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围手术期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影响

2015-01-21 02:06戴玮鑫张冬青
关键词:桡动脉高龄成功率

戴玮鑫,周 迪,张冬青,王 多

(1.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1;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电诊科,吉林 长春 130011)

探讨围手术期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影响

戴玮鑫1,周 迪2,张冬青1,王 多1

(1.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吉林长春130011;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电诊科,吉林长春130011)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冠心病患者采取经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会使得X线曝光时间增加,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围手术期;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

冠心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龄冠心病患者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我国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选择一直存在争议。我院对高龄冠心病患者采取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并将其与非高龄患者进行比较,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实验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75~81岁,平均年龄(78.5±2.2)岁;参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7~74岁,平均年龄(60.6±3.8)岁。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具体方法为:指导患者右上肢伸直之后,行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于患者腕部横纹近心端大约1.5 cm桡动脉波动最强烈的位置作穿刺操作,给予1.0%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然后采用穿刺针按照Seldinger的方法行穿刺处理,置入6 F桡动脉鞘管,依据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缓慢推入肝素3000 U和硝酸甘油150~200 μg,接着采用6F造影导管行冠脉造影,并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术者应当依据患者具体的病变情况选择介入的医疗器材,治疗完成之后即可将鞘管拔除,采用桡动脉止血带对穿刺部位压迫止血,术后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疼痛和麻木的症状,并每隔1.0~2.0 h对压迫部位进行减压,确定无出血现象后可将止血器撤出。

1.3观察指标

治疗成功标准:经治疗后,患者的病变血管残余狭窄率<20%,经心肌梗死溶栓试验,结果显示血流达到“3”。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与记录,具体包括手术时间、穿刺时间、造影剂使用剂量以及X线曝光时间等,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成功率比较

实验组治疗成功41例,成功率为91.11%;参照组治疗成功42例,成功率为93.33%。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实验组手术时间(47.15±9.88)min,穿刺时间(8.84±1.22)min,造影剂使用剂量(158.92±16.32)mL,X线曝光时间(11.66±4.82)min;参照组手术时间(46.63±9.91)min,穿刺时间(8.03±1.46)min,造影剂使用剂量(161.56±16.92)mL,X线曝光时间(12.25±5.93)min。两组4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实验组穿刺部位血肿1例,迷走神经反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参照组穿刺部位血肿1例,假性动脉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老年人是较为常见的发病人群,大约占据冠心病发病群体的80%~85%[1]。我国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因此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一项重要原因。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来说,由于其病变涉及到多支血管,并且血管闭塞、扭曲及钙化现象较为严重,因而采取介入治疗可能存在较大的难度,加上围手术期的并发症较多,所以多数的高龄冠心病患者被认为并不适合接受介入治疗[2]。但传统的治疗方式预后不佳,患者死亡率高,因此如何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近些年介入材料的改进以及新型的技术问世,加上术者的临床操作经验逐渐丰富,高龄患者介入治疗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3]。本组对高龄冠心病患者采取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由于桡动脉相对表浅,触诊较为容易,不会对患者的腕关节屈伸产生影响,加上腕关节周围不存在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分布,因而穿刺较为容易,术后也便于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4]。经桡动脉穿刺治疗后,患者术后不必卧床,仅需要穿刺侧腕关节制动,对局部行加压包扎,一般为6~7 h,这就显著降低了传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腰背不适、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5]。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来说,不但显著增强了治疗的效果,还使患者的治疗舒适度有效提升。

本次研究中,两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1.11%、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为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高龄冠心病患者采取经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会使得X线曝光时间增加,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1] 刘 莹,陈庆伟,吴 庆,柯大智,邓 玮,姚武位,李桂琼.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07:890-893.

[2] 任 毅,吴 瑜,张敏州,陈可冀,尤士杰,张 健,欧爱华.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中医证候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06:639-641.

[3] 葛均波.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4,01:1-5.

[4] 谢睿彬,张小新,苏 华,廖佩娟,谭泰康.不同类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5:158-160.

[5] 朱晓东,郭施勉,杜 曼,董金虎.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34:44-45.

本文编辑:吴宏艳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019.036.02

猜你喜欢
桡动脉高龄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急性闭塞的危险因素研究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桡动脉造影验证桡动脉变异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