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条件下出版社的多元化发展

2015-01-19 10:18罗显华
出版参考 2014年23期
关键词:出版业多元化出版社

罗显华

“大数据”自2009年开始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关注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应用正在重塑许多行业,包括图书出版业。大数据条件下,出版社呈现多元化发展,那么,其发展方向如何?又是如何进行多元化发展的?

早在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便将大数据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大数据”自2009年开始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其概念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大数据的应用正在重塑多个行业,包括图书出版行业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模式及科研模式。

大数据条件下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方向

1.大数据条件下,精准营销逐渐受到重视

社交网络的流行及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对个人和群体的实时观察,这为预测个人和群体偏好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如果能对大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就能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服务和新产品,从而实现标准化广告的推送。

近年来,一些出版社仅仅将书籍的内容作为核心价值,并没有挖掘书籍的数据价值,没有看到数据化需求,也没认识到数据化的潜力。在这方面处于行业领先的是谷歌,它的“词频统计器”是建立在Google Books(全球图书)庞大数据库基础之上的一种应用。这个数据库包括了全球1500万册藏书内的词汇,网友最多输入5个不同的词语,就可以通过Google Books Ngram Viewer(全球书籍词频统计器)显示的图表观察这些词汇在不同年代数据里的出现频率。大数据时代颠覆了小数据时代利用少量数据获得更多信息的思维模式,大数据的应用能够让我们从不同视角更仔细地观察和研究数据的各个方面。总之,利用大数据,出版社可以进行更精准的营销。

2.大数据条件下,个性化的图书内容订制逐渐重要

大数据时代,消费时间“碎片化”和阅读内容“碎片化”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发展趋势。在消费者看来,这是追求个性、追求自我的必然要求;在出版社看来,这是未来图书设计品牌定位的主要依据。为顺应趋势,图书的内容、信息提供、服务都将趋于“订制”,也就是,消费者只对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订制内容买单。但是,怎样精准把握读者需求成为了出版社的难题。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营销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对此,出版社可以通过大数据明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极大提升出版效率。可见,个性化的图书内容订制将是连接出版社和读者之间的桥梁。

3.大数据条件下,出版社需要搭建自己的数字出版运营平台

大数据时代,出版社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找准定位,搭建适合自己的数字出版运营平台。出版社应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及方法,形成主动出版的观念,借助传统出版的品牌优势,选择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并将这种理念渗透到各个环节中。

大数据时代,数据将成为图书出版行业的战略资源及核心竞争力,出版社需要重视各类数据的搜集、整理、研究和分析,应更加注重对既有信息的挖掘和“增值”,而不是单纯追求信息的增量及规模上的扩张。

4.大数据条件下,出版社需要打破数据与行业壁垒

大数据时代,出版社应实行跨行业的深入的战略合作,使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能够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传统出版为我们提供内容源泉,而数字出版则可以为我们增添发行渠道,两者有着各自的优势。因此,图书出版行业应积极与电信运营商、技术提供商等合作,借助数字媒体快速传播的优势,实现图书出版跨行业、跨产业的合作。

对整个图书出版行业来说,大数据将带动整个产业的革新。首先,在图书选题方面,选题的确定应基于对图书市场客观数据的分析,大数据能够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其次,从发行角度来看,每个区域发行的数量应详细考察各地读者的阅读情况及购买趋势等,大数据同样能够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再次,从图书购买者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大数据提取核心数据,并根据出版社、责任编辑、作者等的综合评分为采购提供相应指导。此外,出版社还应该努力搭建国家行业层面的出版物在线信息交换平台。因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书出版行业应打破数据和行业之间的壁垒,实现图书出版信息数据的共享,从而为图书产品在线交易提供有效途径。

大数据条件下出版社如何多元化发展

笔者认为,在大数据条件下,图书出版行业应打破行业之间的壁垒,开展多元化发展战略。

1.继续大力发展传统图书出版产业,同时加强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给传统的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丰富传统图书出版业的形态的同时,也给传统图书出版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在大数据条件下,数字出版是出版业未来的必然走向之一。

尽管受网络阅读的冲击,纸质书的发展势头被遏制,但500多家出版社的主营业务至今仍以纸质书为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2014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3年我国图书较2012年增加3.0万种,增长7.4%;总印数增加3.9亿册(张),增长4.9%;图书出版实现营业收入增加47.3亿元,增长6.5%;利润总额增加3.4亿元,增长2.9%。这些数据表明传统出版依然持续增长且增长幅度喜人,传统图书出版还是大多数出版社主要的收入来源。

所以,在大数据环境下,出版社必须在吸取数字出版优点的基础上,狠抓传统图书出版业务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在未来的发展中站稳脚跟。出版社即使要开发数字出版,也不要破坏传统图书出版的运营体系,可以另建一支团队和系统,根据自身的特点、规律来从事数字出版工作。

2.向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具有成长性和前瞻性的产业,很多文化产业的规模大于图书出版市场,但是与图书出版业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出版社在坚守传统图书出版业务的同时,应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它包括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等。

在过去十多年中,我国网络游戏兴起,收藏业和拍卖业也得到高速发展。以网络游戏为例,近年来,客户端游戏营业收入稳中有升,网页游戏营业收入增长强劲,移动游戏异军突起,游戏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831.7亿元,较2012年增长38%。

图书出版与文化产业本来都是软实力,它们有着互相联系和互相渗透的特点,因此出版社不应该固守在某一方面,而是应该在关联中找到新的增长点,激发自己的潜能。笔者这里以日本的动漫产业为例进行说明。日本产业者往往先是在杂志上编故事作为铺垫,然后再引向成套的图书出版,接下来开始拍摄连续剧,最后卖模型、卖道具,这样前后衔接,做得有声有色。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只有运用好资源,才能有利于图书出版业的发展。

3.向实体业发展

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只发展主业,即出版社通过图书出版的盈利发展出版业;另一种是以多业发展,依靠多元化发展反哺出版主业。后一种方式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其他行业发展越好,出版主业也就发展越好。

成功的大型出版集团大多走多元经营发展道路,它们通过核心出版业体现集团的形象与价值追求,但是这并不表示核心出版业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就高,甚至有的大型出版集团的大部分收入却来自于非出版业。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采取高度市场化运作,走广泛合作道路。该出版社地处偏远,在突出主业的同时,积极进行多元化发展,使得出版社自身从当地并不起眼的出版社成为跨地域、跨地界的集团化出版社。该社现拥有广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印刷厂、大学书店、桂林贝贝特电子音像出版社、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等下属企业和控股公司共22个法人实体,业务范围涉及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等多个领域。该出版社的多元化经营非常成功。

向实业发展包括房地产业,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反对者或出于文化责任,担心影响出版主业的健康发展。其实,检验多元化是否成功,重要的是看出版是否比以前做得更好、更有发展和更有影响力,而不是出版比重的强弱。如,安徽出版集团,集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及网络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物资供应与经营等业务于一体,兼营房地产开发、商品进出口、内贸、医药等业务,又拥有数码传播、数字出版、信息服务等新兴出版业务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该集团在做好图书出版的同时,把实业、商业也做大了,挣了钱,反哺出版,其集团内部设立的出版基金居然超过上海全部,可见他们的经验是成功的、有效的。

总之,大数据带来了购物模式、生活方式以及营销模式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消费者和网民之间的界限淡化,在电子商务的平台下逐渐形成了新的聚合消费力。在大数据条件下,出版社必须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在突出图书出版主业的同时,加强多元化经营,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系中国书籍出版社)

猜你喜欢
出版业多元化出版社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我等待……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石油工业出版社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