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出高效

2015-01-17 10:38叶茂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案历史教材

叶茂

新课标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给了一线教师极大的创造空间。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课前要编制出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的高质量的学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建构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

一、活用多版本历史教材充实内容

在一标多本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编制学案之前应该精读至少三个版本的教材:人教版、人民版和岳麓版(大象版也可借鉴)。洪山高中现在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其特点是叙述简洁、流畅,结论清晰,但历史结论和观点比较传统,补充的历史素材偏少,易教但可读性差,学生的生成空间比较小。岳麓版教材的特点是历史素材丰富,可读性强且观点较新。人民版教材的特点是能及时体现史学研究成果、观点新颖,比较符合高考出题者的思想。教师在编制学案时,要注意取三个版本教材之所长。

设计“启蒙运动”的学案时,在“材料补充”环节,我编入了岳麓版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的生平”。在设计“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学案时,我把人教版完全没有的“各种社会思潮”作为“材料补充”编入学案。“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备课时,除了关注本版教材的观点外,我还借鉴了人民版的叙述:“新文化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这样的设计不仅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内涵,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体会到先辈们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改造国家的热忱。

二、善用影视和新闻资源开阔视野

强烈的视觉、听觉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牢固地记忆所学的知识。设计学案时,适当地引入影视资源,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设计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案时,笔者推荐学生看《复兴之路》《燃烧的黄龙旗》《凤凰大视野》等纪录片,看《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开国大典》等影视剧;设计世界史的学案时,推荐学生看《世界历史》《大国崛起》等纪录片;设计中国古代史的学案时,推荐学生看《历史长河》《法门寺》《中国通史》等纪录片;设计经济史的学案时,推荐学生看《公司的力量》《华尔街》《货币》等纪录片。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他们思维的深度。

适当运用新闻也能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收集和积累,可以设计到学案中的热点新闻很多。比如,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时,可以引入台湾地区台风灾害后,大陆提供火速援助的资料,说明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此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下的新霸权主义、全球环境持续恶化、贫富差距下的生存危机、国际恐怖主义……这些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都是我们开发和使用的理想材料。

三、多用乡土资源深化历史认知

乡土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把乡土史引入学案,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如在设计《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的学案时,笔者以武汉长江大桥为例:毛泽东即兴写下的《水调歌头·游泳》中广为传诵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的通车,这是“一五”计划期间,武汉发生的最大变化。武汉长江大桥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历时两年建成的,它既能体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能体现出当时中苏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再如设计《辛亥革命》的学案时,我设计了组织学生参观阅马场的红楼和辛亥革命纪念馆的活动,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武汉作为辛亥首义之地的城市精神——“追求卓越,敢为人先”。

四、化用史学专著和专业杂志增长见识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是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河。要编写出高质量的学案,教师必须博闻强识。这就需要教师抽出时间大量阅读与教材内容有关的书籍。

笔者在设计中国古代史的学案时,认真阅读了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这是大家的文章,书本极薄,观点和教材“中国秦代以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观点相悖,这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很有帮助。复旦大学樊树志教授的《国史概要》也适合阅读,书本不厚、行文流畅,最好的是该书引用了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正可以补救教材观点滞后的弊端。

在设计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案时,可看的书就太多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海外版)、袁伟时的《晚清大变局》(海外修订版)、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港版)等,皆能救教材之弊。讲述这部分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反思“西欧中心论”对史学编撰的消极影响。这方面,可认真阅读《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和彭慕兰的《大分流》的相关篇章。

在设计世界史的学案时,笔者认真阅读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该书完全符合高中生的水平。还读了号称完全摆脱了“西欧中心论”的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这本书从2000年出版发行以后,受到广泛欢迎,成为美国上千所大学的教学参考书目。此外,还阅读了陈乐民的《欧洲文明十五讲》,该书不仅较翔实地记载了这一段历史,而且语言通俗易懂。

在设计政治史的学案时,笔者阅读了王绍光的《民主四讲》,进一步了解了有关民主的基本知识。还读了罗尔斯的《正义论》,该书1971年问世后,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泛重视,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政治哲学、法学和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设计经济史学案时,认真读了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设计文化史学案时,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论语》《道德经》《心经》……内容不多,但内涵丰富,会对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值得一读。

五、借用学科资源进行拓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内容涉及面极广,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仅需要钻研历史的学科教学规律,还必须了解政治、地理、文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基本知识。

教师编写学案时,可以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不能仅限于历史的圈子,就历史研究历史,而是要广泛涉猎哲学、文学、政治等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二是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多交流,了解其他学科涉及的历史知识,并适当地运用到学案中。

六、巧用欧美历史进行延伸

以八年级历史“医药是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的”为例。这个单元主要介绍英国的相关历史单元学习设计了八个目录: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学习主要内容;适用范围——本单元与其他知识联系;预期结果——对不同学生发展的期望,分为“大多数学生”“进步不大的学生”“进步较大的学生”三个层次;知识准备——学生学习应积累的知识;学习语言——学生通过活动掌握词汇和概念;材料——补充历史学习的相关信息;校外学习——提供历史实践活动的空间;学习延伸——准备下一个单元的学习要求。

这样编写是希望学生能够整体地理解历史,而不是把历史知识分解为一个个知识点记忆。同时,它非常重视方法训练,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收集资料,把历史学习向课外延伸的能力。这样的编写思路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值得我们借鉴。

历史教师结合课标理念,充分利用各类途径,编制出高水平的导学案,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学案历史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乡愁导学案
新历史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