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筛查早期肺癌的价值分析

2015-01-21 00:52徐志伟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诊断率低剂量螺旋

徐志伟

CT筛查早期肺癌的价值分析

徐志伟

目的 对多排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2-08—2013-08进行体检的1 602例无症状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人员均给予低剂量胸部扫描,并定期随访高危人群。结果检查后,共发现110个非钙化结节;经病理证实,共检出5例早期肺癌,早期肺癌诊断率为0.31%;其中,2例在高危人群中检出,检出率为1.3%;3例在非高危人群内检出,检出率为0.2%。结论 对早期肺癌患者应用低剂量多排螺旋CT进行扫描,能够获得满意筛查效果。

多排螺旋CT;低剂量;早期肺癌;诊断

肺癌是临床中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原发性支气管癌,主要经腺体部位、支气管黏膜发病,常常伴随血液播散、淋巴结转移等症状。目前,临床诊断肺癌主要运用影像学检查,但传统CT的检出率比较低,不能早期确诊,进而影响患者预后[1]。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排螺旋CT在早期肺癌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率[2]。对多排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8—2013-08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 602例无症状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 426例,女176例;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42.2±4.9)岁;所有患者不同程度伴有低热、干咳、乏力等临床症状。肺癌高危人群:年龄60岁以上或者吸烟每年超过400支以上者或者伴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扫描,应用扫描仪(美国GE公司生产;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仪或者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扫描前,首先指导患者进行先吸气、后屏气的动作;进行扫描时,首先使用腹带束紧胸部轮廓,给予全肺扫描,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注意保持呼吸深度的一致;将电流设置为30或者50 mA,电压设置为120 kV,螺距设置为1.375∶1;安排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扫描结果进行读片,对结节大小、部位、内部特征、密度以及边缘情况等进行观察,并结合计算机肺结节分析软件对其进行辅助诊断,得出结论。如首次检查后,对肺内结节不明确的患者以及无肺内结节的高危人群进行普通CT检查或者多排螺旋CT检查一次,如伴有肺癌症状,则随时进行复查。

2 结果

经过检查后,共发现110个非钙化结节,其中,94个良性结节(占85.5%),13个为不排除恶性结节但需进行短期随访(占11.8%),3个恶性结节且需接受手术治疗(占2.7%)。152例高危人群中,130例复查,其中1例患者首次筛查未检查到结节,3年后复查发现结节,并给予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早期肺癌。13例为不排除恶性结节但需进行短期随访的患者,3例进行复查,其中1例5个月后进行复查,结节较之前增大,考虑为恶性结节并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肺癌;另外2例10个月后进行复查,大小均无较大变化,经3年后复查,大小依然无变化,但结节出现点样钙化,判定为良性结节。

5例恶性结节且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病理确诊均为Ⅰ期肺癌,其中,3例腺癌,2例鳞癌。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筛查结果表明,共检出5例早期肺癌,早期肺癌诊断率为0.31%;其中,2例在高危人群中检出,检出率为1.3%;3例在非高危人群内检出,检出率为0.2%。

3 讨论

肺癌是一种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肿瘤疾病,由于发展早期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进而导致早期诊断率较低,一旦确诊后,病灶往往已恶化,肺癌发展快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给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在不断提高[3]。目前,肺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受到吸烟、职业与环境接触、电离辐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遗传以及大气污染等因素影响。有研究表明,长期大量吸纸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人类身体健康与生命带来较大威胁[4]。但由于早期肺癌患者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且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因此,选择适宜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对早期肺癌进行检查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为低剂量CT[5]。本组研究中,对1 602例无症状体检者进行筛查,共发现5例肺癌,且均为Ⅰ期肺癌,早期肺癌诊断率为0.31%。筛查肺癌率低于其他研究成果,可能受到筛查样本少、失访例数多等因素影响。检出的5例早期肺癌患者,2例在高危人群中检出,检出率为1.3%;3例在非高危人群内检出,检出率为0.2%,表明,在高危人群中肺癌的筛查率高于非高危人群。

共检出110个非钙化结节,但恶性肿瘤比例较少,可能受到我国为感染性肉芽肿高发地区因素影响。结节越小,那么定性诊断就越困难,如仅仅通过医师观察影像学资料进行诊断分析,会有一定误诊率。因此,如良性结节不能准确判定,那么除了定期随访外,还可采取CT引导下穿刺活检或者应用支气管镜等方法,进而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良性结节切除。对患者给予低剂量螺旋CT检查,能够使患者在一次屏气下完成检查,避免呼吸相不一致导致出现的层面不连续情况,并能够避免重复扫描和漏诊,减少心脏大血管搏动产生的伪影,且辐射量较低。

综上所述,对早期肺癌患者应用多排螺旋CT扫描,能够提高正确诊断率,利于早期确诊。

[1]唐威,吴宁,黄遥,等.4 690例无症状健康体检者低剂量CT早期肺癌筛查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7):549-554.

[2]蔡强,吴宁,周丽娜,等.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在低剂量CT筛查者非钙化肺结节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1):63-66.

[3] 闫忠,王云俊,许海英,等.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3):122-123.

[4]肖信书.低剂量CT筛查肺癌同目前常规随访CT比较[J].医药与保健,2014,22(01):142-143.

[5]牛心刚,刘玉涛,李娟,等.尘肺大阴影与肺癌团块的CT鉴别要点[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10):913-914.

2014-12-01)

1005-619X(2015)06-0588-02

10.13517/j.cnki.ccm.2015.06.014

131500 长岭县医院CT科

猜你喜欢
诊断率低剂量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大孔径3T低剂量下肢动脉MRA的临床研究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奇妙的螺旋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