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例偏头痛患者的TCD结果分析

2015-01-16 00:54彭伟英
医疗装备 2015年6期
关键词:经颅偏头痛多普勒

彭伟英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电生理室,广东佛山528000)

160例偏头痛患者的TCD结果分析

彭伟英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电生理室,广东佛山528000)

目的:研究探讨偏头痛患者TCD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60偏头痛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检测患者颅内主要血管血流速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偏头痛患者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TCD技术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结论:偏头痛的发生机制与脑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有关。

偏头痛;TCD;颅内血管血流检查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性头痛,病症为头部一侧或双侧疼痛,头痛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现象;血管神经源学说认为少数典型发作前有运动或视觉方面的前兆[1]。偏头痛的主要诊断依据是反复发作史,家族史及体检检测结果。本研究主要对160例患者进行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60偏头痛患者,头颅CT或MRI正常,无耳源性眩晕及颈性眩晕、眩晕性癫癎及多发性硬化、无高血压病及甲亢病史等,经临床神经内科门诊确诊为偏头痛。其中男76例,女84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为(27.33±9.42)岁;其中<20岁3例,20~30岁59例,30~40岁43例,40~50岁29例,50~60岁19例,>60岁7例;病程6天~10年。

(2)方法。采用COMPANION III型经颅及周围血管多普勒诊断监护系统,2MHz探头,患者卧位,平卧5min后开始检测,经颞窗分别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再经枕窗或枕旁窗探测双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检测深度为MCA:40~60mm,ACA:55~70mm,PCA:60~70mm,VA:50~70mm,BA:80~100mm。测量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速度峰值、脉动指数、阻力指数、采集最佳频谱图。

(3)诊断方法。①>50% 患者有偏头痛家族史;②有典型的发作性头痛、有的呈博动性头痛,有的可以从一侧眶上钝痛开始,后发展到单侧或双侧头痛;③临床大多无典型的神经系统体征;④发作诱发因素,如月经、饮酒、噪音、精神因素等。(4)判定标准。TCD血流速度的正常值:①ICAMCA峰值:70~115cm/s;②ACA峰值:56~92cm/s;③PCA峰值:38~63cm/s;④VA峰值: 36~64cm/s;⑤BA峰值:45~78cm/s。⑥ICA、MCA血流峰值高于120cm/s、ACA高于100 cm/s、PCA高于70cm/s、VA高于70cm/s、BA高于80 cm/s为血流速度增快。

2 结果

160例患者中40例患者TCD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其余1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流速度增快,占75.%。一侧ICA-MCA流速异常增快48例;一侧ACA异常增快13例,合计一侧血管流速异常增快61例。双侧ICA-MCA异常增快22例;双侧VA-BA流速异常增快33例,合计双侧血管流速异常增快55例。血流异常增快120例患者中,ICA-MCA增快70例(58.33%)、ACA增快23例(19.17%),PCA增快4例(3.33%),VA增快10例(8.33%),BA增快13例(10.83%)。详见表1。

表1 120例患者血流速度异常加快情况n(%)

3 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严重时伴恶心、呕吐,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严重者1~2d,然后自行缓解,其发病机制目前多数文献认为是颅内外血管运动舒缩障碍所致[2]。

脑血管异常频率的分布主要集中在 TICA -MCA、BA、ACA之中,其中ICA-MCA与ACA主要构成了颅内动脉的前循环血管,这符合偏头痛患者疼痛部位固定于偏侧的特点[3]。TCD是一项可以直接获取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技术,对研究偏头痛发作期的颅内血流变化情况以及即时的脑血管的收缩、舒张情况,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5]。血流速度快者缓解动脉痉挛;血流速度减慢者增加脑血流量;血流速度正常则给予心理调节药物缓解症状[4]。

本项观察结果显示,偏头痛患者以一侧脑血管流速异常加快为主,异常增快的脑血管发生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ICA-MCA、BA、ACA、VA、PCA,与牛洪体[6]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本组160例TCD检测结果分析,表现血流速度增加者有120例(75%),且最多见于两侧或单侧的MCA及 ACA,与李浩川[7]等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另在米增媛[8]的研究中,偏头痛以中青年患者发病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多处于学习、工作高峰时期,紧张、快节奏的生活,不注重锻炼,休息,并且这一类人群普遍存在颈椎病、颈椎骨质增生或劳损的颈肩肌群水肿、收缩痉挛会压迫椎动脉颅外段使其收缩,从而导致血流速度加快。

综上所述,对偏头痛患者行TCD检查具有指导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价值,具有科学性与简便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1]龙健中,李欣明,黄金君.200例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及相关因素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02):84-86.

[2]冯飞,何帆,项郑.200例偏头痛患者TCD的结果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1,18(04):235-236.

[3]欧小凡,陈志斌,林斯革.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及P300检测技术在偏头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01):49-51.

[4]冯雯.164例偏头痛患者经颅多普勒检测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09):45-46.

[5]张忠玺,佘秀菊.TCD检查对于丛集性偏头痛(无先兆型偏头痛)的检查结果和临床判断结果对比 [J].医药前沿,2012,02(18):284-285.

[6]牛洪体,伊莹.偏头痛持续状态患者56例TCD异常特征[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272-272.

[7]李浩川,秦祎.经颅多普勒对偏头痛的诊断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7):136-137.

[8]米增媛,黄艳.105例偏头痛患者的TCD表现及分析[J].西南军医,2012,14(04):624-624.

R445

B

1002-2376(2015)06-0048-02

2015-03-01

猜你喜欢
经颅偏头痛多普勒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频域约束子空间法的经颅磁刺激信号去噪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应用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