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在子宫肌瘤中的应用

2015-01-17 02:36平杨春燕沈河北省张家口市建国医院075000河北省深泽县医院河北省新乐市医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2期
关键词:消融肌瘤射频

杜 平杨春燕沈 洋 河北省张家口市建国医院 075000; 河北省深泽县医院; 河北省新乐市医院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在子宫肌瘤中的应用

杜 平1杨春燕2沈 洋31 河北省张家口市建国医院 075000; 2 河北省深泽县医院; 3 河北省新乐市医院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在子宫肌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法治疗时,效果显著,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 子宫肌瘤

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女性群体的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加大,我国患有子宫肌瘤疾病的患者数量在逐渐增多[1]。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发生在女性生殖器官之中,一般在45岁左右为高发期,需要引起注意[2]。为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在子宫肌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子宫肌瘤疾病的诊断标准。实验组:年龄43~51岁,平均年龄(47.38±2.13)岁;肌瘤直径2~4cm,平均直径(3.05±1.05)cm;其中壁间肌瘤20例,黏膜下肌瘤24例;肌瘤数目为1个的患者为14例,肌瘤数目在1个以上的患者为30例。对照组:年龄42~52岁,平均年龄(48.11±2.09)岁;肌瘤直径2~5cm,平均直径(3.17 ±1.12)cm;其中壁间肌瘤22例,黏膜下肌瘤22例;肌瘤数目为1个的患者为15例,肌瘤数目在1个以上的患者为29例。

经血液以及影像学检查,患者血液、新陈代谢以及神经系统均正常健康,无不良疾病,并且其他脏器也无问题。两组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对比观察具有知情权。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手术治疗法。实验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准备好自凝刀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器,该仪器产自半边天公司。术前先进行常规消毒以及麻醉,再取膀胱截石位,将仪器的电极板放置在患者的腰骶部[3]。患者的宫颈充分暴露后,将仪器的功率设置为30W,并且B超监视患者宫颈,此时再缓慢地把自凝刀送入患者的宫腔,需要经过B超确认自凝刀插入了患者子宫肌瘤的正中心[4]。待自凝刀的开关被打开后,它会自发地产生高频电磁波,随后移动气样强回声会逐渐散开,并且弥漫在自凝刀的周围[5]。自凝刀刀尖开始在患者的肌瘤内旋转,逐渐地凝固肌瘤,等到肌瘤完全被凝固后让自凝刀顺利退出。一般自凝刀需要在肌瘤内旋转数十周,最后肌瘤的残端处仍需再刮凝3~4次,最后将肌瘤取出。在患者手术结束后给予止血以及常规的抗感染治疗,连续治疗1周[6]。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情况,治疗情况可以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阶段。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所得数据结果均准确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检测结果中95%作为可信区间,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n手术治疗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实验组44 32.61±9.86*13.25±4.51*2.64±0.31*对照组44 63.64±12.31 35.74±10.234.85±1.34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患者44例,总有效率高达10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患者38例,总有效率达86.36%,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比较

3 讨论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改革。传统的子宫肌瘤切除术正逐步不被广大患者所接收,例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等[7]。虽然子宫切除术能够将子宫肌瘤消除,但是患者生殖器官的功能以及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常规手术治疗患者的子宫肌瘤容易复发,一般复发率在7.5%左右,形式相当严峻,所以保守治疗已经开始被提出。患者希望治疗子宫肌瘤疾病的同时还能降低痛苦,并且保全子宫。所以全新的治疗方法正在逐步成熟[8]。

射频消融治疗法属于一种非手术的微创法,机理是利用射频电透热让患者的子宫肌瘤变性凝固、溶解,最后脱落。该治疗技术属于热毁损技术,国外的相关资料报道,利用该技术已经治愈了多名前列腺癌、乳腺癌以及肝癌患者。当射频电流通过时,会产生高温,然后局部组织凝固并且坏死后自动脱落[9]。自凝刀需要经过宫腔再进入患者的肌瘤内,但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患者的黏膜下肌瘤2~5cm时适合该治疗方法。子宫肌瘤有假包膜,并且病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声影像很清晰,自凝刀通过自然通道容易与肌瘤接触,并且子宫肌瘤的耐热性较差,所以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法可以有效地应用在临床上。一般的手术方法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较高,并且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而使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技术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解决了这些后顾之忧,操作的难度系数也大大降低,并且保护了子宫的结构以及患者的生殖功能和卵巢功能。

从本文结果中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法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安全可靠,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少,降低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概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1]伦锦.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168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0):2232-2233.

[2]李银华.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子宫肌瘤148例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2(34):165.

[3]谢艳芳,芦海虹,王晓颖,等.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145,148.

[4]李晓婷,魏娟娟,施正洪,等.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227例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0):1309-1310.

[5]齐璇.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J〕.武警医学,2013,24(8):652-654,659.

[6]Anita Thapa.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3.

[7]方素珍.腹腔镜和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导报,2012,9(8):43-44,47.

[8]毛连梅,何小红,田春丽,等.射频消融技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30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52-53.

[9]Clasen S,Rempp H,Hoffmann R,et al.Image-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Is MR guidance more effective than CT guidance?〔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4,83(1):111-116.

(本文通讯作者:沈洋)

(编辑落落)

R737.33

B

1001-7585(2015)22-3107-02

2015-04-08

猜你喜欢
消融肌瘤射频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见信如晤
45岁及以上未绝经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低场核磁共振短死时间射频线圈与射频开关的设计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复杂电磁环境构建及综合射频一体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