lancet,2001,357(9266):1385-1390.

[2]戴闺柱,顾复生,戚文杭,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1):7.

[3]刘冰.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 [J].中华全科医学,2008,10(6):8301.

[4]Bristow MR.Mechanism of action of betar blocking agent in heart failure[J].Am J Cardiol,2012,90(4):26-40.

R541

B

1002-2376(2015)06-0045-02

2015-02-29

猜你喜欢
级者卡维地洛射血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卡维地洛+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分析
0.1%环孢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分析
射血分数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卡维地洛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分析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