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精练有“五性”

2015-01-17 10:40郭建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五性反比例用水量

郭建平

有人说,数学很简单,绕来绕去就是那么几个定理公式,让学生掌握就行了。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考120分的试卷,能够达到优秀的学生一般不到考生总数的20%。是题目的难度系数大了吗?可是出题者一般把难度控制在0.6~0.7之间。为什么学生考不好,是平时训练不够吗?我看也不尽然。要想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除了体现“精讲”之外,“精练”也是不可等闲视之的。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数学“精练”要体现“五性”。

一、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牢牢把握兴趣这一关,让学生学得开心,乐在其中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的练习题目要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寓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如在学习数学单位时,我出了以下一个趣味题:

求:1元=1分

解:1元=100分

=10分×10分

=0.1元×0.1元

=1分

谁能看出其中的破绽呢?

分析:“100分=10分×10分”这个等式不能成立,两边的单位不一样,右边是分的平方。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们都学到了新知。

此外,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我列举了巧设未知数的例题:

李叔叔从A地坐火车去B地。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他睡着了,醒来时看看路标发现剩下路程是所行路程的三分之一,问火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分析:这是一个没有具体里程的题目,学生会感到为难,但如果理解了题目大意,巧妙设定未知数,还是比较好解的。

解:设李叔叔醒来看过路标时火车所行的路程为[x],剩下的路程为[x3],全程为[x]+[x3]=[4x3]

∴此时火车所行的路程÷全程即为所求

[x]÷[4x3]=[34]

二、基础性

知识的累积和完成是一个由易渐难、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无法一蹴而就的,需要拥有坚实的基础。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是也。我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将知识点回归到教材中,根据定义解题。

例:当[k]为何值时,[y=(k-1)xk2-2]是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变形[y=kx-1]或[xy=k]([k]为常数,[k][≠]0)。学生应该加以熟练掌握。

解:由题意得:[k2-2]=-1

且[k]-1[≠]0

解得:[k]=-1

分析:注意反比例函数的[y]=[kx]变式[y=kx-1],并注意[k][≠0]这个条件。

三、实用性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因此,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6米,宽4米的客厅,爸爸准备花1000元铺地砖。你和爸爸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甲种是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18元;乙种是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15元;丙种是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14元。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

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10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行。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1200元、1000元、1344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价格较贵,甲、乙规格相同,且乙的价格与预期相符合,所以选择种乙种地砖最合适。上述例子,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增加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战性

是骡子还是马,必须拉出去溜溜。学生学得好不好,关键还要经过中考的检验。因此,教师所选习题要体现考纲要求,与中考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图,[A],[B]是双曲线[y]=[3x]上的两点,分别经过A,B两点向[x],[y]轴作垂线段,若[S]阴影=2,则[S1]+[S2]=       。

分析:根据函数图像的性质,由点A,B分别向两坐标轴作垂线段,所围成的图形面积相等,并且都等于k的绝对值。

[S]阴影+[S1]=3,[S]阴影+[S2]=3;不难得到[S1]+[S2]=2。

五、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数学教学的生命。通过实践可知,教师在选择数学习题时,将那些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与生活相关的习题挑选出来,学生们还是更有兴趣的,练习的效率也更高。如阶梯水费收费、阶梯电价收费、手机收费等等,都是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好题,教师可以善加利用。

例:某城市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收费,每户每月用水量如果未超过20吨,按每吨1.9元收费,每户每月用水量如果超过20吨,未超过的部分仍按每吨1.9元收费,超过的部分则按每吨2.8元收费,设某户每月用水量为X吨,应收水费为Y元。

(1)分别写出每月用水量未超过20吨和超过20吨时,Y和X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该城市某户5月份水费平均为每吨2.2元,求该户5月份用水多少吨?

分析:这是标准的分段函数,与生活联系也比较紧密,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加以适当点拨就够了,具体过程可放手让学生探究。

毋庸讳言,一方面,现在仍有部分教师认为“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采用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另一方面,现在的教辅资料多如牛毛,其中许多资料或胡编乱造,或与教材脱节,或相互抄袭,没有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练就火眼金睛,紧紧围绕课标选择习题,去芜取菁,将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有人说,数学很简单,绕来绕去就是那么几个定理公式,让学生掌握就行了。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考120分的试卷,能够达到优秀的学生一般不到考生总数的20%。是题目的难度系数大了吗?可是出题者一般把难度控制在0.6~0.7之间。为什么学生考不好,是平时训练不够吗?我看也不尽然。要想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除了体现“精讲”之外,“精练”也是不可等闲视之的。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数学“精练”要体现“五性”。

一、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牢牢把握兴趣这一关,让学生学得开心,乐在其中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的练习题目要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寓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如在学习数学单位时,我出了以下一个趣味题:

求:1元=1分

解:1元=100分

=10分×10分

=0.1元×0.1元

=1分

谁能看出其中的破绽呢?

分析:“100分=10分×10分”这个等式不能成立,两边的单位不一样,右边是分的平方。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们都学到了新知。

此外,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我列举了巧设未知数的例题:

李叔叔从A地坐火车去B地。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他睡着了,醒来时看看路标发现剩下路程是所行路程的三分之一,问火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分析:这是一个没有具体里程的题目,学生会感到为难,但如果理解了题目大意,巧妙设定未知数,还是比较好解的。

解:设李叔叔醒来看过路标时火车所行的路程为[x],剩下的路程为[x3],全程为[x]+[x3]=[4x3]

∴此时火车所行的路程÷全程即为所求

[x]÷[4x3]=[34]

二、基础性

知识的累积和完成是一个由易渐难、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无法一蹴而就的,需要拥有坚实的基础。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是也。我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将知识点回归到教材中,根据定义解题。

例:当[k]为何值时,[y=(k-1)xk2-2]是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变形[y=kx-1]或[xy=k]([k]为常数,[k][≠]0)。学生应该加以熟练掌握。

解:由题意得:[k2-2]=-1

且[k]-1[≠]0

解得:[k]=-1

分析:注意反比例函数的[y]=[kx]变式[y=kx-1],并注意[k][≠0]这个条件。

三、实用性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因此,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6米,宽4米的客厅,爸爸准备花1000元铺地砖。你和爸爸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甲种是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18元;乙种是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15元;丙种是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14元。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

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10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行。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1200元、1000元、1344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价格较贵,甲、乙规格相同,且乙的价格与预期相符合,所以选择种乙种地砖最合适。上述例子,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增加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战性

是骡子还是马,必须拉出去溜溜。学生学得好不好,关键还要经过中考的检验。因此,教师所选习题要体现考纲要求,与中考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图,[A],[B]是双曲线[y]=[3x]上的两点,分别经过A,B两点向[x],[y]轴作垂线段,若[S]阴影=2,则[S1]+[S2]=       。

分析:根据函数图像的性质,由点A,B分别向两坐标轴作垂线段,所围成的图形面积相等,并且都等于k的绝对值。

[S]阴影+[S1]=3,[S]阴影+[S2]=3;不难得到[S1]+[S2]=2。

五、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数学教学的生命。通过实践可知,教师在选择数学习题时,将那些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与生活相关的习题挑选出来,学生们还是更有兴趣的,练习的效率也更高。如阶梯水费收费、阶梯电价收费、手机收费等等,都是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好题,教师可以善加利用。

例:某城市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收费,每户每月用水量如果未超过20吨,按每吨1.9元收费,每户每月用水量如果超过20吨,未超过的部分仍按每吨1.9元收费,超过的部分则按每吨2.8元收费,设某户每月用水量为X吨,应收水费为Y元。

(1)分别写出每月用水量未超过20吨和超过20吨时,Y和X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该城市某户5月份水费平均为每吨2.2元,求该户5月份用水多少吨?

分析:这是标准的分段函数,与生活联系也比较紧密,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加以适当点拨就够了,具体过程可放手让学生探究。

毋庸讳言,一方面,现在仍有部分教师认为“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采用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另一方面,现在的教辅资料多如牛毛,其中许多资料或胡编乱造,或与教材脱节,或相互抄袭,没有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练就火眼金睛,紧紧围绕课标选择习题,去芜取菁,将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有人说,数学很简单,绕来绕去就是那么几个定理公式,让学生掌握就行了。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考120分的试卷,能够达到优秀的学生一般不到考生总数的20%。是题目的难度系数大了吗?可是出题者一般把难度控制在0.6~0.7之间。为什么学生考不好,是平时训练不够吗?我看也不尽然。要想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除了体现“精讲”之外,“精练”也是不可等闲视之的。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数学“精练”要体现“五性”。

一、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牢牢把握兴趣这一关,让学生学得开心,乐在其中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的练习题目要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寓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如在学习数学单位时,我出了以下一个趣味题:

求:1元=1分

解:1元=100分

=10分×10分

=0.1元×0.1元

=1分

谁能看出其中的破绽呢?

分析:“100分=10分×10分”这个等式不能成立,两边的单位不一样,右边是分的平方。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们都学到了新知。

此外,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我列举了巧设未知数的例题:

李叔叔从A地坐火车去B地。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他睡着了,醒来时看看路标发现剩下路程是所行路程的三分之一,问火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分析:这是一个没有具体里程的题目,学生会感到为难,但如果理解了题目大意,巧妙设定未知数,还是比较好解的。

解:设李叔叔醒来看过路标时火车所行的路程为[x],剩下的路程为[x3],全程为[x]+[x3]=[4x3]

∴此时火车所行的路程÷全程即为所求

[x]÷[4x3]=[34]

二、基础性

知识的累积和完成是一个由易渐难、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无法一蹴而就的,需要拥有坚实的基础。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是也。我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将知识点回归到教材中,根据定义解题。

例:当[k]为何值时,[y=(k-1)xk2-2]是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变形[y=kx-1]或[xy=k]([k]为常数,[k][≠]0)。学生应该加以熟练掌握。

解:由题意得:[k2-2]=-1

且[k]-1[≠]0

解得:[k]=-1

分析:注意反比例函数的[y]=[kx]变式[y=kx-1],并注意[k][≠0]这个条件。

三、实用性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因此,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6米,宽4米的客厅,爸爸准备花1000元铺地砖。你和爸爸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甲种是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18元;乙种是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15元;丙种是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14元。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

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10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行。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1200元、1000元、1344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价格较贵,甲、乙规格相同,且乙的价格与预期相符合,所以选择种乙种地砖最合适。上述例子,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增加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战性

是骡子还是马,必须拉出去溜溜。学生学得好不好,关键还要经过中考的检验。因此,教师所选习题要体现考纲要求,与中考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图,[A],[B]是双曲线[y]=[3x]上的两点,分别经过A,B两点向[x],[y]轴作垂线段,若[S]阴影=2,则[S1]+[S2]=       。

分析:根据函数图像的性质,由点A,B分别向两坐标轴作垂线段,所围成的图形面积相等,并且都等于k的绝对值。

[S]阴影+[S1]=3,[S]阴影+[S2]=3;不难得到[S1]+[S2]=2。

五、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数学教学的生命。通过实践可知,教师在选择数学习题时,将那些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与生活相关的习题挑选出来,学生们还是更有兴趣的,练习的效率也更高。如阶梯水费收费、阶梯电价收费、手机收费等等,都是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好题,教师可以善加利用。

例:某城市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收费,每户每月用水量如果未超过20吨,按每吨1.9元收费,每户每月用水量如果超过20吨,未超过的部分仍按每吨1.9元收费,超过的部分则按每吨2.8元收费,设某户每月用水量为X吨,应收水费为Y元。

(1)分别写出每月用水量未超过20吨和超过20吨时,Y和X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该城市某户5月份水费平均为每吨2.2元,求该户5月份用水多少吨?

分析:这是标准的分段函数,与生活联系也比较紧密,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加以适当点拨就够了,具体过程可放手让学生探究。

毋庸讳言,一方面,现在仍有部分教师认为“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采用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另一方面,现在的教辅资料多如牛毛,其中许多资料或胡编乱造,或与教材脱节,或相互抄袭,没有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练就火眼金睛,紧紧围绕课标选择习题,去芜取菁,将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猜你喜欢
五性反比例用水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
五性一体化设计工程构想
工业给排水用水量计算的重要性
审清题目“五性”思路水到渠成
“五性”让学生爱上田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