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麻醉方案在甲状腺手术中临床应用比较

2015-01-17 02:36任志勇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麻醉科462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2期
关键词:喉罩全麻插管

任志勇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麻醉科 462000

三种不同麻醉方案在甲状腺手术中临床应用比较

任志勇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麻醉科 462000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麻醉方案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医院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ASAⅠ~Ⅱ级,将患者分为3组,A组行颈丛神经麻醉,B组行气管插管全麻,C组行喉罩通气全麻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记录两组吞咽时间、有应答反应时间及睁眼时间观察术中镇定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组吞咽时间(11.36±5.26)min、有应答反应时间(13.69±6.28)min与A、B差异显著;B组睁眼时间(11.85± 3.15)min较C组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B组镇痛效果分别为96.67%、90.0%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B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联合颈丛神经组织麻醉能够提高甲状腺术中镇痛效果,且术后睁眼时间短。

甲状腺手术 气管插管全麻 颈丛神经麻醉 喉罩通气 血流动力学

甲状腺疾病的类型较多,多种疾病需行手术治疗。甲状腺手术操作期间可能损伤喉返神经,患者术中需保持清醒,对麻醉要求较高。气管插管全麻和颈丛神经麻醉是甲状腺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案,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1]。近年来,喉罩通气全麻也逐渐应用与甲状腺手术中,能够维持患者自主相呼吸,对咽喉的刺激较小,成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麻醉方式。本文探讨了颈丛神经麻醉、气管插管全麻、喉罩通气联合颈丛神经麻醉在对甲状腺患者清醒时间、术中镇定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医院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ASAⅠ~Ⅱ级,男性14例,女性76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2.06±2.63)岁。原发疾病:36例单纯性甲状腺肿,3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7例甲状腺肿瘤。本组患者均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失语、心血管疾病。根据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各30例,三组年龄、ASA分级、原发疾病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麻醉方法 进入病房后常规检测心率、血氧气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等。A组行颈丛神经麻醉。术中予以0.375%罗哌卡因20ml行双侧颈浅丛神经和患侧颈浅丛神经阻滞,术中根据麻醉效果予以镇痛药物;B组术前以异丙酚2mg/kg、芬太尼0.1~0.2mg行诱导麻醉,吸氧去痰后,经喉镜行气管插管,通气模式为间歇正压通气,术中予以异氟醚1%~2%吸入行维持麻醉,间接性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C组行口罩通气全麻联合颈丛神经组织麻醉,颈丛神经麻醉同A组,麻醉满意后,吸氧去痰后置入喉罩,术中予以异氟醚1%~ 2%吸入行维持麻醉,间接性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吞咽时间、有应答反应时间及睁眼时间;(2)观察两组术中镇定效果。分为4级:Ⅰ级:术中安静,主动配合;Ⅱ级:进行某一手术操作时出现呻吟,但可配合;Ⅲ级:有明显痛苦表情,仍可配合;Ⅳ级:中重度疼痛,出现体动或呼叫。(3)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文中数据,采用(%)和(±s)表示,并行χ2、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吞咽时间、有应答反应时间及睁眼时间 C组吞咽时间、有应答反应时间与A、B组比较差异显著;B组睁眼时间较C组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吞咽时间、有应答反应时间及睁眼时间对比(±s,min)

表1 两组吞咽时间、有应答反应时间及睁眼时间对比(±s,min)

注:与C组对比,*P<0.05;与B组对比,#P<0.05。

组别吞咽时间有应答反应时间睁眼时间A组20.25±7.56*#25.26±4.06*#8.87±3.94#B组27.63±7.97*42.36±5.39*11.85±3.15*C组11.36±5.26 13.69±6.287.69±2.05

2.2 镇痛情况 C组、B组镇痛效果为Ⅰ级的分别为96.67%、90.0%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中镇痛情况对比〔n(%)〕

2.3 术后并发症 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B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术后并发症对比(n=30)

3 讨论

甲状腺手术是临床常见的手术类型,甲状腺组织血管较为丰富,且距离血管的距离较近,为防止术中误伤,术中需要患者保持清醒合作[2]。以往临床常采用颈丛神经麻醉,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等特点。然而,有研究表明,甲状腺术中颈丛神经的麻醉失败率高达15%~20%,可能与术中牵扯诱发的不适而使患者感到剧烈疼痛有关。有研究表明,单纯颈丛神经麻醉即使阻滞完善也可能无法满足术中操作的需求[3]。

气管插管全麻是甲状腺手术中较为常见的麻醉方式,麻醉效果好,术中镇痛完善,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术中能够减轻因牵扯诱发的不适感,提高镇痛效果。此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能够减少对患者呼吸系统的影响,能够维持患者的自主呼吸。但气管插管全麻也存在缺陷:(1)不同患者对麻醉深度的依赖不同,可能增加操作难度;(2)可能影响全身生理功能,延长老年患者苏醒时间;(3)影响神经分泌系统,可能造成术中血压异常升高,心率加快,严重者甚至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近年来,喉罩通气全麻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逐渐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效果显著。不同于气管插管,喉罩通气全麻期间避免接触声带器官,降低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对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能够用于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中;置入喉罩前、后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变化,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充分显露术野,减少术中对喉神经的损伤[4]。本文中,喉罩通气全麻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苏醒时间、有应答反应时间等均较气管插管全麻和颈丛神经麻醉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B组镇痛效果分别为96.67%、90.0%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娅梅等[5]指出喉罩通气全麻对咽喉部位具有一定支撑作用,能够充分暴露甲状腺术野,降低术中不必要的损伤。

综上所述,喉罩通气全麻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镇定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能够减轻术中应激反应,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龚拯,梁宁,马利,等.全麻联合颈浅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快通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J〕.广西医学,2013,35(2):191-192.

[2]易德会,刘作良,刘树荣,等.局部分层喷洒浸润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9):839-841.

[3]齐绍鸿,南润玲,曹怀宇,等.颈丛麻醉复合舒芬太尼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10):804-805.

[4]李晓婷,王胜斌,张野,等.I-gel喉罩用于腔镜甲状腺手术全麻患者的临床观察〔J〕.天津医药,2015,5(2):209-213.

[5]周娅梅,吴丹,吴炜,等.双管喉罩通气在甲状腺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09-110.

(编辑杨阳)

R614

B

1001-7585(2015)22-3098-02

2015-04-10

猜你喜欢
喉罩全麻插管
SLIPA喉罩在不同年龄患者膀胱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按压舌状软骨与增加喉罩型号用于喉罩漏气患者的效果研究
单腔气管插管CO2人工气胸在微创食管切除术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