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腹、阴式以及腹腔镜三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2015-01-17 02:36梅徐云王锦王婷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2期
关键词:阴式开腹肌瘤

舒 梅徐 云王 锦王婷婷

1 四川省彭州同一医院妇科,四川省彭州市 611930; 2 四川省彭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开腹、阴式以及腹腔镜三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舒 梅1徐 云1王 锦2王婷婷1

1 四川省彭州同一医院妇科,四川省彭州市 611930; 2 四川省彭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目的:探讨开腹、阴式以及腹腔镜三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相关情况,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患者手术方式为依据,分为开腹组(43例)、阴式组(38例)以及腹腔镜组(35例)。结果:阴式组以及腹腔镜组肌瘤以单发为主,开腹组肌瘤多发比例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肌瘤直径>5.0cm者比例较高,其他两组以直径<5.0cm的为主,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9,P<0.05)。三组患者肌瘤的位置大体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差异较大,开腹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肛门排气时间晚,阴式组在上述指标方面最优,腹腔镜组情况介于二者之间;开腹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患者比例高,住院天数也明显较长,但是阴式组和腹腔镜组情况相当,三组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者满意度评价显示,三组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或阴式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微创,患者恢复较快,但是要把握好适应证,开腹手术虽然创伤较大,但是有广泛的适应证,临床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决定手术方式。

子宫肌瘤 剔除术 阴式 开腹 腹腔镜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中年女性是主要发病群体,其中40~50岁妇女的发病率可达25%,因药物治疗效果差,原来多采用子宫全切或次全切手术治疗[1]。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要求手术保持子宫完整、保留生育能力、无明显瘢痕的患者越来越多,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最大限度上保留患者子宫生理功能,尤其近年来发展的腹腔镜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术式,创伤小,恢复快,临床应用较多[2]。为探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以及腹腔镜三种术式患者的临床及手术相关情况,本文对我院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的11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其中经阴道手术38例(阴式组),腹腔镜手术35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43例(开腹组),三组患者年龄、孕产次及自觉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开腹组:按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操作常规完成手术。腹腔镜组:在全麻下,患者取膀胱截石头低臀高位,腹部三点穿刺,控制气腹压力12~15mmHg(1mmHg=0.133kPa)。镜下探查盆腔脏器情况、肌瘤大小以及数目,瘤体周围注射垂体后叶素6U,用电刀剔除或电刀切开后钝性剔除肌瘤,电凝创面活动出血点,缝合子宫肌层及浆膜层,剔除的肌瘤用电动旋切器取出,完成手术。阴式组:在全麻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根据子宫肌瘤位置选择前穹窿或后穹窿切口,若子宫体积过大或子宫前后壁均有肌瘤时可以同时切开。将子宫从阴道穹窿切口处翻出,直视下切开肌瘤包膜、剥离并剔除肌瘤,肌瘤较大者可一边剥离,一边将肌瘤楔形切除,从阴道取出。仔细检查肌壁间无遗漏的小肌瘤后缝合,将子宫送回腹腔,留置引流管或阴道填塞纱块后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记录三组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住院天数。术后随访3个月,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治疗满意度进行评价,调查表包括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治疗费用以及性生活等4个维度,共20个问题,5分制计分,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R×C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肌瘤相关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中,开腹组肌瘤单发比例略低,其他两组肌瘤以单发为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肌瘤直径>5.0cm者比例较高,其他两组以直径<5.0cm的为主,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肌瘤的位置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肌瘤相关情况比较

2.2 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三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差异较大,开腹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肛门排气时间晚,阴式组在上述指标方面最优,腹腔镜组情况介于二者之间;开腹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患者比例高,住院天数也明显较长,但是阴式组和腹腔镜组情况相当,三组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者满意度评价显示,三组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比较(±s)

表2 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比较(±s)

组别n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ml)肛门排气时间(h)术后镇痛(n)住院时间(d)患者满意度(%)开腹组43 98.3±21.7 142.5±24.3 32.7±10.8 22 8.4±2.692.4±6.5阴式组38 62.4±15.8 75.6±15.7 24.5±7.8 8 5.2±2.0 93.8±5.7腹腔镜组35 81.2±18.5 89.8±16.4 26.6±8.2 9 5.1±2.1 93.2±6.4 F/χ26.244 4.956 3.410 8.311 3.549 1.665 P<0.01<0.01<0.05<0.01<0.05>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临床比较常见,发病和多种因素相关,对于体积较小、无明显出血或压迫症状、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定期随访即可[3]。手术是针对有生育需求或体积较大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传统的开腹手术出血较多、术后疼痛明显、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较慢,但是开腹手术对设备、适应证以及医生的操作技能等要求较低,在基层医院仍然使用较多。腹腔镜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医疗设备,可以应用于绝大多数腹腔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微创手术方式,但是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对医生操作水平有一定的要求[4]。阴道是一个天然的孔穴,阴式手术由来已久,但是将其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却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子宫位于盆腔的下端,与阴道相接,通过阴式切口进行宫腔操作,对腹腔其他脏器以及胃肠道的干扰较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在保留子宫和患者生育功能的同时体表不留任何瘢痕,也是微创的子宫肌瘤剔除术之一[5]。但是阴式手术视野较小、操作难度大,对适应证以及医生操作水平有较高要求,而且是通过阴道手术,不是完全的无菌环境,术后疼痛虽然较少,但是感染的机会较多[6]。

本文对三种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开腹手术组患者肌瘤体积明显较大,且以多发为主,肌瘤位置和其他两组没有差异,术中及术后情况明显不如腹腔镜和阴式手术有优势;腹腔镜手术患者和阴式手术患者肌瘤相关情况以及手术情况都比较相似,但是三组手术的满意度基本持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虽然三种手术方式在术中及术后情况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是疗效都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开腹手术创伤较大,但是费用相对较低,阴式手术和腹腔镜不留瘢痕,但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操作不熟练的医生完成手术比较困难,而且费用较高;对于肿瘤位置较低、瘤体直径不超过10cm的单发肌瘤,阴式手术效果较好,但是对于伴有严重盆腔粘连的患者,阴式手术难度高,且容易损伤邻近脏器。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2.

[2]Legendre G,Brun JL,Fernandez H.The place of myomectomy inwoman of reproductive age〔J〕.J Gynecol Obstet Biol Reprod,2011,40(8):875.

[3]段华.再论子宫肌瘤的规范化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12):881.

[4]刘健,杜丹丽,崔艳艳,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46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67.

[5]李传征,温玉库.三种途径子宫肌瘤剔除术115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1):55.

[6]张静,李永胜.腹腔镜下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J〕.安徽医药,2011,15(5):60.

(编辑羽飞)

R737.33

:B

1001-7585(2015)22-3105-02

2015-04-07

猜你喜欢
阴式开腹肌瘤
什么是“阴式”B超? 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非脱垂子宫应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45岁及以上未绝经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阴式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术后近期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