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探讨

2015-01-21 02:06
关键词:冠脉心血管胰岛素

任 巧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152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探讨

任 巧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152医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目的 探讨和分析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冠脉造影、血糖监测、生化监测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 通过冠脉造影显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多支和双支病变逐渐增加,并且患者主要以左前降支远端发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症状较为常见,其血脂指标一般高于普通糖尿病患者。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多变复杂,治疗难度相对较大,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治疗标准,通过提升患者身体素质、建立科学有效的饮食结构、控制血压和血糖、药物洗脱、冠脉搭桥等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途径,其主要的治疗方法的就是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控制其血糖水平。选择临床治疗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来决定。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征;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因为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作用缺陷导致的代谢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三多一少”,可能诱发患者心脏、肾、眼、血管等多种不同系统受到损害[1]。冠心病则被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因为冠状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血管腔出现堵塞或者狭窄,冠状动脉功能出现了显著的改变,心肌缺氧、缺血、坏死会诱发其出现心脏病,糖尿病对于血管系统造成的影响会加大患者冠脉病的发病率。为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现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为54.5岁,所有患者都满足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入院时接受了血糖监测、接受生化、冠脉造影、动态心电图检测等,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患者接受综合治疗,结合其血糖水平来对其实施磺脲类、双胍类药物治疗,并进行胰岛素注射等。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冠脉造影显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多支和双支病变逐渐增加,并且患者主要以左前降支远端发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症状较为常见,其血脂指标一般高于普通糖尿病患者。

3 讨 论

糖尿病作为诱发心血管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很多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相对较高[2]。心肌梗死之后糖尿病患者若长期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治疗,其病死率会逐渐增加。对糖尿病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凝、高胰岛素血症都会导致其出现心血管疾病。

在本文研究中发现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58%(29/50),这和其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而且多支病变和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相比更多,病变多数发生在患者左前降支远处,相同的血管多数受到影响。患者血脂水平逐渐提升,这就表示血脂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病变有着一定的作用,机制属于小颗粒脂蛋白所具有的甘油三酯将会逐渐渗透到患者的血管病,从而造成氧化作用,并与巨噬细胞受体出现结合,让动脉受到损伤。患者胰岛素分泌出现的紊乱会让脂肪、糖以及蛋白质代谢出现紊乱,导致痛觉感受器、神经系统诱发病变现象,痛觉阈值逐渐升高,当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时则难以感受到疼痛,判断为无症状心肌缺血[3]。患者血糖水平的不断提升会对其冠状动脉造成影响,尤其是餐后血糖水平的升高更加明显,高血糖会激活患者蛋白激酶。细胞的激素、生长因素的释放会对其血管平滑肌造成刺激作用,从而形成动脉硬化斑块。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目前临床治疗活动中还缺乏显著的治疗方案,一般都是医生结合患者病情特征、是否出现并发症来选择治疗方案[4]。临床治疗包括药物、非药物、血运重建等;其中非药物治疗则包括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有效持续的健康教育,让患者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疾病相关知识,保证其警惕性得到提升,这对于其生存率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药物治疗则包括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溶栓、抗血小板治疗等,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其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从而让其预后得到改善,特别是微血管出现的病变,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其并发症的出现。噻唑烷二酮、二甲双胍、胰岛素作为常用的治疗药物,根据研究结果来分析,患者使用胰岛素增敏剂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血糖控制效果[5]。而且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血糖控制能够降低其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几率,根据研究结果分析,控制患者餐后血糖能对于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有着积极的逆转作用,但是需要合理有效的控制,避免患者血糖过低诱发的各种不良事件。

还有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低血糖是冠心病患者以及癌症患者死亡重要的因素,而且患者使用中医临床治疗也能产生显著的效果。降压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病死率、致残率上面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β-受体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抗小板、溶栓治疗等[6]。其中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的作用较为明显,血运重建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则是单支病变患者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多支病变虽然目前没有显著的治疗方法,但是也有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搭桥术会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其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技术则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再狭窄的几率。

总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多变复杂,治疗难度相对较大,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治疗标准,通过提升患者身体素质、建立科学有效的饮食结构、控制血压和血糖、药物洗脱、冠脉搭桥等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途径,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控制其血糖水平。选择临床治疗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来决定。

[1] 樊心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4:96-97.

[2] 周友华,黄安文.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与单纯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10:100-101.

[3] 贺春艳,秦淑兰,蔡 霞.冠心病合并或未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1,05:11-13.

[4] 周继虎,池振梅,程银铸.浅谈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J].当代医学,2010,20:71-72.

[5] 韩延辉,代国方.谈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临床特征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3,04:947-948.

[6] 孙立宏.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04:112.

本文编辑:吴宏艳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019.106.02

猜你喜欢
冠脉心血管胰岛素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