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

2015-01-21 02:06张明柱
关键词:治未病阴虚体质

张明柱

(包头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门诊部,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基础研究・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

张明柱

(包头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门诊部,内蒙古包头014010)

高血压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本文对高血压的危害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进行介绍,并阐述了“治未病”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具体措施,以期对未来高血压的防治做出贡献。

治未病;高血压防治;应用

1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出现脑出血、冠心病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同时,由于高血压无法根治,患者只能依靠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控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生活负担,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降低疗效[1]。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与不良的生活习惯,高血压患者的数量急剧增加且呈现年轻化。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为脏腑功能失调,造成这一现象的内因为阳盛阴虚,外因为饮食、劳倦等引起身体内伤。因此在面对高血压时,“防范”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治疗”。因此推广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对高血压的易发人群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在进行足浴、中医养生、穴位按摩等传统中医预防保健措施的同时,根据个体条件的不同在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适当调节,从根源上防止高血压的发生。

2 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治未病”是指通过一系列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治未病”的概念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出现[2]。后世的医学家对“治未病”的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其中孙思邈分别对“未病”、“欲病”及“已病”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与如今的高血压防治管理理念不谋而合。孙思邈认为医生最重要的工作是疾病预防,因此“治未病”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扩展,涉及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易发生人群乃至健康人群。“治未病”的含义包括:首先对疾病发生进行预防,其次是对疾病的发展进行控制,第三是防止疾病复发。从中不难看出,“治未病”对高血压防治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3 “治未病”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具体措施

3.1高血压的预防

高血压的预防主要是针对身体健康但存在高血压隐患的人群进行。该类人群的血压虽然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且临床尚未出现头痛、头晕等高血压前期症状,但有情绪波动较大、失眠等高血压前兆。引起高血压的因素除了年龄外,主要还包括:(1)饮食结构失调,据相关资料调查表明,我国居民人群每日盐、肉摄入量远远高于正常水平,同时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2)肥胖,在排除其他引发高血压的因素后,体重指数越高,高血压的发生率越高。(3)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也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吸烟会造成血压上升、心率加快等一系列后果。同时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吸烟不仅容易对体内器官造成进一步损伤,也会对降压药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饮酒虽然有调节舒张血管的作用,但长期饮酒会造成乙醇量增加,加重心肌负担。(4)剧烈情绪波动,情绪波动会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量增加,造成血压上升。在高血压的预防中,第一加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鼓励35岁以上的人群定期进行高血压检测。第二对高血压易发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制定健康的饮食结构。首先将食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 g/d,其次控制脂肪摄入量,保证其低于每日总热量的30%,再次多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2)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有氧运动,时间根据身体条件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但应至少在30 min左右。(3)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养成乐观、积极、开朗的心态,降低情绪波动。

3.2高血压的早期治疗

当患者已经出现高血压的前期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治疗。中医研究中,痰湿体质、气虚体质及阴虚体质的患者极易由高血压前期发展为高血压。因此对该类人群需要通过体制干预保持体内阴阳平衡[3]。

(1)气虚体质,气虚体质的患者容易出现乏力、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气虚体质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感染风寒,因此必须时刻注意保暖,注意休息。在生活中,室内应当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风,保证室内干燥和相对舒适的温度。在饮食方面,应多吃海带、紫菜等有活血、行气功能的食物,严禁食用生冷的食物。

(2)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患者以老年人为主。患者容易出现口干、烦躁等症状。对阴虚患者的调理主要在于心理疏导,通过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保持稳定情绪。在饮食方面,因多食用冬瓜、鸭肉等具有清热养阴的食物,严禁食用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在生活中应适当增加活动量。

(3)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患者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胸闷气短等症状。在生活中,应当多食用如冬瓜、山药等具有健脾化湿功效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若患者没有食欲,应给予党参粥等健脾开胃的食物。同时还应当加强锻炼,坚持适当的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对头晕较为严重的患者,每日还应进行10 min的头部按摩。

3.3高血压的愈后康复

若患者已经确诊为高血压,则需采用一系列措施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治疗,其主要内容包括:对重度高血压患者应当对各项生命指标进行实时监控,防止出现突发疾病。对发生脑卒中等急症的患者,应全力进行抢救,避免患者发生死亡或残疾。对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应进行康复治疗,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康复治疗包括针灸、按摩、推拿、锻炼等,是高血压愈后防复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康复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的48 h后即可开展。待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后,还应坚持适当的活动,并养成少吃多餐的习惯,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固本修元,避免患者病情出现复发。

预防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在高血压的防治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治未病”的思想,在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同时,对其发生进行预防,这样不仅能降低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还能进一步发挥我国中医的特点,使中医不断发扬光大。

[1] 刘玉霞.孙思邈“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12,06:709-710.

[2] 姜 涛,刘 蕾,赵 敏.中医“治未病”理念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J].人民军医,2014,06:633-634.

[3] 刘丽华,李 林,方 家.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前期干预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2013,10:31-33.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259

B

ISSN.2095-6681.2015.019.127.02

猜你喜欢
治未病阴虚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阴虚体质的人炎夏要会调理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2型糖尿病阴虚体质者的中医症状临床研究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